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施氮对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21 02:00

  本文关键词:施氮对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小麦 基因型 光合特性 产量


【摘要】:为了筛选氮素高效利用优质小麦品种,采用盆栽试验,以氮高效品种漯麦18和济麦22、氮低效品种小偃6号为对照,研究了施氮对3种不同基因型优质小麦郑麦0856、郑麦0943、郑麦7698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施氮可显著提高3种优质小麦功能叶片SPAD值,其中拔节期郑麦0943增幅最大,扬花期郑麦7698增幅最大,且二者均高于同时期氮高效品种漯麦18和济麦22;净光合速率以郑麦0856增幅最大,郑麦0943增幅最小,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以郑麦0943增幅最大,水分利用效率除郑麦0856增加外,其余2个品种显著下降;同化物积累量以郑麦0943增幅最大,且明显高于氮高效品种漯麦18和济麦22;花后同化物积累率郑麦0943和郑麦0856增加(其增幅低于氮高效品种漯麦18,稍高于氮高效品种济麦22),郑麦7698无显著变化;产量和收获指数以郑麦0856和郑麦7698增幅较大,明显高于氮高效品种漯麦18和济麦22。不施氮条件下,郑麦0943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这主要归因于有效穗数和千粒质量较高,缺氮对郑麦7698和郑麦0856有效穗数降低的影响程度远大于郑麦0943。整体而言,3个优质小麦品种相比,郑麦0943不施氮减产幅度较小,郑麦0856和郑麦7698对氮素反应则较为敏感。
【作者单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河南省农业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 基因型 光合特性 产量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D07B07) “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D23B0208)
【分类号】:S512.1
【正文快照】: 小麦在全国粮食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施用氮肥是小麦生产中最重要的增产措施之一。合理的氮肥运筹可以保证小麦生长发育期间良好的氮素营养供应,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小麦生产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1]。近些年来,我国氮肥施用量逐年上升,过多的施用氮肥带来氮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志全,蔡传涛,齐欣,姚天全;施肥对小粒咖啡生长、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4年09期

2 孙娜;封雷;王涛;王艳兴;杨玲;;干旱胁迫对水稻形态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6期

3 李云霞;黄情;吴辉;唐启源;;作物非叶器官光合特性及其对产量的影响[J];作物研究;2013年04期

4 方志伟;《主要农作物光合特性的调节与控制》研究课题通过技术鉴定[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0年S1期

5 李艳华,孙树春,金剑,王光华,潘相文,邸桂俐;大豆群体内部环境与光合特性及其对产量的影响[J];吉林农业科学;2005年01期

6 王新兵;郑桂萍;赵洪英;;硅、钾、镁配比施用对水稻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7 高洋;郑桂萍;钱永德;殷大伟;;镁钾不同配比施用对水稻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稻米;2010年02期

8 刘雷;高勇;;四川晾晒烟品种的光合特性分析[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9 王志伟;张兆沛;牛立元;林丽婷;茹振钢;;不同施肥量对小麦百农矮抗58光合特性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10 何桂芳;史秀霞;马凤琴;吴晓玲;;不同浓度钙对甘草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义芹;谭伟;杨兴洪;李滨;童依平;李振声;;不同年代小麦品种光合特性的研究[A];2007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2 张显;钱维朴;;不同施N水平小麦冠层光合特性[A];第一届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作物生理学术会文集[C];1993年

3 谭秀山;许骥坤;李传兴;刘建栋;毕建杰;;“双行交错种植”玉米灌浆期光合特性研究[A];中国作物学会50周年庆祝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黄乾;彭世彰;徐俊增;;控制灌溉条件下水稻光合特性试验及数学模拟研究[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罗明华;邹利娟;吴庆贵;朱利君;唐平;王小辉;;光强对丹参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6 彭芹;郭骞欢;程敦公;戴双;李豪圣;赵世杰;宋健民;;山东小麦品种更替过程中光合特性的演变[A];从植物科学到农业发展——2012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宋振伟;郭金瑞;任军;闫孝贡;郑成岩;邓艾兴;张卫建;;耕作方式对东北雨养区农田水热与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A];中国作物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刘桂茹;谷俊涛;栗雨勤;;干旱胁迫对不同抗旱类型小麦品种光合特性的影响[A];21世纪作物科技与生产发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9 张荣铣;蒋平;;普通小麦B组端二体与光合特性的关系[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七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10 潘波;郑丕尧;;春大麦生育期间光合特性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作物生理学术会文集[C];199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小宁;不同增温处理下水稻的光合特性和高光谱特征的响应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2 毕建杰;山东小麦品种更替过程中品种的光合特性及农艺性状更替趋势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3 李操;新陆中36号、新陆中49号棉花高产光合特性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年

4 刘茜;不同水稻品种间光合特性的差异及其机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5 韩金玲;锌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2003年

6 乔晓琳;小麦不同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杂交种光合特性及籽粒品质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7 马春英;硫对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规律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3年

8 卫新菊;施肥对紫花苜蓿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101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7101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5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