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贵州省猪源大肠杆菌四环素耐药基因检测及转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0 03:51

  本文关键词:贵州省猪源大肠杆菌四环素耐药基因检测及转移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肠杆菌 四环素 耐药性 耐药基因 转移 中药 质粒 消除


【摘要】:目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导致细菌的耐药性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大大的增加了抗菌药物对细菌性疾病防治的难度。为了解贵州省规模养殖场猪源大肠杆菌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水平和四环素耐药基因的分子流行情况,探讨细菌耐药性获得及传播方式,建立大肠杆菌四环素耐药基因水平转移模型,了解四环素耐药基因在细菌间的转移频率和方式;同时探讨解决大肠杆菌耐药性问题的方法,采用中药消除耐药质粒降低细菌耐药性,为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治和抗菌新药的研究提供帮助。本研究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标准,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大肠杆菌分离株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等12种药物的耐药情况,并通过PCR扩增方法检测其携带7种四环素耐药基因情况。结果表明:160株大肠杆菌对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米诺环素、地美霉素、强力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磺胺嘧啶和头孢唑林的耐药率分别为:94.36%、92.96%、100%、18.31%、70.42%、59.15%、66.29%、48.76%、29.82%、21.62%、91.67%、50.00%。大肠杆菌分离株最少对3种药物耐药,最多对11种药物均耐药,多重耐药率达100%。四环素耐药基因tetA、tetB、tetC、tetD、tetE、tetM和tetO的检出率分别为60.63%、74.38%、51.88%、11.88%、0、64.38%和0,四环素耐药基因的检出率与其对四环素的耐药性呈正相关。四环素体外诱导鉴定耐药基因对大肠杆菌耐药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药物压力下,含tetB基因的大肠杆菌菌株可以从敏感菌快速诱导成高度耐药菌,tetB基因是影响大肠杆菌对四环素高度耐药的重要因素之一。将含tetB基因的耐药质粒向大肠杆菌DH5α进行转化时成功获得转化子,说明大肠杆菌中四环素耐药质粒可以以转化的方式向大肠杆菌DH5α进行转移tetB基因,且能在受体菌中稳定编码外排泵蛋白表达出四环素耐药性。在tetB接合转移实验中,大肠杆菌EC1和EC2向沙门氏菌S1接合转移频率分别为1.68x10-3和2.24x10-3,而两株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接合实验时未获得接合子,表明大肠杆菌可能不能以接合的方式向金黄色葡萄球菌转移四环素耐药性。采用中药消除耐药质粒从而降低质粒介导的耐药性实验结果表明,经1/2MIC(最小抑菌浓度)的黄连、金银花、艾叶、五倍子作用24h后对大肠杆菌耐药性的消除率分别为5.34%、2.67%、10.01%、12.53%;作用48h后其消除率分别为7.27%、3.47%、10.93%、13.68%。研究耐药性消除效果最好的五倍子大肠杆菌消除子耐药质粒的丢失情况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恢复情况时发现,消除子的质粒丢失了1~3条条带,对多种抗菌药物的MIC值出现下降,对四环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和头孢唑林的敏感性除个别菌恢复至中介外,均从耐药恢复至敏感。
【关键词】:大肠杆菌 四环素 耐药性 耐药基因 转移 中药 质粒 消除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858.28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前言10-21
  • 1. 大肠杆菌的研究现状10-12
  • 1.1 大肠杆菌的危害10-11
  • 1.2 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研究11-12
  • 2. 大肠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12-16
  • 2.1 细菌对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13-14
  • 2.2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结构和理化性质14
  • 2.3 细菌对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14-16
  • 3. 耐药基因转移的研究现状16-18
  • 4. 中药消除细菌耐药性的研究18-19
  • 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9-20
  • 6. 主要研究内容20-21
  • 第一章 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和耐药基因检测21-37
  • 1. 实验材料21-23
  • 1.1 药物与试剂21
  • 1.2 实验仪器21-22
  • 1.3 引物22-23
  • 1.4 实验菌株23
  • 2. 实验方法23-30
  • 2.1 大肠杆菌的来源23-24
  • 2.2 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24
  • 2.3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药敏实验24-27
  • 2.4 四环素tet耐药基因检测27-30
  • 3. 结果30-35
  • 3.1 分离、鉴定结果30
  • 3.2 耐药性的检测结果30-33
  • 3.3 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33-35
  • 4.结果讨论35-37
  • 第二章 大肠杆菌四环素耐药基因的转移37-53
  • 1. 实验材料37-39
  • 1.1 实验试剂37-38
  • 1.2 主要药品38
  • 1.3 实验仪器38-39
  • 1.4 试验菌株39
  • 2. 实验方法39-43
  • 2.1 体外诱导鉴定耐药基因对大肠杆菌耐药水平的影响39-41
  • 2.2 大肠杆菌四环素耐药基因转移41-43
  • 3.实验结果43-50
  • 3.1 四环素药物诱导前大肠杆菌的MIC值43-44
  • 3.2 转化转移实验的结果44-47
  • 3.3 接合转移实验结果47-50
  • 4. 结果讨论50-53
  • 第三章 中药消除大肠杆菌耐药性53-65
  • 1 实验材料53-54
  • 1.1 药物与试剂53
  • 1.2 仪器和试剂53-54
  • 1.3 实验菌株54
  • 2. 实验方法54-56
  • 2.1 中药药液的制备54
  • 2.2 中药提取液对致病性大肠杆菌MIC值的测定54-55
  • 2.3 耐药性的消除实验55
  • 2.4 耐药性消除子的筛选与鉴定55
  • 2.5 耐药性消除前后菌株质粒的提取和电泳55
  • 2.6 耐药性消除前后的耐药表型变化55-56
  • 3. 结果与分析56-63
  • 3.1 耐药性的测定结果56
  • 3.2 不同中药提取液对大肠杆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值的测定结果56-57
  • 3.3 耐药性消除实验结果57-58
  • 3.4 耐药性消除前后菌株质粒检测结果58-59
  • 3.5 耐药性消除前后的耐药表型变化59-63
  • 4 结果讨论63-65
  • 实验结论65-66
  • 致谢66-67
  • 参考文献67-74
  • 附录74-75
  • 缩略词表75-77
  • 实验图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德晨,张丽;大牲畜使用四环素类当慎重[J];四川畜禽;1994年10期

