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吡肟敏感性低于头孢他啶阴沟肠杆菌的耐药基因研究
本文关键词:头孢吡肟敏感性低于头孢他啶阴沟肠杆菌的耐药基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阴沟肠杆菌 头孢吡肟 头孢他啶 耐药机制 聚合酶链反应
【摘要】: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吡肟(FEP)敏感性低于头孢他啶(CAZ)的耐药基因,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经琼脂稀释法证实的头孢吡肟(PEP)敏感性低于CAZ的阴沟肠杆菌菌株8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细菌耐药基因。耐药基因水平传播采用质粒接合试验。结果 8株菌株中有3株耐药基因OXA-1和OXA-31同时阳性,2株耐药基因OXA-10和OXA-35同时阳性,且以上基因在菌株质粒中均扩增阳性,但仅2株接合成功,而耐药基因PSE-1全部阴性。结论耐药基因OXA1、OXA10、OXA31和OXA35是导致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吡肟敏感性低于头孢他啶的重要机制之一,有通过质粒介导进行传播的风险,应采取措施防止其爆发流行。
【作者单位】: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头孢吡肟 头孢他啶 耐药机制 聚合酶链反应
【基金】:四川大学与泸州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项目;2013CDLZ-S15
【分类号】:R446.5
【正文快照】: (Chin J Lab Diagn,2016,20:2058)阴沟肠杆菌是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内的正常菌群,为条件致病菌。由于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以及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阴沟肠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中非常重要的病原菌之一[1]。由于头孢吡肟的大量使用,临床分离出头孢吡肟敏感性低于头孢他啶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武,李珍大,王卫萍,邵海枫;从2名患者的血液及输液残存液中同时分离出阴沟肠杆菌[J];江西医学检验;2000年03期
2 杜廷义,施莉,周兵,刘海云,曾光雄,董云华;头孢吡肟对阴沟肠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调查[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1年05期
3 任清波,辛颖;465株阴沟肠杆菌的分离及药敏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2001年02期
4 涂伟仁,张国雄,杨桂珍;肾结石患者血和尿中同时检出阴沟肠杆菌1例[J];临床检验杂志;2002年01期
5 陈如,李丽,刘守桂,张文池,熊薇,王前;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分析[J];医学新知杂志;2003年01期
6 储从家,孔繁林,管新龙,吴惠玲,高晓玲,罗次节;62株阴沟肠杆菌的生化特性和药敏结果[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4年05期
7 蒋晓飞,韩立中,阮斐怡,蒋筠翡,刘英,倪语星,吕元,洪秀华;纸片双抑制剂平行抑制试验有效分析阴沟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年10期
8 杨海慧;陆晔玲;叶杨芹;应春妹;于嘉屏;;阴沟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研究[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年01期
9 蒋火刚;李开伦;刘洋;;233株阴沟肠杆菌的药敏结果统计分析[J];贵州医药;2006年08期
10 冯秀丽;;36例阴沟肠杆菌药敏结果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7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翁萌炜;;临床阴沟肠杆菌感染的检测与分析[A];2006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符生苗;李天娇;陈淑萍;李成学;蔡俊宏;王旭明;黄涛;符惠群;;海南发现两株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阳性的阴沟肠杆菌[A];2013海南省第五届生命科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3 赵树艳;李言飞;曹建政;;阴沟肠杆菌引起医院感染调查[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赵德军;曹雁;毛跃;杨围;张碧霞;;阴沟肠杆菌院内感染的分布及药敏分析[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苏维平;赵树艳;王周波;;重症监护室患者阴沟肠杆菌药敏分析[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赵永新;王侠;王辉;张铁汉;;阴沟肠杆菌产B-内酰胺酶基因型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7 王凤霞;胡志东;田彬;李静;杨华;周斌;胡yN明;;2008-2011年临床感染患者阴沟肠杆菌耐药基因检测及同源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8 邢嘉翌;;521株阴沟肠杆菌标本分布及耐药分析[A];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9 苏东;邓诗琳;张学英;李键;刘金伟;;烧伤感染阴沟肠杆菌分型的研究和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10 苏东;邓诗林;张学英;秦志刚;李建;刘金伟;;烧伤感染阴沟肠杆菌耐药性及耐药性基因携带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旭;阴沟肠杆菌质粒介导耐药机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美;阴沟肠杆菌耐药性分析与产β-内酰胺酶及质粒介导基因型检测研究[D];贵阳医学院;2015年
2 叶青;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阴沟肠杆菌耐药机制及耐药传播机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3 王正兰;山西太原部分医院阴沟肠杆菌的耐药特征及基因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4 王凤霞;临床感染患者阴沟肠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及其耐药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5 刘刚;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产ESBLs特性及DRz抑制β-内酰胺酶基因表达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929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792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