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2基因PLGA微球的制备及在体内外成骨作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07-30 15:03

  本文关键词:载BMP-2基因PLGA微球的制备及在体内外成骨作用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13年

载BMP-2基因PLGA微球的制备及在体内外成骨作用的研究

乔春燕  

【摘要】:各种原因引起的牙槽骨吸收萎缩是口腔医学领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不仅影响颜面美观,咀嚼、发音和进食功能以及后续的义齿修复,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存在的治疗牙槽骨吸收和萎缩的方法有:自体或异体骨移植、骨替代物移植、干细胞组织工程骨以及应用牵张成骨技术等。但是因为自体骨来源有限,异体骨移植可引起免疫排斥反应和其他疾病的风险;骨替代物移植和干细胞组织工程骨成骨能力有限;牵张成骨技术价格昂贵、技术复杂等问题,因此希望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方法来治疗牙槽骨的吸收萎缩。 目前,应用骨形成蛋白(BMP)促进萎缩的牙槽骨成骨能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由于体内应用其半衰期短、需要应用毫克量甚至更多量才能实现其促进骨形成的作用,致使价格昂贵。转基因治疗骨再生是借助转基因技术,利用外源基因在自体细胞内表达并分泌骨形成蛋白达到治疗骨破坏性疾病的目的。研究表明,通过转染骨折部位的细胞,使其分泌内源性BMP促进骨再生效果要好于直接应用外源性重组蛋白。因此,转基因治疗促进骨形成将是一种趋势并在临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传统的给药方式是利用病毒载体通过注射给药,缺陷是存在生物安全隐患,并且需要多次用药,造成患者的顺从性差。因此,研制具有缓释、控释效果的载基因体系非常必要。微球的优点在于其比表面积大具有较强的药物携带能力;此外其可塑性强,对缺损形状要求低,通常不需要进行外科手术。PLGA是PLA和PGA的共聚物,是一种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无毒、无免疫原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降解速度能够通过改变PLA和PGA的比例来改变,常被作为运输药物或者基因的载体材料。 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拟以PLGA为载体材料,包覆BMP-2基因(pBMP-2),通过高分子化学技术,制备载BMP基因的微球;进一步采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体内和体外研究经PLGA包封后的BMP-2基因体内外对成骨作用的影响,并阐述其机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一、载BMP-2基因PLGA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首先,采用复乳溶剂蒸发法(W/O/W)制备载基因PLGA微球,结果显示:采用优化的参数组合制备的载基因微球粒径为3-15微米,载药率1.7±0.5%,包封率为40.3±7.3%,24h释放率为7.5±0.37%,随后呈持续缓慢释放,45天时达到79%±3.95%。结果表明,通过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的PLGA微球可以作为BMP的缓释载体。 二、载CaPi/DNA复合物PLGA微球的表征及在体内异位成骨的研究 通过上述优化方案制备载磷酸钙/基因(CaPi/DNA)复合物PLGA微球(PLGA@CaPi/DNA)。TEM结果显示微球内有大量的晶体样物,证明CaPi/EGFP被成功包封在微球内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经转染后的MC3T3-E1细胞,部分呈现绿色,证明包裹在PLGA微球内的EGFP基因可以保持其生物活性;软X线和组织学分析表明载BMP-2基因微球植入大鼠股部肌囊8周时,材料周围有新骨形成。以上结果表明:通过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的PLGA微球可以作为BMP基因的缓释载体,促进新骨形成。 三、载PEI/pBMP-2复合物PLGA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荧光显微镜观察载PEI/pBMP-2/FITC PLGA微球(PLGA@PEI/pBMP-2/FITC)显示绿色,与细胞共培养1天,仅有非常少的细胞内有荧光,共培养3天,少量细胞内有荧光,共培养7天发现超过50%的细胞内出现荧光,共培养3天后裂解细胞进行PCR反应可成功扩增出BMP-2cDNA。表明载基因复合物的PLGA微球具有降解和控制释放基因等功能。 四、PLGA@PEI/pBMP-2复合物微球在体内外成骨作用的研究 将载PEI/pBMP-2PLGA微球(PLGA@PEI/pBMP-2)和MC3T3细胞共培养, Realtime检测结果发现成骨相关因子的表达在共培养1天实验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别,3天开始出现差别但是差异不显著,7天、14天实验组和对照组出现明显差别并具有统计学意义;茜素红结果显示,共培养14天实验组钙结节形成量明显多于对照组;Elisa结果显示,共培养3天后即可观察到人BMP-2的分泌,到14天逐渐增多。Micro CT结果显示实验组缺损周围不规则,缺损内部有高密度影,对照组缺损周围较为光滑,缺损内部依然空白,HE染色显示实验组缺损边缘有较多编织状骨,缺损中心同样有编织状骨形成,而对照组缺损全部有纤维结缔组织修复。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的载BMP-2基因PLGA微球能够缓慢持续释放BMP-2基因,进一步转染有关细胞在骨缺损部位促进骨形成。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将来促进骨形成的研究中将是一种具有很好应用前景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81.0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斌元,胡克鳌,吴人洁;复合材料与环境的关系及具有环境意识的复合材料[J];材料导报;1997年05期

