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转双Bt基因巨霸杨外源基因表达及抗虫性检测

发布时间:2017-08-27 07:16

  本文关键词:转双Bt基因巨霸杨外源基因表达及抗虫性检测


  更多相关文章: 巨霸杨 双Bt基因 转录丰度 毒蛋白 抗虫性


【摘要】:为提高转基因杨树中Bt基因的表达效率并扩大抗虫谱,以同时转入Cry1Ac和Cry3A基因的转双Bt基因巨霸杨(Populus deltocdes‘55/56’×P.deltocdes‘2KEN8’)株系1年生苗为材料,对外源基因的表达和抗虫性进行检测。经PCR检测,证明目的基因已被整合到巨霸杨基因组中。利用荧光定量PCR和ELISA技术检测了4个转基因株系叶片中Bt基因的转录丰度和毒蛋白表达量。结果表明:不同株系间Bt基因的转录丰度存在显著差异,Cry3A基因的转录丰度显著高于Cry1Ac基因的转录丰度;2种Bt毒蛋白表达量在各株系间存在显著差异,Cry3A毒蛋白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Cry1Ac毒蛋白质量分数。各株系对鳞翅目害虫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幼虫抗虫效果不明显,且无显著差异;对鞘翅目害虫柳蓝叶甲(Plagiodera versicolora)表现出极高抗虫效果,且均显著高于转单基因Cry3A 741杨高抗株系CC84,不同株系间存在显著差异。
【作者单位】: 河北农业大学;
【关键词】巨霸杨 双Bt基因 转录丰度 毒蛋白 抗虫性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13AA102703)
【分类号】:S792.11
【正文快照】: @hebau.edu.cn。Exogenous Gene Expression and Insect Resistance Detection of Transgenic Populus deltocdes‘55/56’×P.deltoc-descv‘2KEN8’with Double Bt Gene//Zhao Jie,Du Shasha,Qiu Tong,Yang Minsheng,Wang Jinmao(AgriculturalUniversity of Hebei,Baoding 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颖;甄志先;杨敏生;李志兰;梁海永;阎海霞;;转双抗虫基因三倍体毛白杨外源基因表达及性状相关性分析[J];昆虫学报;2007年09期

2 王桂英;杨敏生;霍雪梅;刘晓杰;;转单、双Bt基因741杨外源基因表达和抗虫性比较[J];昆虫学报;2012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立;杨敏生;梁海永;王进茂;张二亮;;转双抗虫基因三倍体毛白杨抗虫性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2 牛小云;黄大庄;杨敏生;魏晓鹏;李晓芬;付新爽;;转BtCry3A基因杨树6个株系体内毒蛋白表达及对桑天牛的抗性鉴定[J];蚕业科学;2011年04期

3 王智;张军;王连荣;徐丽娜;杨敏生;;转抗虫基因741杨嫁接苗对目标昆虫的抗性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4 韩会新;孙燕香;;不同激素组合对鸡冠花离体快速繁殖的调控[J];河北林业科技;2006年04期

5 郝会海;李燕玲;杜志军;杜克久;;利用简化的SDS法提取杨树基因组DNA[J];河北林果研究;2006年04期

6 郭培鑫;张军;刘朝华;庞新博;;转抗虫基因三倍体毛白杨成年树木节肢动物及抗虫稳定性调查[J];河北林果研究;2011年01期

7 赵军良,逯保德,徐鸿林,朱祯,赵美华,梁爱华;酚类化合物对大白菜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5年02期

8 裴忠有,孙守钧,李玲,李明;农杆菌介导粳稻高效转化体系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5年03期

9 秦伟闻;哈斯阿古拉;潮洛蒙;;转基因河套蜜瓜新品系育种过程的方法及其生态适应性[J];华北农学报;2005年S1期

10 孙环星;张秀海;吴忠义;黄丛林;李文滨;;phaG基因转化马铃薯的初步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林;江昌俊;叶爱华;李叶云;余梅;邓威威;;茶树ATP硫化酶和硒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樊荣辉;黄敏玲;钟淮钦;吴建设;林兵;叶秀仙;罗远华;;鹤望兰蓝色花相关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1[C];2011年

