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矮秆基因Rht-B1b、Rht-D1b和Rht8的检测及其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矮秆基因Rht-B1b、Rht-D1b和Rht8的检测及其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小麦 矮秆基因 分子标记 农艺性状 株高稳定性
【摘要】:为了解黄淮麦区小麦品种主要矮秆基因的分布和利用状况及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利用分子标记结合系谱分析对黄淮麦区20世纪及近年来新育成的129份小麦品种所含矮秆基因Rht-B1b、Rht-D1b和Rht8进行检测,并结合田间株高、基部茎秆直径和壁厚、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不同播期条件下的株高差等农艺性状的调查结果,分析比较了不同矮秆基因对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29份小麦品种中,含Rht-B1b基因的品种有37份,含Rht-D1b基因的品种有73份,含Rht8基因的品种有89份,不含这3个矮秆基因的品种有6份,所占比例分别为28.68%、56.59%、68.99%和4.65%。其中,同时含Rht-B1b和Rht-D1b的品种有1份,同时含Rht-B1b和Rht8的品种有29份,同时含Rht-D1b和Rht8的品种有44份,同时含Rht-B1b、Rht-D1b和Rht8的品种有1份。不同矮秆基因及其组合的品种,在小穗数、基部茎秆直径及基部茎秆壁厚等性状上无显著差异,但仅含Rht8基因的品种的千粒重、基部茎秆直径及壁厚均大于其他基因型,并且能够显著增加穗粒数。不同矮秆基因的降秆作用强度依次为Rht-D1bRht-B1bRht8,并具有累加效应。在不同播期条件下,除不含矮秆基因材料外仅含Rht8的品种的株高稳定性最佳,仅含Rht-B1b的品种株高稳定性最差。仅含Rht-B1b的品种小穗数最高,但千粒重却最低,并显著低于不含这3个矮秆基因的品种。以上结果表明,虽然矮秆基因Rht8的降秆作用较弱,但其对农艺性状的有利贡献较多,且在不同播期环境条件下株高稳定性较好,因此在未来小麦育种中应注重矮秆基因Rht8的利用。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小麦 矮秆基因 分子标记 农艺性状 株高稳定性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No.2014CB138100)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15JM3094) 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No.2014KCT-25)
【分类号】:S512.1
【正文快照】: dates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37varieties carried the Rht-B1ballele,while 73varietiescarried the Rht-D1ballele,and 89varieties carried the Rht8,but six varieties did not carry any dwarfgenes,accounting for 28.68%,56.59%,68.99%and 4.65%,resp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O.N.Singh;Mahatim Singh;于振文;;不同品种不同施氮量对矮秆小麦氮素利用的效应[J];麦类作物学报;1982年03期
2 田良才;矮兰麦矮秆基因的初步分析[J];作物品种资源;1987年04期
3 唐国顺;薛秀庄;;矮变1号小麦矮秆基因的染色体臂定位[J];陕西农业科学;1988年06期
4 M.D.Gale;S.Youssefian;郭保宏;;小麦矮秆基因(二)[J];麦类作物学报;1988年01期
5 程治军,,吕知敏;小麦的矮秆基因及其研究方法[J];作物杂志;1995年04期
6 郭保宏,宋春华,贾继增;我国46个小麦品种的矮秆基因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1996年05期
7 许琦;杨娜;柴永峰;杨淑巧;赵智勇;裴蕾;郭文治;刘跃鹏;;中国小麦主要矮秆基因的分布及其对株高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4年05期
8 王山荭,孟凡华,杨丽,刘秉华;矮秆基因对小麦不同农艺性状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1年04期
9 赵和;小麦矮秆基因研究和利用现状[J];河北农业科学;2004年04期
10 康苏花;兰素缺;李杏普;柏峰;;小麦矮秆基因的研究进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程治军;张立国;秦瑞珍;邱杨;万建民;;水稻显性矮秆突变体986083D的遗传及定位[A];全国植物分子育种研讨会摘要集[C];2009年
2 罗大刚;张淑萍;;水稻矮秆小粒双隐性突变体的遗传育种研究[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中国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3 程治军;张立国;邱杨;秦瑞珍;万建民;;水稻显性矮秆突变体986083D的遗传及定位[A];200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刘选明;杨远柱;陈彩艳;唐平徕;刘斌;符辰建;;利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筛选水稻株1S矮秆突变体研究[A];21世纪作物科技与生产发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5 李欣;隋炯明;梁国华;严长杰;严松;顾铭洪;;籼稻多蘖矮株高的遗传分析及其矮秆基因定位[A];江苏省遗传学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王立静;哈丽旦;张素梅;徐春花;李启芳;刘保申;;新的玉米显性矮秆突变基因的鉴定与遗传分析[A];200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杨丽;刘秉华;刘宏伟;朱光;王山荭;周阳;孟繁华;;小麦品种“轮选987”的选育与推广[A];中国作物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晓伟;马东钦;许兰杰;朱有朋;詹克慧;;黄淮麦区部分小麦种质资源中矮秆基因的分布[A];全国植物分子育种研讨会摘要集[C];2009年
9 杨丽;王山荭;刘秉华;;利用矮败小麦建立高效育种技术新体系[A];2005年全国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专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君平;矮败小麦成为小麦良种“加工厂”[N];人民日报;2006年
2 ;约万年前人类已选出水稻高产基因[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3 周铮;尽快设立矮败小麦研究国家专项[N];农民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唐娜;矮秆基因在小麦抗旱节水选育中的利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2 张晓科;中国小麦矮秆基因和春化基因分布及小麦品质相关性状多重PCR体系建立[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3 姜涛;小麦矮秆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与BAC源合池的构建[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4 武晶;小麦矮秆基因Rht3的克隆及功能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5 王立静;玉米矮秆基因Dt和坏死基因nec-t的图位克隆与功能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昝凯;小麦—大麦矮杆、大穗衍生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及部分印度小麦品种矮杆基因的检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2 陈桂玲;小麦—长穗偃麦草矮秆种质系的遗传分析与矮秆基因标记定位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3 关文波;植物激素对水稻矮秆培矮64S矮生性表达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4 王晓伟;黄淮麦区部分小麦种质资源中矮秆基因的分布及周88114矮矮秆基因的遗传分析[D];河南农业大学;2008年
5 于东海;小麦—长穗偃麦草杂种后代矮秆基因的鉴定和分子标记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3年
6 吴昆仑;小麦—冰草衍生系矮秆基因的分析与抗旱品种的抗旱性鉴定[D];青海大学;2007年
7 崔淑佳;小偃麦矮秆种质系的遗传分析及矮秆基因标记定位[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8 徐斌;籼稻矮秆多蘖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曹小迎;两个籼稻半矮秆基因的分子定位研究[D];扬州大学;2003年
10 杨松杰;我国小麦品种(系)矮秆基因的分子检测[D];新疆农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9861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986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