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胁迫下蒲公英生理响应与质膜水孔蛋白基因表达
本文关键词:干旱胁迫下蒲公英生理响应与质膜水孔蛋白基因表达
【摘要】: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十分重要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野菜的青睐,特别是像蒲公英这样具有食疗功能的野生蔬菜,已广泛引起医学和营养方面专家的重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干旱逆境问题日趋严重。干旱逆境成为限制植物生长,降低作物产量的主要问题之一[2];本研究以蒲公英作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土壤含水量水平(相对含水量),分别为充分供水(CK,RWC=90%±5%)、中度胁迫(MS,RWC=75±5%)、重度胁迫(SS,RWC=50±5%),持续进行9d干旱胁迫,同时第9d后进行复水,复水后第7d进行复水指标测定,对蒲公英生理及分子机制进行系统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中度胁迫下,蒲公英根系活力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重度胁迫蒲公英根系活力水时间延长先增大后减小。并在重度胁迫第6d时达到峰值,高于这一水平,根系活力减小,根冠比增加。复水后根系活力恢复正常水平。胁迫对根系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胁迫后的复水,会使蒲公英根系获得补偿效应,能够更快的恢复正常状态。根冠比复水后不显著下降,叶片依然存在锯齿状边缘,证明干旱对叶片的影响较大,虽然对生理状态没有造成严重破坏,但是叶片较难恢复至正常状态,影响蒲公英可食用部分价值。(2)干旱胁迫下,蒲公英SOD、POD、CAT活性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峰值出现在MS第9d,SS第6d。复水后MS恢复正常水平。活性氧清除系统能够在受到胁迫后较长时间内维持平衡,植物不容易受到过氧化物的损害。在复水后重度胁迫维持较高值,中度胁迫恢复至未受到胁迫状态。随着胁迫时间延长和胁迫程度的增大,蒲公英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复水后均高于对照组。(3)随着干旱胁迫时间增加,蒲公英叶绿素a、b含量持续增加,叶绿素a、b之间的比值也发生复杂变化。在胁迫第9d,MS/SS叶绿素a、b含量高于CK,增加了叶片的光合能力,但是总叶绿素含量低于CK,有可能总叶绿素含量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复水后叶绿素a、总叶绿素没有变化,只有叶绿素b出现了一定的补偿效应。(4)Fo的变化趋势与叶绿素a相近,推测这种相关性这可能与逆境胁迫类型和植物种类有关。蒲公英在受到中度胁迫时PSⅡ受到影响,随着时间增加PSⅡ潜在活性中心受到破坏。重度胁迫下PSⅡ潜在活性中心在第6d时开始受到破坏,热耗散升高,光合机构损坏,使蒲公英叶片将所捕获的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能力渐弱。(5)对照组Pn维持稳定,SS与MS随着胁迫时间延长出现下降的趋势。并且SS下降趋势远大于MS,复水后出现了上升的情况,可见有着一定的补偿效应。气孔导度呈现不规律的变化,但是当Gs值处于低点时,蒸腾速率同样也是处于低点,可见两者之间具有一定复杂的关系。Tr蒸腾速率与胁迫时间呈现正相关关系,胁迫时间越长,蒸腾速率越低,植株利用降低蒸腾速率控制水分蒸发,减少根系压力。复水后MS与SS上升至CK水平,也证明了植株在胁迫过程中没有受到严重的破坏。(6)随着胁迫浓度增大,CCP与CSP增大,Amax减小,Rp减小,初始羧化效率降低,可见受到干旱胁迫后,蒲公英光和能力减弱,CCP的上升则体现干旱胁迫越严重,植株消耗越严重,与叶片干物质降低有着一致的表现。复水后SS、MS最大净光合速率没有上升,CCP与CSP也维持在同样的水平,复水后具有补偿效应。(7)受到胁迫后,PIP2-3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上升。但是MS组表达量显著高于SS组,可见在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下,蒲公英PIP2-3有很好的表达,能够通过提高质膜水孔蛋白含量与活性,增加水分交换,减轻干旱对植株的影响,而受到严重干旱时,可能其活性受到抑制。复水后都恢复至CK水平,可见在复水后,干旱对蒲公英的影响得到了缓解,蒲公英质膜水孔蛋白活性降低。
【关键词】:蒲公英 干旱胁迫 生理响应 质膜水孔蛋白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647
【目录】:
- 缩略词4-5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1 前言12
- 2 文献综述12-18
- 2.1 作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12-15
- 2.1.1 生长形态特征的响应12-13
- 2.1.2 生理生化特征的响应13-14
- 2.1.2.1 溶质积累的响应13
- 2.1.2.2 保护酶系统的响应13-14
- 2.1.2.4 光合作用的响应14
