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中国科协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专集》2006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转基因抗虫棉的应用及发展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沈桂芳,倪丕冲,孙丙耀;作物生物技术产业化最新进展和未来走向[J];作物杂志;2001年06期
2 张志刚,曾昭云,杨芳荃,李景龙,杨晓萍;对我国棉花纤维品质的探讨[J];作物研究;2002年S1期
3 王仁祥;中国转基因抗虫棉的应用及发展对策[J];棉花学报;2003年03期
4 张宝红,丰嵘;转基因抗虫棉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作物学报;199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崇良,路兴波,张君亭;世界农业转基因生物、产品研发及其安全性监管Ⅰ.农业转基因生物及产品研发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2005年01期
2 董合忠,李维江,李振怀,唐薇;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系)生育特点与种植效益比较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1999年03期
3 顾万荣,李玉侠,张进,毛庆海,葛自强,陈德华;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4 于德花;刘玉新;张明兴;;利用转基因技术进行作物遗传改良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1期
5 鲁晓岩;植酸酶的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02年05期
6 赵丽萍,许卉;植物基因工程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J];滨州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7 卢向阳;21世纪生命科学展望[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8 杨少辉,张丽娟,马峙英,王静华;转基因作物商品化生产进程中面临的问题与展望[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S1期
9 陈夜江,赖钟雄;果树基因工程的应用与面临的主要问题[J];福建果树;2002年01期
10 诸葛强,王婕琛,陈英,伍宁丰,黄敏仁,范云六,王明庥;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 (CpTI)抗虫转基因新疆杨的获得[J];分子植物育种;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郝赤;李会仙;;作物保护生物技术的发展与展望[A];21世纪作物科技与生产发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2 史冬平;;生物技术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A];’2003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3 郭晓琳;孙东发;谭振波;;大麦转玉米淀粉分支酶基因的初步研究[A];2005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作物学会分子育种分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二)[C];2005年
4 郭香墨;张永山;姚金波;;我国棉花育种成就与种植结构调整关系研究[A];中国棉花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张志刚;杨芳荃;;湖南高支纱研究进展与发展思路[A];中国棉花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施季森;;迎接21世纪现代林木生物技术育种的挑战[A];中国科协2001年学术年会分会场特邀报告汇编[C];2001年
7 崔洪志;郭三堆;;抗虫棉等转基因农作物产业化进程[A];全国作物细胞工程与分子技术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思军;大豆抗虫基因转移及其转化系统优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2 孟岩;抗真菌病基因对葡萄植物遗传转化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3 王世贵;Bt水稻对靶标害虫二化螟的生物学与病理学效应[D];浙江大学;2002年
4 冯英;水稻DH群体的构建与微卫星标记分析[D];浙江大学;2002年
5 马英;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戊肝病毒ORF2基因片段NE_2在番茄中的表达及免疫活性[D];福建农林大学;2002年
6 刘宝辉;玉米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基因的克隆及对甜菜遗传转化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7 崔金杰;转双价基因(Cry1Ac+CpTI)棉对昆虫群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年
8 陈荣军;玉米几个重要基因的克隆和改良直链淀粉的转基因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3年
9 吴正武;生物基因工程技术产业风险投资运行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刘巧泉;基因工程技术提高稻米赖氨酸含量[D];扬州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岩;大豆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导入抗病虫目的基因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2 侯爱菊;黄瓜抗真菌基因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3 金万梅;芥菜(Brassica juncea Coss)植株原位真空渗入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4 袁小玲;转Bt+CpTI双价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抗性的遗传稳定性及时空表达特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5 尉万聪;棉花诱导抗蚜性及相关防卫基因表达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1年
6 黄琼华;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FPF1基因导入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7 马小乐;甘肃春小麦品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与品质性状关系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2年
8 刘莉君;陆地棉胚状体发生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和抗盐细胞系筛选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2年
9 秦秋菊;转Bt基因棉棉铃虫的发生及抗药性变化[D];河北农业大学;2002年
10 苏岳静;农户抗虫棉技术采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凤鑫;发展高品质棉迎接加入WTO新挑战——棉花纤维品质改良的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2000年06期
2 单世华,孙学振,周治国,施培;温度对棉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0年04期
