湍流模型对微通道内空化流动模拟结果的影响分析
本文关键词:湍流模型对微通道内空化流动模拟结果的影响分析 出处:《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1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应用4种湍流模型(标准k-ε模型、标准k-ω模型、Transition SST模型和Transition kkl-ω模型)对微通道内空化流动进行模拟.通过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4种湍流模型在空化流动模拟计算中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标准k-ω模型预测的流量和空化流型与实验结果最为接近.Transition SST模型和Transition k-kl-ω模型流量预测结果与实验较为吻合,但流型预测误差较大.标准k-ε模型未能预测出空化流动,不适用于低雷诺数下的空化流动计算.
[Abstract]:Four turbulence models (standard k- 蔚 model, standard k- 蠅 model) are applied. Transition SST model and Transition Kkl- 蠅 model are used to simulate cavitation flow in microchannels. The prediction ability of four turbulence models in the simulation of cavitation flow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ow rate and cavitation flow pattern predicted by the standard k- 蠅 model are the closest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results of SST model and Transition k-Kl- 蠅 model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standard k- 蔚 model can not predict cavitation flow and is not suitable for cavitation flow calculation at low Reynolds number.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6181)资助
【分类号】:O357.5
【正文快照】: Cui Z D,Liu B,Cai J,et al.Analysis of simulation results for cavitating flows in micro-channels using differentturbulence models[J].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2016,33(2):213-217.当液体流经一定的水力限流结构,如孔板和文丘里管等,会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志军;林震;周俊虎;刘建忠;岑可法;;不同湍流模型在管道流动阻力计算中的应用和比较[J];热力发电;2007年01期
2 吴晓军;马明生;邓有奇;马自华;;两种湍流模型在跨声速绕流计算的应用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8年01期
3 卢云涛;张怀新;潘徐杰;;四种湍流模型计算回转体流噪声的对比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8年03期
4 李启良;杨帆;杨志刚;;两种湍流模型在风洞拐角流场计算中的应用及比较[J];计算机辅助工程;2009年01期
5 陈永辉;王强;朴明波;;湍流模型的发展及其研究现状[J];能源与环境;2009年02期
6 赵静;魏英杰;张嘉钟;董磊;金大桥;;不同湍流模型对空化流动模拟结果影响的研究[J];工程力学;2009年08期
7 张晓东;张培林;傅建平;王成;杨玉栋;;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对制退机内流场计算的适用性分析[J];爆炸与冲击;2011年05期
8 涂国华;邓小刚;毛枚良;;两种湍流模型及其可压缩修正在高超压缩拐角中的评估(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2012年01期
9 时素果;王国玉;权晓波;赵宇;;滤波器湍流模型在低温流体空化流动数值计算中的应用[J];兵工学报;2012年04期
10 杜子学;柳叶;熊德明;;基于不同湍流模型的风洞风机流场数值模拟[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2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小亮;杨国伟;;湍流模型计算比较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杜涛;吴子牛;;双方程湍流模型源项数值处理的进展与研究[A];近代空气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张来平;杨永健;王振亚;张涵信;;混合网格上的湍流模型应用研究[A];近代空气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丁举春;吴宗成;鞠胜军;;分离涡模拟方法的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涂国华;李松;邓小刚;毛枚良;刘化勇;;高阶精度WCNS格式在湍流模型和转捩模型研究中的初步应用[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肖志祥;李凤蔚;鄂秦;;两方程k-g湍流模型的应用[A];计算流体力学研究进展——第十一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任鑫;阎文辉;尹幸愉;;使用GAO-YONG湍流模型对扩压器流动的计算[A];首届全国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力学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8 李雪峰;周fE毅;顾明;;改进RSM湍流模型模拟雪飘移[A];第十四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9 钱炜祺;周宇;邓有奇;马明生;;к-ωSST两方程湍流模型参数辨识初步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谢立军;刘周;杨云军;;周期性非定常俯仰振荡翼型的数值模拟[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扬;一种适用于飞行器外流场模拟的新型湍流模型[D];西北工业大学;2014年
2 李孔清;室内超细悬浮颗粒模型及算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3 杨中;基于湍流模型的转捩流动数值计算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1年
4 肖志祥;复杂流动Navier-Stokes方程数值模拟及湍流模型应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5 刘诚;水沙运动及植被影响的三维固液两相双流体湍流模型[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郑秋亚;基于Navier-Stokes方程的复杂流动数值模拟精度与并行计算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周前红;直流电弧等离子体炬的数值模拟[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宇;工程湍流模型参数辨识研究[D];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009年
2 王子成;湍流模型对叶轮机械内部流动性能模拟结果影响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朱旭东;湍流模型的比较、改进和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4 耿艳;汽车外流场数值模拟湍流模型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5 李杰;Navier-Stokes方程数值模拟及湍流模型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6 张强;两方程湍流模型的应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7 谭彪;孤立圆柱及桅杆模型试验的水动力数值计算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8 张超;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流场及热力场数值模拟及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9 陈钱;叶轮机械相关流动中几种湍流模型的预测性能[D];清华大学;2007年
10 张海峰;基于湍流模型的汽车气动特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932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1393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