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力学论文 >

压电网络复合板的振动抑制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21 14:58
【摘要】:主要研究了压电网络系统针对薄板的振动抑制特性,在对压电网络复合板机电耦合动力学方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设计模拟电感电路解决了压电网络复合板振动实验中最优电感值过大的问题,从理论和实验上分析比较了电阻型和电感电阻并联型压电网络复合板振动控制效果及其特点。实验证明采用均匀化处理方法建立的机电耦合动力学方程能够正确预测压电网络复合板的动力学特性,同时实验验证了压电网络的电路模态和压电复合板的机械模态的耦合关系,明确了最优电学参数选取原则,为压电网络复合板的最优参数设计提供了依据。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vibration suppre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piezoelectric network system for thin plat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lectromechanical coupling dynamic equation of piezoelectric network composite plate, the problem of excessive optimal inductance value in the vibration experiment of piezoelectric network composite plate is solved by designing analog inductance circuit. The vibration control effec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esistance type and inductance resistance parallel type piezoelectric network composite plate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electromechanical coupling dynamic equation established by homogenization method can correctly predict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piezoelectric network composite plate. At the same time,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ircuit mode of piezoelectric network and the mechanical mode of piezoelectric composite plate is verified by experiments, and the selection principle of optimal electrical parameters is defined, which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optimal parameter design of piezoelectric network composite plate.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
【分类号】:O328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常道庆;刘碧龙;李晓东;田静;;智能吸声控制中压电片位置的选取[A];中国声学学会2007年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7年

2 匡友弟;王卓;李国清;陈传尧;;节式压电梁的电阻抗模拟和实验研究[A];第二届全国压电和声波理论及器件技术研讨会摘要集[C];2006年

3 尹潇然;李国清;徐巍;缪幸圆;;有限元法与阻抗法分析压电智能梁的传感与激励[A];Proceedings of the 2010 Symposium on Piezoelectricity,Acoustic Waves and Device Applications[C];2010年

4 杨亚东;王军;冯国旭;程小全;;压电悬臂梁的压电片位置及主动控制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二卷)[C];2010年

5 徐巍;李国清;尹潇然;缪幸圆;;有限元法与阻抗法分析压电激励下的弹性薄板[A];Proceedings of the 2010 Symposium on Piezoelectricity,Acoustic Waves and Device Applications[C];2010年

6 段吉栋;何远航;;压电蜂窝结构振动控制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7 袁学帅;陈富军;姚林泉;;压电层合结构的子域配点法[A];Proceedings of the 2010 Symposium on Piezoelectricity,Acoustic Waves and Device Applications[C];2010年

8 吴鹏;曹东兴;;一种新型压电俘能器的动力学建模及振动特性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9 裘进浩;季宏丽;刘建;朱孔军;;压电功能器件及其在智能结构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压电和声波理论及器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立;郭定文;王秋蓉;;压电降噪的多物理场建模分析方法[A];运输噪声的预测与控制——2009全国环境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浙江 张培君;压电式电子门铃[N];电子报;2007年

2 台湾省台北市 何X山;用压电式蜂鸣器产生 直流电压的实验[N];电子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天兵;压电智能结构振动主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2 郭抗抗;双稳态压电悬臂梁俘能器的动态响应及发电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3 庞帅;风致压电振动能量收集与存储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4 胡洪平;低频压电俘能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王红艳;梁结构压电及压电电磁复合俘能器模型的建立与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闫震;提高压电振动发电机发电能力的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7 唐刚;基于压电厚膜的MEMS振动能量采集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8 薛欢;压电俘能/储能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分析与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丁根芳;层合压电智能结构的数值模拟和振动控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10 马小陆;基于负电容压电分流阻尼电路的主—被动混合振动控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佳琦;基于谐振式悬臂梁的压电—电磁复合俘能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崔兴可;微尺度压电振动发电机构动力学分析与微电源设计[D];山东大学;2015年

3 陈丹鹏;薄壁板气动弹性非线性振动的压电俘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冉令坤;压电曲壳结构动力形状控制及优化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5 刘杉;振动发电与压电发电混合式能量捕获装置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6 王大宇;基于移动终端的复合梁结构压电发电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贾元辉;埋置压电装置沥青混凝土制备与性能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8 张蕴馨;压电非线性俘能电路及其在道路状态监测中的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9 张锦;基于压电纤维复合材料的柔性结构振动半主动控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10 邓文;基于压电阻抗模型参数识别的结构健康监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172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25172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c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