2 申有青;;WHAT CAN WE LEARN FROM VIRUS IN DESIGNING NONVIRAL GENE VECTORS[J];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2011年03期

3 江涛,胡平;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自增强工艺的研究[J];功能材料;2001年04期

4 陈希哲;可吸收手术缝线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1995年04期

5 陈希哲,王永海;可吸收骨折内固定物及其在颌面外科的应用[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5年02期

6 陈思旭;宗兆文;贾敏;华祥;沈岳;赵玉峰;郭庆山;刘道城;;Osterix基因敲除及过表达对小鼠脊椎骨量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年21期

7 杨少辉;许红霞;乔志芬;;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传导对骨科疾病的影响及应用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年10期

8 张静;李纾;;控释技术在牙周组织再生治疗中的应用[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3年05期

9 许兵;金红婷;刘慧;王萧枫;童培建;肖鲁伟;;补肾活血颗粒对去势大鼠骨组织Wnt/β-Catenin通路的影响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年11期

10 王毅超,邹全明;可生物降解微球在蛋白类药物投递中的应用[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晓;阳离子聚合物PC偶联小分子药物协同基因的抗肿瘤活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范辉;超分子纳米粒作为抗肿瘤药物和基因协同给药体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姜启英;配体介导的非病毒基因载体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王毅超;幽门螺杆菌微球疫苗制备及其免疫效应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5 李祥伟;缓释辛伐他汀明胶软膏促进牙槽骨再生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杨德勇;RNA干扰Livin基因表达对膀胱癌细胞增殖与凋亡能力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7 唐友红;高效靶向调控突变型Bik基因促淋巴瘤细胞凋亡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刘潇;实心及中空型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其固定化脂肪酶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9 于清波;新颖形态功能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10 郑军;聚合物化学性质和表面拓扑结构对内皮细胞黏附的影响[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琴娥;经动脉灌注实现胰岛特异性表达Sirt-1并阻抗链脲霉素诱导的小鼠β细胞凋亡[D];汕头大学;2010年

2 刘宇;含多巴胺载双组份药物磷酸钙骨水泥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3 傅瑜;HDAC8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3年

4 韩芳;抗猪链球菌卵黄抗体的性质和壳聚糖纳米微粒制备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3年

5 轩肖娜;丝素蛋白/生物玻璃复合多孔支架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6 张赛;基于壳聚糖的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应用[D];安徽大学;2013年

7 严伟良;不同方式运动对生长期雄性小鼠成骨细胞和hedgehog信号通路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高晓宇;姜黄素聚乙二醇—聚己内酯纳米粒的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3年

9 叶婷;新型M细胞靶向性疫苗预防病毒性心肌炎的作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10 金滔;羟喜树碱MePEG-PLA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肿瘤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燕香;张海燕;郭兆荣;陈晓燕;杨明;;聚乳酸-羟基乙酸载药微球控制体外释放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师;2009年05期

2 王艳华,李曦光;PLA、PGA及其共聚物支架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应用[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钟延强,周永刚,张国庆,傅强,王彬,龚纯贵,鲁莹,高申;局部麻醉用缓释盐酸布比卡因PLGA微球的制备及特性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8期

4 殷晓雪,陈仲强,党耕町,王志国,张慧珠;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及其体内成骨特征[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06期

5 李乾兵,王国平,颜辉,周书林,陈文魁;粉尘螨(抗原)PLGA微球对致敏小鼠肺部变应性炎症的影响[J];皖南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曹颖光,王戎,王华均,吴慧华,胡立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PLGA体外附着的实验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7 钱良山;王小鹏;陈天宁;;聚乳酸-羟基乙酸药物控释微型装置的制备[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6年05期

