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误差马尾图量化爆轰数值模拟结果的置信度
【图文】:
断和一个激波。下面采用SOD问题作为数值例子测试考核LAD2D程序的正确性和数值格式的精度。SOD问题一般计算区域为[-1,1],初值为:ρL=1.0UL=0.0PL=1.0{x≤0,ρR=0.125UR=0.0PR=0.1{x>0式中:ρL、UL、PL分别指左端初始状态的密度、速度与压力,ρR、UR、PR分别指右端初始状态的密度、速度与压力。左右边界采用连续边界条件,,状态方程采用理想气体:P=(γ-1)ρe,γ=1.4。计算采用CFL=0.5,一次黏性系数取0.06,二次黏性系数取0.2。图1给出了20~800个网格单元间隔10的16套网格计算到t=0.5时计算结果与解析解的比较。图2给出了16套网格计算到t=0.5时计算结果与解析解的比较误差的累积分布函数CDF的统计分析马尾图。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计算误差与网格尺度的关系。图1网格尺度0.1~0.025(16套)时计算结果与解析解的对比Fig.1Comparisonbetweennumericalresultsandanalyticsolutionsfordifferentmeshscalesof0.1~0.025(16setsmesh)第6期王瑞利,等:基于误差马尾图量化爆轰数值模拟结果的置信度895
从图2可以清楚地查出LAD2D程序计算SOD问题的置信度情况。假设要求计算误差在0.01(1%),那么LAD2D程序计算SOD问题只有在网格尺度为0.01(200个网格单元)下,置信度才能超过90%。假设要求计算误差在0.02(2%),那么LAD2D程序计算SOD问题只有在网格尺度为0.025(80个网格单元)下,置信度就能超过90%。图2网格尺度0.1~0.025(16套)计算结果与解析解的对比误差统计分析的马尾图Fig.2Horsetailfigureoferrorbetweennumericalresultsandanalyticsolutionsfordifferentmeshscalesof0.1~0.025(16setsmesh)爆炸波问题也是一个一维黎曼问题,由于有一边状态的压力达到爆轰的压力,所以称为爆炸波问题。同SOD问题相比,此问题在激波处有一个很窄的强激波区,对程序格式健壮性考核有重要意义。爆炸波问题一般计算区域为[-1,1],初值为:ρL=1.4UL=-2.6PL=37.1765γL=1.4x≤0;ρR=15.293UR=0.0PR=1.0γR=3.1x>0式中:ρL、UL、PL、γL分别指左端状态初始的密度、速度、压力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系数,ρR、UR、PR、γR分别指右端状态初始的密度、速度、压力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系数。左右边界采用连续边界条件,状态方程采用理想气体:P=(γ-1)ρe。计算采用CFL=0.5,一次黏性系数取0.06,二次黏性系数取0.2。图3给出了14套网格计算到t=0.1时计算结果与解析解的比较误差的累积分布函数CDF的统计分析马尾图。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计算误差与网格尺度的关系。假设要求计算误差在0.01(1%),那么图3网格尺度0.04~0.025(14套)时计算结果与解析解的对比误差统计分析的马尾图Fig.3Horsetailfigureoferrorbetweennumericalr
【作者单位】: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山东科技大学数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372051,91630312,11475029) 国防基础科学研究计划项目(C152011000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基金项目(2015B0202045)
【分类号】:O3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东明,范宝春,邢晓江;驻定在高速弹丸上的斜爆轰波[J];爆炸与冲击;2002年03期
2 洪滔,秦承森;爆轰波管中铝粉尘爆轰的数值模拟[J];爆炸与冲击;2004年03期
3 洪滔,秦承森;悬浮铝粉尘爆轰波参数[J];含能材料;2004年03期
4 王汉良,周凯元,杨志,谢立军;气体爆轰波在管道中绕射和反射的实验研究[J];火灾科学;2005年03期
5 王昌建;徐胜利;费立森;郭长铭;;弯管内爆轰波传播的流场显示和数值模拟[J];力学学报;2006年01期
6 张万甲;吴强;刘光祚;;高-低爆速圆板炸药串联爆轰引起平面爆轰波的变凸现象[J];爆炸与冲击;2007年03期
7 ;爆轰波后的准静止区域(英文)[J];火炸药学报;2009年04期
8 张群;范玮;袁成;彭畅新;陈文娟;;矩形管两相脉冲爆轰探索性实验研究[J];火工品;2013年02期
9 孙锦山;临界爆轰的稳定条件和螺旋爆轰波[J];爆炸与冲击;1982年01期
10 刘邦弟;已知爆速的爆轰装配[J];计算物理;1992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健平;石天一;王宇辉;刘宇思;;连续爆轰发动机的实验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潘振华;范宝春;张旭东;;同轴环形管内气相爆轰波传播的数值和实验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刘云峰;王健平;;二维爆轰波的数值模拟[A];计算流体力学研究进展——第十一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张旭东;范宝春;归明月;;用于推进的爆轰波的精细结构[A];第二届爆轰与爆震发动机研讨会摘要集[C];2011年
5 王宇辉;王健平;李永生;李洋;;多波头旋转爆轰波的产生与湮灭[A];第十五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2年
6 陈兵;李进平;陈宏;姜阳;俞鸿儒;;爆轰驱动产生燃气的新方法[A];第十五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2年
7 周海兵;熊俊;张树道;;爆轰数值模拟的大尺度反应率模型[A];计算爆炸力学进展[C];2006年
8 韩桂来;姜宗林;张德良;;水蒸气熄灭爆轰波及在带扩容室管道中消波的数值模拟[A];计算爆炸力学进展[C];2006年
9 朱雨建;杨基明;LEE JHS;;爆轰波与多孔板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上)[C];2007年
10 王刚;张德良;刘凯欣;;爆轰波传播问题的数值模拟[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健;气相爆轰波的反射和衍射现象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陈大伟;爆轰驱动下金属颗粒与气体混合运动的建模与模拟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6年
3 张旭东;旋转爆轰流场结构及自持传播机理的数值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4 程俊霞;散心爆轰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2年
5 潘振华;用于推进系统中爆轰波的精细结构以及稳定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6 高远;临近失效条件下爆轰波非稳定传播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7 曲艳东;爆轰法合成氧化钛纳米粉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朱雨建;迎面扰动作用下爆燃波与爆轰波传播特性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9 姚干兵;液态碳氢燃料云雾爆轰及其抑制与泄放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10 赵峰;炸药强爆轰驱动高速金属飞片的实验和理论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俊秋;考虑损失的爆轰模拟系统及其稳定性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2 宋清官;基于基元反应模型的气相爆轰数值模拟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3 陈卫;驻定锥型爆轰波的结构和稳定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4 任登凤;驻定斜爆轰波形态分析与数值模拟[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5 徐晓峰;碳氢燃料爆轰特性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6 郑淼;悬浮粉尘的爆轰波结构[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4年
7 李斌;多功能爆轰管的调试与试运行[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8 韦祥光;爆轰波聚能爆破的技术基础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9 孙晓雄;气—液—固三相体系云雾爆轰特性实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10 张继业;超声速预混气流中钝头体表面爆轰波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454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2545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