3 彭文涛;汪峰;崔中利;曹慧;;转基因棉花种植对土壤卡那霉素抗性细菌多样性的影响[A];第五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丁国华;秦智伟;周秀艳;范金霞;;黄瓜霜霉病抗病基因(dm)的RAPD及SCAR分子标记[A];中国园艺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5 于占东;赵双宜;何启伟;王翠花;牟晋华;刘春香;;抗芜菁花叶病毒转基因大白菜的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6 黄骐;林建丽;王冰梅;叶冰莹;陈由强;陈如凯;;农杆菌介导花生白藜芦醇合酶基因转化马铃薯的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沛;周洲;尹新明;;菊花“绿鹦哥”遗传转化系统的研究[A];河南省植保学会第九次、河南省昆虫学会第八次、河南省植病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8 王秀全;江玉姬;刘维侠;谢宝贵;;利用RAPD标记研究金针菇的亲缘关系[A];首届海峡两岸食(药)用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刘长远;赵奎华;傅俊范;苗则彦;梁春浩;王辉;王平;;用Biolog系统和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鉴定黄瓜细菌性白枯病菌[A];第四届中国植物细菌病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陈惠云;孙志栋;茅轶俊;王晓武;葛红;;春兰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研究[A];长三角现代植物生物学与农业专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猛;马尾松抑制消减文库的构建及抗病性相关基因的克隆[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2 徐伟荣;中国华东葡萄抗白粉病芪合成酶基因及启动子克隆与功能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孙翊;瓜叶菊PCFH基因对花青素苷合成及花色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石凤敏;蒙古冰草MwLEA3基因功能研究及MwRRT基因的克隆[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5 唐月异;花生耐低温种质筛选及相关差异表达基因鉴定[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6 姜清彬;细枝木麻黄再生体系及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7 黄勇;小果油茶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杂交渐渗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8 刘芳;芫花居群遗传多样性分析及保护策略[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王晓敏;小麦与条锈菌互作过程中活性氧和防御基因的防御反应及抗病相关基因的鉴定与功能验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10 刘莉;日本结缕草IPT基因遗传转化及野牛草实生群体内遗传多样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红梅;农杆菌介导百子莲抗寒基因CBF1高效转化体系的建立[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冉冉;枫香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及转化PaFT基因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曹玲;AM真菌孢子萌发及其与紫云英转化根双重培养体系建立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4 徐娟;农杆菌介导的Ac/Ds转座系统转化甘蓝型油菜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于军伟;苹果α-法尼烯合成酶基因转化番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景涛;小麦TaPHR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7 闻小霞;甜瓜果实蔗糖合成酶基因(SS)的克隆、表达分析及遗传转化[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8 霍凤梅;洋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与查尔酮合成酶基因的分子克隆与表达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9 史兴征;平邑甜茶GLB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功能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10 杨培浩;不同小麦品种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及SSR遗传多样性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永芳,高宝嘉,郑均宝,张炬红;转基因741杨对桑天牛的抗性鉴定[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2 李志兰,杨敏生,王进茂,梁海永;杨树基因工程育种研究进展[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S1期

3 甄志先;李静;梁海永;田颖川;杨敏生;;转BtCry3A基因杨树毒蛋白表达及对桑天牛抗性的研究[J];蚕业科学;2007年04期

4 施荣华,李学宝;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油菜后代中的表达及遗传学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5 王颖;甄志先;杨敏生;李志兰;梁海永;阎海霞;;转双抗虫基因三倍体毛白杨外源基因表达及性状相关性分析[J];昆虫学报;2007年09期

6 杨振德;朱麟;赵博光;方杰;;柳蓝叶甲的生物学特性室内观察[J];昆虫知识;2005年06期

7 伍宁丰,范云六;含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蛋白基因的杨树工程植株的建立[J];科学通报;1991年09期

8 郑均宝,梁海永,高宝嘉,王永芳,田颖川;转双抗虫基因741毛白杨的选择及抗虫性[J];林业科学;2000年02期

9 李明亮,张辉,胡建军,韩一凡,田颖川;转Bt基因和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杨树抗虫性的研究[J];林业科学;2000年02期

10 杨敏生,高宝嘉,王进茂,梁海永,杜克久;转双抗虫基因741杨基本特性分析[J];林业科学;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广京;刘栋;;作物抗虫性的反应类型及抗虫效果的提高[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宋仁周;王玉英;李建芝;;棉花抗虫性的简易检测[J];中国棉花;2007年02期