8 邱利焱;聚膦腈共混膜在动物体内的降解和组织相容性[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2年02期

9 田建广,白东海,刘志国,唐洪泰,夏照帆;聚乳酸-羟基乙酸胶原膜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J];中华烧伤杂志;2003年S1期

10 徐公平;姬烨;闫景龙;张东旭;;生长因子PLGA微包囊成形参数的实验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辉;崔媛;张慧敏;关秀文;;利用等离子体技术在PLGA表面固定胶原的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PLGA nanoparticle encapsulated paclitaxol for sustained release and its anticancer effect for HeLa cells in vitro[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3 吴飞;;Sustained-release Delivery of GM-CSF from PLGA Microspheres Prepared via Aqueous-aqueous Emulsification[A];生物颗粒与粉体制备、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杨安树;杨林;刘卫;李卓娅;杨祥良;;PEG-PLGA纳米粒长循环机制及载TNF-α拮抗肽性能研究[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5 仲琦;刘建国;张弢;;电化学阻抗谱方法对聚合物化学降解的实时原位表征[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贾帅军;孟国林;刘建;刘利;熊卓;张人佶;;PLGA/TCP/胶原/BMSCs复合物修复兔膝关节骨-软骨联合缺损的研究[A];第十九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0年

7 郑爱萍;曹德英;毕芸祺;崔旭;张晓燕;孙建绪;;壳聚糖修饰的载胰岛素PLGA纳米粒的生物粘附性及毒性评价[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8 叶鸣;王志刚;李兴升;李巧;牛诚诚;骆杰;;包载经PEG修饰的重组腺病毒PLGA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特性研究[A];第十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9 隋刚;王兢;杨小平;;PLGA载药纤维的制备及释药行为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杜宝玲;曾园山;;明胶海绵圆柱体支架与PLGA圆柱体支架移植对大鼠脊髓组织影响的比较研究[A];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愉;[N];中国医药报;2002年

2 陈庆华;[N];中国医药报;2003年

3 敬松;[N];中国医药报;2004年

4 ;[N];医药经济报;2004年

5 白毅陈;祖亮;[N];中国医药报;2005年

6 李博;[N];大众卫生报;2009年

7 里 土;[N];中国国防报;2004年

8 吕工;[N];中国医药报;2001年

9 胡剑 徐坤元;[N];中国包装报;2003年

10 重庆 秦晓飞;[N];电脑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春燕;载BMP-2基因PLGA微球的制备及在体内外成骨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梁成振;荷载干细胞的TGF-β3/地塞米松/PLGA微球用于退变椎间盘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3 戴文达;新型结构PLGA/胶原三维可降解复合材料用于软骨再生的效果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韩瑞玲;鱼精蛋白包覆PLGA纳米粒用于疫苗载体的初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刘福娟;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仿生细胞外基质的制备、表征及其与蛋白界面交互作用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6 于凤宾;应用复合PLGA纳米纤维膜构建人工硬脊膜修复羊硬脊膜缺损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7 徐洋;表面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PLGA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成骨活性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李丹;PLGA/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的制备及其用于骨修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孟昭旭;电纺PLGA/明胶组织工程支架和药物载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10 唐久阳;异种松质骨—海藻酸钙-PLGA-大鼠BMP-2复合支架材料制备及其复合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内成骨[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培红;PLGA-PLGA/BG微球双层修复支架材料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常丽云;堆型艾美耳球虫3-1E重组质粒PLGA微球包被技术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3 许尧祥;复合壳聚糖微球PLGA支架的制备及其对蛋白缓释作用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4 李丹丹;PLGA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作为基因药物递送载体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于玮洁;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网作为组织工程真皮替代物骨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李忠义;PLGA-HA复合支架与异体骨体外细胞相容性的对比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7 谭羽莹;利用表面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PLGA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化骨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基昌;新型冠脉可降解支架材料PLGA,PLGA-PEG与兔血管平滑肌细胞相容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高飞艳;生物可降解微球PLGA疫苗运输载体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林海淋;GFP基因修饰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PLGA的形态学观察[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载BMP-2基因PLGA微球的制备及在体内外成骨作用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92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792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3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