3 王仁祥,雷秉乾;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应用概况与安全性争论[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谢道昕,范云六,倪万潮,黄骏麒;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杀虫晶体蛋白基因导入棉花获得转基因植株[J];中国科学B辑;1991年04期
5 周宝良,陈松,黄骏麒;论我国棉花纤维品质改良的紧迫性、可行性及策略[J];科技导报;1998年05期
6 郭香墨,刘正德,罗云佳;我国面向21世纪棉花纤维品质改良对策[J];棉花学报;1999年06期
7 张天真;棉花纤维品质分子育种的现状及展望[J];棉花学报;2000年06期
8 杨伟华,项时康,唐淑荣,熊宗伟,胡育昌;20年来我国自育棉花品种纤维品质分析[J];棉花学报;2001年06期
9 王坤波;世纪之交我国棉花品种改良的科技发展[J];棉花学报;1997年06期
10 崔金杰,夏敬源;转Bt基因棉对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J];棉花学报;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文佳;;原料危机 迫在眉睫[J];中国纺织;2011年07期
2 赵成萍;陈胜萍;;调查分析我国转基因种子市场农民认知状况——基于山西、河北、山东等地转基因抗虫棉种植区域基层调查[J];农业与技术;2011年02期
3 刘定富;刘立清;;印度转基因棉花商业化及棉花产业情况分析[J];中国棉花;2011年05期
4 佟屏亚;;凭什么打造中国种业“航空母舰”[J];北京农业;2011年23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志明;黄磊;袁连卿;孙玉德;;转基因抗虫棉的特性及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A];黄河三角洲棉花生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焦改丽;张换样;李静;南芝润;赵俊侠;;我国转基因抗虫棉产业化进程与问题分析[A];2006中国科协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专集[C];2006年
3 焦改丽;张换样;李静;南芝润;赵俊侠;;我国转基因抗虫棉产业化进程与问题分析[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玉霞;李茂营;杜明伟;田晓莉;李召虎;段留生;;UV-B辐射对转基因抗虫棉生长发育的影响[A];中国棉花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周关印;;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种子产业化发展思路探讨[A];2003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周世文;周国华;廖兵;李国宝;;转基因抗虫棉GK19田间棉铃虫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A];华中昆虫研究(第一卷)[C];2002年
7 牛永章;张名昌;郭宝德;张原根;黄穗兰;冀丽霞;;优质转基因抗虫棉稳定系的培育[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范希峰;周勇;田晓莉;段留生;何钟佩;李召虎;;DPC与DTA-6复配对转基因抗虫棉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A];2007年全国植物生长物质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9 陈源;张祥;王永慧;陈德华;;转基因抗虫棉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及栽培技术[A];中国棉花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刘贤进;余向阳;张存政;王冬兰;董健;束春娥;;API转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中肠蛋白酶的抑制作用[A];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中国昆虫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马彦平;[N];农资导报;2011年
2 记者 蒋建科;[N];人民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梅隆;[N];农民日报;2004年
4 ;[N];农民日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王四典;[N];河南科技报;2004年
6 通讯员 王星海 本报记者 梅隆;[N];农民日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宁钦广;[N];山东科技报;2010年
8 记者 胡其峰;[N];光明日报;2009年
9 凯悦;[N];农民日报;2003年
10 通讯员 时爱民 记者 马凤娥;[N];河北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孙国清;不同抗虫棉品种杀虫蛋白表达研究及影响抗虫性分析[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2 苏长青;适合转基因抗虫水稻和棉花PCR检测标准质粒的构建及试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3 李孝刚;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朱四元;陆地棉无蜜腺性状突变体的遗传特性及生理学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5 孟志刚;Bt杀虫基因的结构改造与功能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6 张社梅;国产转基因棉花科研与应用的经济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7 孙丽萍;我国农业科研创新能力与团队建设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8 韩艳旗;基于IPRs的农业生物技术研发福利效应与政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明焱;转Bt基因抗虫棉鲁棉研21号高产的生物学和生理生化特性[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2 韩吉春;转基因抗虫棉花不同地域差异蛋白的筛选鉴定[D];中国计量学院;2012年
3 储成;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4 潘玉欣;转基因抗虫棉品种DNA指纹图谱建立和遗传多样性评价[D];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
5 郑亚丽;河南周口市转基因抗虫棉扩散与农户采用逆转行为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6 徐雪;棉花品种钾营养效率分析和Bt sCry1A基因的构建[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7 徐泽俊;转双价基因抗虫棉系及其杂种优势利用[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8 刘芦苇;转基因抗虫棉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效应及其杂种优势的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9 王成鹏;转Bt和Bt+CpTI基因棉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10 张俊;沿洞庭湖区棉地化学农药减施技术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转基因抗虫棉的应用及发展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94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99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