3 汤德良,王武刚;植物诱导抗虫性[J];世界农业;1994年08期

4 ;抗虫性育种[J];麦类文摘.种业导报;1995年03期

5 董双林,汪若海,马丽华,,钟昌珍;转Bt基因棉的抗虫性研究简报[J];棉花学报;1996年06期

6 吴征彬,高勇,郭介华;棉花的抗虫性和抗虫鉴定技术研究[J];中国棉花;1996年07期

7 何团结;棉花抗虫性机制及其利用[J];安徽农业科学;1996年S2期

8 戴小枫;郭予元;;我国棉花品种(系)抗虫性的鉴定、选育与应用[J];植物保护学报;1997年02期

9 郑世英;植物的抗虫性[J];生物学教学;2003年03期

10 吴作江;莫军;;高温天气增强棉花抗逆抗虫性的技术措施[J];农村科技;2007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基康;;作物抗虫性的应用及研究的动向[A];中国昆虫学会1962年学术讨论会会刊[C];1962年

2 赖凤香;孙燕群;傅强;;近几年国家水稻保种资源的抗虫性评价[A];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论文集[C];2008年

3 赖凤香;孙燕群;傅强;;近几年国家水稻保种资源的抗虫性评价[A];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慧英;梁世珍;;棉花品种材料对棉铃虫抗虫性研究[A];北京昆虫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5 胡国文;刘光杰;;我国水稻抗虫性研究进展[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二)昆虫生态学研究[C];1991年

6 何树林;陈晓娟;;转Bt基因抗虫水稻品种的抗虫性鉴定及生态评价初步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7 曹桂艳;刘艳珍;孙长君;;转Bt基因棉的抗虫性及棉田害虫综合防治策略[A];中国棉花学会2005年年会暨青年棉花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8 刘旭明;杨奇华;;棉花品种抗蚜性鉴定技术的改进研究[A];北京昆虫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9 曾玲;粱广文;庞雄飞;;两种聚类分析方法在水稻品种抗虫性研究中的应用[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二)昆虫生态学研究[C];1991年

10 李萍;王R[;_5青文;;利用胚轴切断法诱导棉花抗虫性的研究[A];’98海峡两岸害虫生物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正确认识抗虫棉的抗虫性[N];山东科技报;2005年

2 ;两种“古老”抗虫棉[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8年

3 省农业厅 侯立功;买了抗虫棉为啥不抗虫[N];山西科技报;2001年

4 刘阳;赣州成功选育出耐寒木豆新品种[N];中国特产报;2008年

5 余宏章;栽种抗虫棉注意五要点[N];农民日报;2006年

6 湖北人民大垸农场种子公司 孙友庆;抗虫棉不抗虫原因何在(上)[N];湖北科技报;2002年

7 吴士平;栽种抗虫棉注意五要点[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8 余宏章;抗虫棉 抗虫是相对的[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6年

9 侯立功;走出应用抗虫棉的误区[N];山西科技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董志强;Bt棉氮素代谢特征与丰产性抗虫性协同表达的化学调控[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2 杨广东;基因工程改良几种重要蔬菜的抗虫性[D];浙江大学;2002年

3 辛肇军;诱导水稻抗虫性的活性分子筛选及相关分子2,4-D的诱导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马炳田;基因工程改良杂交籼稻的抗虫性[D];四川农业大学;2002年

5 郭金英;转Bt+Sck双价基因抗虫棉的培育及其遗传稳定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6 唐灿明;转Bt基因和Bt+CpTI基因抗虫棉的遗传评价及利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7 高聪芬;转基因棉对棉铃虫的抗虫性、高表达及生长发育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桂玲;玉米转Bt基因后代的抗虫性鉴定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2年

2 张金龙;转Bt基因抗虫棉抗虫性鉴定方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3 朱卫红;转Bt基因玉米后代的抗虫性鉴定及其遗传分析[D];河南农业大学;2004年

4 胡文峰;叶面喷硅对水稻抗虫性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3年

5 李海燕;我国转Bt基因抗虫棉基因型及抗虫性监测[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6 魏凤娟;转Bt+CpTI双价基因抗虫棉的抗虫性及相关特性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5年

7 马永芳;转Bt基因水稻的抗虫性及其农艺性状的评价[D];浙江大学;2008年

8 邵正飞;玉米不同品种抗虫性及与天敌的联合作用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1年

9 张俊;棉花不同外源基因抗虫性及对杂种优势的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10 崔旭红;转Bt基因水稻抗虫性研究及其对田间昆虫生物群落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7449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7449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4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