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谷子CIPK基因在非生物逆境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04 16:24
本文关键词:两个谷子CIPK基因在非生物逆境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摘要】:CIPK是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该蛋白在植物响应逆境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谷子基因组中鉴定出2个CIPK基因,命名为Si CIPK6和Si CIPK16。序列分析表明Si CIPK6基因组序列长1994 bp,编码451个氨基酸;Si CIPK16基因组序列长1885 bp,编码473个氨基酸,2个基因均无内含子和可变剪切。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这2个基因在蛋白质序列和结构上与其他物种CIPK基因一样非常保守。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Si CIPK6和Si CIPK16在ABA、低温、高温、干旱、高盐诱导下表达量均有所上调,Si CIPK6基因在ABA、干旱和盐处理时表达量上调幅度较大,而Si CIPK16基因在低温、干旱和高温处理时表达量上调幅度较大。半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Si CIPK6和Si CIPK16两个基因在拔节、孕穗、灌浆期时均有表达,在相应生育时期受到干旱胁迫时它们表达量均有所提高。推测Si CIPK6和Si CIPK16基因在谷子的干旱或其他逆境胁迫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特色杂粮种质资源发掘与育种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谷子 CIPK基因 逆境
【基金】:山西省基础研究项目(2015011071) 山西省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2015ZZCX-09)资助~~
【分类号】:S515
【正文快照】: 谷子[Setaria italica(L.)P.Beauv.]起源于我国黄河流络系统的充分了解,首先要清楚CIPKs参与了哪些逆境域,由狗尾草经人工选择和进化而来,在我国已有8500胁迫应答,在哪些逆境信号通路中起作用。多年的栽培史,目前是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广泛种植已有研究表明CBL/CIPK信号网络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析丰;顾志敏;刘峰;马伯军;张红生;;生物与非生物胁迫下水稻CIPK基因的鉴定分析[J];中国水稻科学;2010年06期
2 李率帅;阚国仕;魏建华;李瑞芬;;野大麦CIPK基因的亚细胞定位[J];辽宁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3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佳;吕应堂;;水稻CIPK基因的分离与鉴定[A];湖北省植物生理学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郭军;张洪;丁可;段迎辉;黄丽丽;康振生;;小麦CIPK基因的克隆、表达特征及功能分析[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本文编号:7925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79258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