- 2.1.3 水孔蛋白的响应14-15
- 2.2 干旱胁迫后复水效应的研究现状15-17
- 2.2.1 补偿效应产生的机制16-17
- 2.2.1.1 根系调节机制16
- 2.2.1.2 渗透调节机制16-17
- 2.2.1.3 光合调节机制17
- 2.3 作物补偿效应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7-18
- 2.4 选题意义18
- 3. 材料与方法18-24
- 3.1 试验材料18
- 3.1.1 供试植物18
- 3.1.2 供试基质18
- 3.2 试验设计18-19
- 3.2.1 干旱胁迫处理19
- 3.3 试验方法19-24
- 3.3.1 根冠比测定19
- 3.3.2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测定19-20
- 3.3.3 光合响应相关指标的测定20
- 3.3.4 膜质渗透相关指标的测定20
- 3.3.5 活性氧清除系统相关酶的测定20-21
- 3.3.6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21
- 3.3.7 根系活力21
- 3.3.8 质膜水孔蛋白PIP2-321-24
- 3.3.8.1 蒲公英PIP2-3基因的克隆策略21
- 3.3.8.2 RNA的提取和第一链cDNA的合成21-22
- 3.3.8.3 PIP2-3基因的扩增22
- 3.3.8.4 PCR产物的纯化22
- 3.3.8.5 基因的克隆22-23
- 3.3.8.6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23-24
- 3.4 数据处理24
- 4. 结果与分析24-37
- 4.1 干旱胁迫下对蒲公英植株生长的影响24-26
- 4.1.1 根冠比的影响24-25
- 4.1.2 根系活力的影响25-26
- 4.2 干旱胁迫与复水对蒲公英溶质积累的影响26-28
- 4.2.1 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26
- 4.2.2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26-27
- 4.2.3 脯氨酸含量的影响27
- 4.2.4 电导率的影响27-28
- 4.3 干旱胁迫与复水对蒲公英保护酶系统的响应28-29
- 4.3.1 SOD、POD、CAT活性的影响28-29
- 4.4 干旱胁迫与复水对蒲公英荧光参数的响应29-32
- 4.4.1 Fo、Fm、Fv/Fo、Fv/Fm的影响29-31
- 4.4.2 Y(Ⅱ)、NPQ的影响31
- 4.4.3 叶绿素的影响31-32
- 4.5 干旱胁迫与复水对蒲公英光合参数的响应32-35
- 4.5.1 光合速率与气体交换的响应32-34
- 4.5.2 CO_2响应曲线的影响34-35
- 4.6 干旱胁迫与复水对蒲公英质膜水孔蛋白PIP2-3的响应35-37
- 4.6.1 蒲公英PIP2-3基因中间片段的克隆35-36
- 4.6.2 蒲公英PIP2-3基因中间片段的序列测定与分析36-37
- 4.6.3 蒲公英PIP2-3基因的诱导表达37
- 5. 讨论37-41
- 5.1 蒲公英的耐旱生理机制37-41
- 5.1.1 干旱胁迫下蒲公英根系活力与生长的关系37-38
- 5.1.2 干旱胁迫下蒲公英抗氧化系统的变化38
- 5.1.3 渗透调节物质与蒲公英耐旱性的关系38-39
- 5.1.4 叶绿素荧光参数与蒲公英抗旱性的关系39-40
- 5.1.5 CO_2响应曲线与蒲公英抗旱性的关系40
- 5.1.6 PIP2-3表达量与蒲公英抗旱性的关系40-41
- 5.2 蒲公英的复水恢复能力评价41
- 6. 结论41-43
- 参考文献43-48
- 致谢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涤环;药食佳品蒲公英[J];中国土特产;2000年04期
2 孙秀殿;蒲公英属新成员──管花蒲公英[J];植物杂志;2000年03期
3 武英伟;值得大力开发的蒲公英[J];湖北林业科技;2001年03期
4 王新国 ;特大型多倍体蒲公英新品种──“铭贤一号”简介[J];蔬菜;2001年03期
5 张弘,铁兵;蒲公英开发与利用市场前景广阔[J];北方园艺;2004年05期
6 卢隆杰,苏浓,岳森;蒲公英[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5年09期
7 杨丽民,谢静华,杨极元;蒲公英的开发利用[J];宁夏农林科技;2005年05期
8 赵英明;范文丽;宁伟;;药食兼用野生植物蒲公英的利用价值及开发概述[J];辽宁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9 蔡培印,宫延学;人工栽培蒲公英可致富[J];河南农业;1994年06期
10 蔡培印,李世勤;开发蒲公英发展林业经济[J];贵州林业科技;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赵磊;杨延杰;林多;;贮藏过程中蒲公英的生理和品质变化[A];2008园艺学进展(第八辑)——中国园艺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讨论会暨现代园艺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杜军英;姜东伯;王沛;狄柯坪;;蒲公英抗肿瘤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A];第八届全国生物医学体视学学术会议、第十一届全军军事病理学学术会议、第七届全军定量病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3 张清哲;;我国蒲公英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A];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2年
