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氏无针乌贼雌激素受体基因的克
本文关键词:曼氏无针乌贼雌激素受体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生殖调控功能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曼氏无针乌贼 雌激素受体 基因克隆 亚细胞定位 生殖调控
【摘要】: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japonica)是我国沿海海域最重要的海洋头足类物种,现人工养殖已经取得突破。但养殖过程中普遍出现的性早熟现象严重影响其养殖效果,因此揭示养殖条件下的乌贼生殖发育调控机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是典型的性类固醇核受体,在许多海洋动物的性成熟和生殖发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鉴于ER可能也参与乌贼的生殖发育调控,本文首次开展了曼氏无针乌贼雌激素受体sjER基因克隆和序列特征分析、亚细胞定位和受体类型鉴定、可能作用位点及组织分布特征、在生殖周期中变动规律及在生殖发育中的调控功能等方面的研究。主要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采用Illumina Hiseq 2000高通量测序技术构建了曼氏无针乌贼未成熟和成熟卵巢转录表达谱数据库,经去冗余处理和拼接处理后,共计获得70,039条Unigenes,均长800 bp,40.7%(28,492)Unigene获得注释信息,其中近38.5%(10,969)Unigene获得GO分类注释。筛选获得了一批性腺发育相关基因序列,未成熟卵巢转录组中有793条高丰富表达(FPKM≥100)基因,成熟卵巢转录组中找到38条高丰富表达基因。成熟与未成熟阶段卵巢转录组相比,基因表达显著下调(P0.001)基因为46,071个,显著上调基因为1,217个,其中ER在卵巢成熟阶段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注释的ER基因序列与章鱼的ER基因序列同源性高达80%以上。采用5'和3'RACE技术获得了sjER的全长序列,并对其序列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jER cDNA序列(KT278504)全长1,788 bp,包含280 bp的5'UTR,38 bp的3'UTR和1,470 bp的ORF,可编码489个氨基酸。与其他核受体结构一样,sjER可分为:A/B区(N端,130aa),C区(DNA结合区DBD,80aa),D区(铰链区,35aa)、E区(配体结合区LBD,228aa)和F区(C端,16aa)。C区和E区高度保守,和真蛸ER相似性高达100%和96%。ER系统进化分析发现,动物中雌激素受体明显分为三支:脊椎动物雌激素受体(ERα、ERβ和ERγ),头索动物雌激素受体和无脊椎动物雌激素受体。sjER和软体动物聚为一支,与头足类真蛸ER同源性高达89%。对sjER受体性质及定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构建sjER-EGFP表达载体,转染至HEK293细胞中,用荧光染料DiI染膜、DAPI染核,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绿色荧光主要定位在核上,确定sjER定位于细胞核上,与sjER序列中存在两个核定位信号NLS的预测结果相一致,表明sjER是一个核受体,可能通过配体依赖激活特定基因转录行使功能。对sjER表达的组织特异性及其随性腺发育的波动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出sj ER基因在曼氏无针乌贼雌性和雄性不同组织器官中广泛表达,在脑、性腺和肝等生殖发育相关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量,在其他组织中表达量相对较低。sjER的表达在乌贼的生殖发育周期中有明显的波动,在卵子发生的卵原细胞阶段,原生质生长阶段和间质生长阶段,sjER表达量随卵子发生的推进而显著上升(P0.05),到发育成熟阶段即营养质生长阶段sjER表达量则显著下降。乌贼生殖发育中sjER表达量变化与我们测定的卵巢中E2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说明ER在头足类性腺发育和成熟过程中可能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探讨sjER究竟如何行使乌贼生殖发育的调控功能,我们将ERE-pGL3和sjER-Flag共转染到HEK293细胞中,研究雌激素和sjER是否通过雌激素反应原件ERE的激活来行使核受体功能。结果表明,sjER-Flag的转染能显著促进ERE表达量的成倍增加(P0.05),该促进作用可被ER的特异性抑制剂Tamoxifen显著抑制(P0.05),说明sjER对乌贼生殖发育的调控可能是通过sjER促进相关靶基因的ERE转录这一经典核受体途径来实现的。但添加17β-雌二醇(E2)并不能显著提高sjER对ERE的激活作用(P0.05),可能说明sjER的转录激活作用不依赖于sjER与配体E2的结合,而是依赖类似于其它软体动物ERs那样的自激活作用。