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汉族人群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本文关键词:安徽汉族人群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更多相关文章: 冠心病 基因多态性 血小板膜糖蛋白 糖蛋白Ⅱb
【摘要】:正近年来,我国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血栓形成易导致冠状动脉闭塞,引起心肌梗死、心绞痛,是CHD患者病情加重的主要始发因素~[1]。血小板膜糖蛋白(glycoprotein,GP)覆盖在血小板质膜表面,在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中发挥关键作用~[2-3]。目前已发现GP的5种血小板膜受体;GP与受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复合体,调节血小板性血栓的形成,其中GPⅡb HPA-3基因具有重要作
【作者单位】: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六科;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系;
【关键词】: 冠心病 基因多态性 血小板膜糖蛋白 糖蛋白Ⅱb
【基金】:安徽省教育厅科研项目(KJ2009B188Z)~~
【分类号】:R541.4
【正文快照】: 近年来,我国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血栓形成易导致冠状动脉闭塞,引起心肌梗死、心绞痛,是CHD患者病情加重的主要始发因素[1]。血小板膜糖蛋白(glycoprotein,GP)覆盖在血小板质膜表面,在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中发挥关键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巍;龚玮琦;张华;张代富;;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15年03期
2 姚建华;王豪;陈德;许嘉鸿;马瑾;王蕊;王渊铭;陈楠楠;张书富;;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术期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医学;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彬;张桂蕊语文拓展式教学理念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2 马晓燕;晋中市和顺县李阳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D];延边大学;2016年
3 蔺雨婷;基于电子书包资源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4 周雪;小学语文阅读类微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5 柴yN;“体裁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6 胡益君;小学语文课内扩展阅读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7 王园园;初中文言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8 章珊珊;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朱泽秦;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实践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10 刘卓然;“书香校园”建设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肖曼;;人力资源管理激励理论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2年09期
2 康易峗;;激励理论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学生激励机制探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9期
3 白彦琴;;高校二级学院行政管理人员发展困境及激励理论选择[J];改革与开放;2011年18期
4 张丽;;基于激励理论对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管理方法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0年33期
5 王文通;王云波;;经典激励理论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年09期
6 肖玉;高长丰;;高职高专学生厌学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措施[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7 赵蓉;;浅谈高职院校学风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11期
8 曹元坤,占小军;激励理论研究现状及发展[J];当代财经;2003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邹佳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海云;小学作文教学与评价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舟;新课程背景下小语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导”[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赛男;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霓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周涛;新课标指导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彭静;实现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任小平;多元智能理论观照下的小学阅读教学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10 章德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教案问题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长耿;血小板膜糖蛋白的研究进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1990年02期
2 曹晓军;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膜糖蛋白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3 邵剑峰,詹乾钢,刘忠民,钟永根,管允理,付佳萍,封蔚莹,楼大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时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及血小板膜糖蛋白的意义[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4年02期
4 范磊,赵小娟,戴兰,阮长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5年09期
5 韩书芝;平芬;李贤;孙洁静;赵景春;;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变化及其意义[J];临床内科杂志;2006年08期
6 江虹;周静;贾劲;介海云;;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测定在诊断血小板无力症中的应用[J];华西医学;2006年04期
7 沈霖;卢芙蓉;沈迪;;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变化在出血性血小板病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的差异(英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11期
8 张云娇;柯培锋;;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表达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21期
9 吴涛;姜瑞民;苏颖;;血小板膜糖蛋白研究进展[J];北京医学;2011年08期
10 Boris Bigalke;李忠民;Meinrad Gawaz;陈乃耀;;血小板膜糖蛋白Ⅵ:一种新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生物学指标[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娜;柴忆欢;何海龙;李建琴;曹岚;曹丽娟;;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2年
2 邵剑峰;詹乾钢;刘忠民;钟永根;管允理;付佳萍;封蔚莹;楼大钧;;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及血小板膜糖蛋白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临床研究[A];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3 张晓琳;彭军;孙建芝;张爱军;石艳;秦平;侯明;;单克隆抗体亲和色谱纯化人血小板膜糖蛋白[A];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血液病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血液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张晓琳;彭军;孙建芝;张爱军;石艳;秦平;侯明;;单克隆抗体亲和色谱纯化人血小板膜糖蛋白[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5 马晓昌;;血小板膜糖蛋白和冠心病[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阮长耿;;血小板膜糖蛋白与血栓性疾病[A];第一届中西医结合血栓止血与血管生物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屈晨雪;王建中;武淑兰;万文徽;;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Ⅵ抗体的制备及初步临床应用[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侯晓敏;高春锦;葛环;张奕;杨琳;李茁;高宇;齐曼;夏成青;;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PAC-Ⅰ的测定[A];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高压氧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9 袁小瑜;陈方平;王光平;解勤之;蹇在伏;付敢;;血小板膜糖蛋白亚基á·b~(A446P)突变对细胞表面á·b(?)3复合物表达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10 沈迪;;血小板聚集在中西医结合领域的意义(提要)[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邵明哲;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变部位和程度与血小板膜糖蛋白等相关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2 邱伟庆;急性脑梗死血小板膜糖蛋白和ADMA的表达及相互关系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3 施菊妹;血小板膜糖蛋白基因突变和基因多态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鸿雁;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的表达[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张有涛;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分析测定人血小板膜糖蛋白功能的方法建立及临床应用[D];苏州大学;2010年
3 周君;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的影响及GPⅡb基因多态性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4 李慧;血小板膜糖蛋白Ⅱ_b/Ⅲ_a、血管性血友病因子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相关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03年
5 许海峰;血浆可溶性血小板膜糖蛋白V在冠心病中的意义[D];苏州大学;2005年
6 吴洋;血小板膜糖蛋白去唾液酸化在ITP发病机制中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7 邵波静;识别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在抗血栓治疗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03年
8 马娜;血小板膜糖蛋白与凋亡相关联的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4年
9 张玉华;血小板膜糖蛋白脂质体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10 金鹏;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在评价持续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危险性的临床价值[D];郑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520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952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