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5个管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系统进化分析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10-03 04:20
本文关键词:牡丹5个管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系统进化分析中的应用
【摘要】:利用RT-PCR技术从牡丹组7个野生种和1个栽培种中分别克隆得到泛素延伸蛋白基因(ubiquitin,UBI)、素环蛋白基因(cyclophilin,CYP)、肌动蛋白基因(Actin)、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基因(glucose-6-phosphate 1-dehydrogenase,G6PD)和β 微管蛋白基因(beta-tubulin,TUB)等5个管家基因的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CDS)。序列比对分析发现,5个管家基因序列均相对保守,其在牡丹7个野生种和1个栽培种中的保守性在99.04%~99.69%。利用5个管家基因分别构建了其在牡丹组8份材料中的系统进化树。5个系统进化树均将8份材料分成两组,即革质花盘亚组和肉质花盘亚组;由于5个管家基因核苷酸序列各自的保守性不同,在区分亚组成员间略有差异。综合分析5个管家基因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可知,杨山牡丹(Paeonia ostii)和栽培牡丹(P.suffruticosa‘Luoyanghong’)常聚为一支,二者亲缘关系较近,因而推测杨山牡丹可能参与了栽培牡丹的形成;紫斑牡丹(P.rockii)和四川牡丹(P.decomposita)一直聚为一支,推测二者亲缘关系较近;黄牡丹(P.lutea)和紫牡丹(P.delavayi)一直聚为一支,推测这二者亲缘关系较近。狭叶牡丹(P.potaninii)与黄牡丹和紫牡丹分化较早,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建议将狭叶牡丹作为一个独立的种。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农业部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农业部西南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关键词】: 牡丹 管家基因 系统发生 进化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01800,31572156)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203071)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AAS-ASTIP-IVFCAAS) 国家‘863’计划项目(2011AA10020703)
【分类号】:S685.11
【正文快照】: Cloning of Five House-keeping Gen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Tree PeonyYANG Yong1,2,WANG Shun-li1,*,XUE Jing-qi1,REN Xiu-xia1,LI Dan-dan1,YANG Ruo-wen1,ZENGXiu-li3,**,and ZHANG Xiu-xin1,**(1Key Laboratory of Biology and Genetic Im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俊娅;万惠敏;袁晓晶;杨秋生;;芍药属牡丹组花粉形态的研究进展[J];河北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2 侯小改;段春燕;刘改秀;尹伟伦;王华芳;;土壤含水量对牡丹光合特性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6年02期
3 王惠鹏;李芳;侯小改;史国安;范丙友;;基于分子标记的牡丹、芍药种质亲缘关系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12年13期
4 赵一鹏;蔡祖国;李本勇;;珍稀濒危植物矮牡丹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5 蔡祖国;赵一鹏;李红运;孙金利;;济源太行山区野生牡丹资源初步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6 张金梅;王建秀;夏涛;周世良;;基于系统发育分析的DNA条形码技术在澄清芍药属牡丹组物种问题中的应用[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8年12期
7 张盈;徐迎春;张秀新;薛t熿,
本文编号:9631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96313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