在Ca2+流和cAMP测定实验中,E2的添加未能诱导sjER-Flag转染的HEK293细胞胞内出现cAMP和Ca2+第二信使,表明sjER可能并不能像许多高等动物ER那样通过与膜受体的相互作用介导膜信号转导途径。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对于今后进一步阐明曼氏无针乌贼等头足类的生殖发育调控机制,掌握类固醇激素对头足类及软体动物性成熟的影响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揭示曼氏无针乌贼等海洋头足类人工养殖下的性早熟原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曼氏无针乌贼 雌激素受体 基因克隆 亚细胞定位 生殖调控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917.4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5
- 引言15-17
- 第一章 雌激素及其受体研究综述17-23
- 1.1 雌激素在动物生殖发育中的调控作用17-18
- 1.2 雌激素受体ER介导雌激素生殖调控功能的信号传递途径18-20
- 1.3 雌激素及其受体在海洋无脊椎动物中的研究进展20-23
- 1.3.1 雌激素在海洋无脊椎动物中的研究进展20-21
- 1.3.2 雌激素受体在海洋无脊椎动物中的研究进展21-23
- 第二章 基于转录组的曼氏无针乌贼生殖发育相关功能基因数据挖掘及雌激素受体ER基因解析23-31
- 2.1 材料与方法23-25
- 2.1.1 实验材料23-25
- 2.1.2 总RNA提取25
- 2.1.3 转录组文库构建和测序25
- 2.1.4 数据分析和挖掘25
- 2.2 结果与分析25-29
- 2.2.1 转录组测序结果统计25-28
- 2.2.2 unigene表达差异分析28
- 2.2.3 雌激素受体ER基因的数据挖掘和解析28-29
- 2.3 讨论29-31
- 第三章 曼氏无针乌贼雌激素受体ER基因全序列的克隆和特征分析31-44
- 3.1 材料与方法31-37
- 3.1.1 实验材料31-32
- 3.1.2 总RNA提取32
- 3.1.3 获取sjER cDNA基因全长32-37
- 3.2 结果与分析37-42
- 3.2.1 RNA提取结果37-38
- 3.2.2 sjER cDNA基因扩增结果38
- 3.2.3 sjER cDNA基因全长序列的分析38-39
- 3.2.4 ER氨基酸同源序列分析39-40
- 3.2.5 ER系统发育分析40-42
- 3.3 讨论42-44
- 第四章 曼氏无针乌贼雌激素受体的亚细胞定位和受体类型鉴定44-50
- 4.1 材料与方法44-47
- 4.1.1 实验材料44-45
- 4.1.2 sjER-EGFP载体的构建45-46
- 4.1.3 HEK293细胞培养、冻存和复苏46
- 4.1.4 细胞转染46-47
- 4.1.5 荧光染料核染和膜染47
- 4.2 结果与分析47-48
- 4.2.1 sjER-EGFP表达载体的构建47
- 4.2.2 sjER在细胞中的定位47-48
- 4.3 讨论48-50
- 第五章 雌激素受体ER在曼氏无针乌贼生殖轴中的分布及在性发育周期中的变动规律研究50-59
- 5.1 材料与方法50-55
- 5.1.1 实验材料50-51
- 5.1.2 卵巢组织学观测51-53
- 5.1.3 不同组织总RNA提取53
- 5.1.4 cDNA模板合成53
- 5.1.5 实时荧光定量PCR53-54
- 5.1.6 性类固醇激素雌二醇E2浓度测定54-55
- 5.2 结果与分析55-56
- 5.2.1 sjER在曼氏无针乌贼生殖轴中的分布55
- 5.2.2 sjER及雌激素E2在曼氏无针乌贼生殖周期中的协同变动规律55-56
- 5.3 讨论56-59
- 5.3.1 sjER在曼氏无针乌贼生殖轴中的分布56-57
- 5.3.2 sjER在曼氏无针乌贼生殖周期中的变动规律及其与雌激素的关系57-59
- 第六章 曼氏无针乌贼雌激素受体ER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功能初探59-68
- 6.1 材料与方法59-63
- 6.1.1 实验仪器59-60
- 6.1.2 实验试剂60
- 6.1.3 实验耗材60
- 6.1.4 ERE-pGL3载体的构建60-61
- 6.1.5 Flag-sjER61-62
- 6.1.6 HEK293细胞培养、冻存和复苏62
- 6.1.7 细胞转染62
- 6.1.8 ERE-pGL3含量检测62
- 6.1.9 Ca~(2+)流检测62
- 6.1.10 cAMP含量检测62-63
- 6.2 结果与分析63-65
- 6.2.1 曼氏无针乌贼雌激素受体激活ERE靶基因的作用特性分析63
- 6.2.2 Ca~(2+)检测63-64
- 6.2.3 cAMP检测64-65
- 6.3 讨论65-68
- 6.3.1 曼氏无针乌贼雌激素受体激活ERE靶基因的作用特性分析65-66
- 6.3.2 雌激素受体介导的cAMP信号途径及Ca~(2+)流的检测66-68
- 参考文献68-77
- 致谢77-78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美丽,肖金华,郑微云,柴敏娟,何大仁;曼氏无针乌贼的趋光特性[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3期
2 沈纪祥;叶益民;;色光下无针乌贼的趋光行为[J];浙江水产学院学报;1983年02期