2 陈高英,杨青林,司荣君,胡军;四环素的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5年04期

3 王蓓;张鑫;顾欣;李丹妮;;液相色谱法测定猪鸡可食性组织中四环素类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评估[J];中国兽药杂志;2010年11期

4 王秋霞;赵刚;吴洪涛;刘耀川;;四环素的研究进展[J];现代畜牧兽医;2012年10期

5 廉文俊,张秋莲,,师小六;牛内服四环素类药致菌群失调症治验[J];中兽医学杂志;1995年04期

6 洪波;曾春芳;高峰;彭志桃;伍远安;肖维;黄向荣;;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测定水产品中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J];湖南农业科学;2013年21期

7 许瑞;;耐四环素类基因在细菌中的传播扩散机制[J];兽医导刊;2012年01期

8 孙立新;;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牛奶中三种四环素的方法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2年09期

9 范志影;刘庆生;石冬冬;田园;马书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生鲜乳中四环素类和β-内酰胺类药物残留[J];中国畜牧杂志;2013年09期

10 朱建国,牛奎;反刍动物四环素类抗菌素中毒[J];中国兽医杂志;199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吉强;诸葛玉平;;外源四环素对菜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2 郑文丽;李倩;薛飞群;;崇明岛养殖场土壤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的检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王彪;;牛奶中四环素及其代谢物多残留检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药品学分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孙涛;李洪亮;杜新;;牛乳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及其检测方法的比较[A];中国奶业协会年会论文集2008(下册)[C];2008年

5 方忠意;刘素梅;宋志超;陈蔷;杜红鸽;朱红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蛋中4种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量[A];首届中国兽药大会动物药品学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药品学分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金花;莫秋蕾;袁涛;周保学;;水环境中四环素污染物的吸附行为[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7 裴翠锦;章竹君;刘伟;;化学发光微流动注射芯片检测鱼虾中的四环素[A];第八届全国发光分析暨动力学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杜振霞;孙姝琦;梁家鹏;;牛肉中5种四环素类兽药残留的UPLC-MS/MS检测[A];2008年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赵艳萍;顾雪元;高士祥;;四环素在针铁矿和高岭土表面的吸附机理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10 刘妮;谷学新;叶能胜;于京波;张琦;黄华树;郝晓丽;;SPE-HPLC法检测牛奶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A];2008年《药物分析杂志》第三届普析通用杯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理;四环素产业未来向好[N];中国医药报;2010年

2 张伦;四环素内外市场受阻[N];医药经济报;2014年

3 张伦;沉寂许久的四环素现回升迹象[N];医药经济报;2014年

4 徐铮奎;四环素有望成为多用途新药[N];中国医药报;2001年

5 ;美开发出四环素合成新路线[N];医药经济报;2005年

6 山东省龙口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张铁鹰;8岁以下禁用四环素类药[N];健康时报;2008年

7 ;四环素类抗生素[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8 中国医保商会 粟高超;四环素去年出口成绩耀眼[N];医药经济报;2012年

9 记者 何红梅 通讯员 岳振峰;深圳局:四环素类药残检测技术取得突破[N];中国国门时报;2005年

10 教授 吕群;不宜与四环素合用的药物[N];家庭医生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金鑫;亚治疗剂量四环素饲喂对牛源微生物耐药基因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2 侯利玮;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降解水中四环素和苯酚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3 于洁;四环素对好氧活性污泥的抑制及对活性污泥四环素抗性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4 王良;离子液体气浮溶剂浮选分离/富集环境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5 李楠;养殖场空气中细菌分布及耐药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艳鸽;四环素/铜/镉在载锰沸石表面的吸附行为及交互作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马平;木质素基多孔碳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分离水中四环素的应用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3 李盼盼;含四环素沼肥对蔬菜品质及抗性基因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4 马骏;四环素在堆肥过程中的降解及其对堆肥中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5 李炳堂;生物质活性焦的制备及其吸附四环素模拟废水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6 刘铨;铁系物PRB处理地下水污染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7 杨轶博;吉林省不同土壤对金霉素的吸附特性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6年

8 韦嫔;贵州省猪源大肠杆菌四环素耐药基因检测及转移的研究[D];贵州大学;2016年

9 安栋;催化氧化技术用于四环素废水深度处理的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6年

10 莫玉琳;饲料中四环素的分析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245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8245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1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