4 凌云;范国强;蔡少青;郑俊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蒲公英中绿原酸的含量[A];’98全国中药研究暨中药房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8年
5 李喜凤;杜云锋;张红梅;郝哲;;蒲公英属4种植物遗传关系与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A];第十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慧来;;蒲公英的庭院栽培技术[A];第十二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优秀科普论文集[C];2013年
7 凌云;郑俊华;蔡少青;楼之岑;;蒲公英化学成分的研究[A];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全国第二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8 乔盛军;;蒲公英蛇莓青黛治疗流行腮腺炎248例[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建辉 童小燕;蒲公英药膳5则[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2 刘惠金;亦菜亦药蒲公英[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3 陈亮;蒲公英产新货少 孕育商机[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4 健康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李巍 特约记者 何雷;提高怀孕率试试蒲公英泡茶[N];健康时报;2010年
5 陈亮;蒲公英产新货少孕育商机[N];中国医药报;2008年
6 商丘市人民公园工程师 贾孝凤;蒲公英 园林中俏丽的舞者[N];中国花卉报;2013年
7 陈国华;蒲公英验方[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8 李延斌;蒲公英药理研究新进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9 通讯员 刘东芳 王新刚;因为用心,野草换金[N];经济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李长青 通讯员 马惠;小产品蕴含大市场 新技术成就大产业[N];中国信息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钦钰;蒲公英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及小鼠肝癌H22细胞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5年
2 袁河;蒲公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纯化及应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3 徐志恒;施氮肥对蒲公英养分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D];新疆农业大学;2016年
4 汪湖;干旱胁迫下蒲公英生理响应与质膜水孔蛋白基因表达[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5 赵磊;光照强度、氮素水平和贮藏温度对蒲公英品质及生理代谢的影响[D];青岛农业大学;2008年
6 张晓晖;盐碱胁迫对蒲公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影响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2年
7 李诗语;不同采摘时期蒲公英功效成分的含量变化规律及降糖作用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8 钟洁;蒲公英糖蛋白的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及体外抗氧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郝哲;河南蒲公英质量标准的研究[D];河南中医学院;2010年
10 宋毓民;蒲公英抑菌成分的分离与鉴定[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711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971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