3 范帆;尹飞;王建;范帆;李杰;;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生物学研究现状及展望[J];现代渔业信息;2011年06期
4 李继姬;郭宝英;吴常文;;浙江海域曼氏无针乌贼资源演变及修复路径探讨[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5 周超;郭宝英;刘慧慧;吴常文;;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ALSM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海洋与湖沼;2012年04期
6 郑微云,紫敏娟;无针乌贼视网膜电图适应特性电生理研究[J];海洋科学;1981年04期
7 余匡军;;今年夏汛乌贼减产原因的初步分析[J];海洋渔业;1981年06期
8 陈尚印;;东海台风与乌贼的丰歉[J];海洋渔业;1982年01期
9 柴敏娟,郑微云;无针乌贼色觉的初步探讨[J];海洋科学;1983年01期
10 倪正雅,徐汉祥;东海曼氏无针乌贼种群的研究[J];海洋科学;198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宋微微;王春琳;母昌考;;曼氏无针乌贼墨汁黑色素形成分子机理的初步研究[A];渔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尹飞;彭士明;孙鹏;范帆;施兆鸿;;硫化物急性毒性对曼氏无针乌贼幼体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A];2010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郑小东;肖述;陈兵;王如才;;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 COI和16S rRNA基因序列研究[A];贝类学论文集(第Ⅸ辑)[C];1999年
4 郑小东;肖述;陈兵;王如才;;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 COI和16S rRNA基因序列研究(英文)[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第九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封乃新;一切为了曼氏无针乌贼[N];中国特产报;2008年
2 周权;浙江曼氏无针乌贼放流喜迎丰收[N];中国渔业报;2009年
3 王量迪;宁波攻克人工繁养墨鱼世界难题[N];中国渔业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郑岚岚 通讯员 蔡国旗;人工养殖日本无针乌贼成功[N];湛江日报;2011年
5 徐磊 彭汐;宁德成功规模化人工养殖曼氏无针乌贼[N];中国渔业报;2013年
6 国荣邋祖贤 浙海;吴常文:从少年渔夫到海洋渔业专家[N];中国渔业报;2007年
7 记者 王晓敏;绝迹23年的乌贼资源有望恢复[N];舟山日报;2011年
8 记者 沈朝晖邋通讯员 张永庆;三年内市民可尝十多个海产新品种[N];宁波日报;2008年
9 柴国荣邋徐祖贤;吴常文:从少年渔夫到海洋渔业专家[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建设;曼氏无针乌贼养殖生物学特性和血细胞免疫功能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婉;曼氏无针乌贼雌激素受体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生殖调控功能初探[D];浙江海洋大学;2016年
2 于新秀;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脑结构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1年
3 叶素兰;人工养殖曼氏无针乌贼繁殖生物学及生殖生物学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4 叶坤;曼氏无针乌贼配合饲料中蛋白质和脂肪需要量的研究[D];集美大学;2012年
5 平洪领;温度和光照对曼氏无针乌贼繁殖性能的影响[D];浙江海洋学院;2015年
6 陆伟进;曼氏无针乌贼消化系统组织细胞学和酶化学的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7 吴璋;曼氏无针乌贼微卫星位点筛选及群体多态性分析[D];宁波大学;2011年
8 罗云云;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在曼氏无针乌贼配合饲料中的应用研究[D];集美大学;2013年
9 叶德锋;曼氏无针乌贼精子包装、传递及储存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1年
10 周超;浙江近海曼式无针乌贼生物学特性变化及ALSM基因初步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7783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778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