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应变率条件下山西黑花岗岩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图文】:
的接触面处将发生波的反射和透射,形成反射波εR与透射波εT。试样在冲击作用下会发生高速变形,反射波εR与入射波εT分别由入射杆和透射杆的应变片测得。典型的应力波曲线如图2所示。1.2测试原理及基本方程图3是SHPB系统加载过程的示意图,εI、εR和εT分别表示的是由应变片测量到的入射、反射和透射信号。1、2分别是试样的两个端面。根据均匀化假定可知εI=εR+εT。再根据一维应力波理论,通过试验过程中所测得的入射波εI、反射波εR和透射波εT,即可图1SHPB压杆示意图Fig.1SchematicdiagramofSHPB图2山西黑花岗岩实测应力波曲线(ε·=630/s)Fig.2StresswavecurveofShanxiblackgranite(ε·=630/s)图3SHPB系统加载示意图Fig.3SchematicdiagramofSHPBsystemloads计算出试件材料的应变εs、应变率ε·和应力σs。εs=-2C0L∫t0εRdt(1)ε·=dεdt=-2C0LεR(2)σs=EAA()sεT(3)式中:C0为弹性纵波波速;As是试样的横截面积;L是试样的长度;A和E分别是压杆的横截面积和弹性模量。1.3试样的设计与准备本次试验对象为山西黑花岗岩,其矿物组成如表1所示,基本性能参数如表2所示。表1山西黑花岗岩的矿物组成Fig.1MineralcomponentsofShanxiblackgranite%名称石英长石黑云母及其他山西黑花岗岩54550表2山西黑花岗岩的性能参数Fig.2PerformanceofparametersofShanxiblackgranite名称容重/(g·cm-3)抗压强度/MPa抗折强度/MPa弹性模量/GPa肖氏硬度吸水率/%耐磨度/(g·cm-2)山西黑花岗岩3.03137.515.241.076
约袄砺鄯治觯嘭馐筒牧?的破碎形式。1SHPB设备及试验原理1.1SHPB压杆技术简介本次试验使用的SHPB压杆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当子弹、加速的质量块(杆)或者炸药爆炸撞击入射杆时,会产生一个入射脉冲εI,并沿着入射杆、试样和透射杆向前传播。撞击速度利用光学测量法测得。由于试样与压杆的波阻抗不匹配,在试样与压杆的接触面处将发生波的反射和透射,,形成反射波εR与透射波εT。试样在冲击作用下会发生高速变形,反射波εR与入射波εT分别由入射杆和透射杆的应变片测得。典型的应力波曲线如图2所示。1.2测试原理及基本方程图3是SHPB系统加载过程的示意图,εI、εR和εT分别表示的是由应变片测量到的入射、反射和透射信号。1、2分别是试样的两个端面。根据均匀化假定可知εI=εR+εT。再根据一维应力波理论,通过试验过程中所测得的入射波εI、反射波εR和透射波εT,即可图1SHPB压杆示意图Fig.1SchematicdiagramofSHPB图2山西黑花岗岩实测应力波曲线(ε·=630/s)Fig.2StresswavecurveofShanxiblackgranite(ε·=630/s)图3SHPB系统加载示意图Fig.3SchematicdiagramofSHPBsystemloads计算出试件材料的应变εs、应变率ε·和应力σs。εs=-2C0L∫t0εRdt(1)ε·=dεdt=-2C0LεR(2)σs=EAA()sεT(3)式中:C0为弹性纵波波速;As是试样的横截面积;L是试样的长度;A和E分别是压杆的横截面积和弹性模量。1.3试样的设计与准备本次试验对象为山西黑花岗岩,其矿物组成如表1所示,基本性能参数如表2所示。表1山西黑花岗岩的矿物组成Fig.1MineralcomponentsofSha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脆性材料加工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F13B04) 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175193;51475173) 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资助项目(MSV201406)
【分类号】:O34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支乐鹏;许金余;刘军忠;刘石;;基于SHPB试验下两种岩石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4期
2 朱晶晶;李夕兵;宫凤强;王世鸣;贺威;;冲击载荷作用下砂岩的动力学特性及损伤规律[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7期
3 席军;余勇;席道瑛;;大理岩对多次冲击波的非线性动态响应[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S1期
4 金解放;李夕兵;殷志强;邹洋;;循环冲击下波阻抗定义岩石损伤变量的研究[J];岩土力学;2011年05期
5 杜晶;李夕兵;宫凤强;殷志强;;岩石冲击实验碎屑分类及其分形特征[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0年05期
6 许金余;吕晓聪;张军;刘军忠;白二雷;;循环冲击作用下围压对斜长角闪岩动态特性的影响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0年08期
7 许金余;李为民;范飞林;白二雷;;地质聚合物混凝土的冲击力学性能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9年01期
8 李刚;陈正汉;谢云;祝文化;;高应变率条件下三峡工程花岗岩动力特性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7年09期
9 刘宝昌,张祖培,孙友宏,王建阳;金刚石绳锯的锯切轨迹及锯切机理研究[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夕兵;宫凤强;周子龙;尹土兵;洪亮;;岩石类材料SHPB实验中的几个关键问题[A];第六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峰;李子沐;王宁昌;郭桦;徐西鹏;;高应变率条件下山西黑花岗岩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6年08期
2 黄伟;;基于Hopkinson杆技术早龄期混凝土动态压缩性能试验[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2期
3 王从章;许金余;罗鑫;张国喜;;超早强材料ASIP性能优化研究[J];公路;2016年02期
4 过江;崔文强;陈辉;;不同耦合介质光面爆破裂纹发展数值分析[J];黄金科学技术;2016年01期
5 王志坤;许金余;任韦波;白二雷;董宗戈;;高温下地聚合物混凝土损伤演化及动态本构模型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6年02期
6 张岩;李庆文;李淼;崔明;;不同应变率下砂岩的动态力学特性研究[J];中国矿业;2015年S2期
7 唐礼忠;王春;程露萍;高龙华;;一维静载及循环冲击共同作用下矽卡岩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10期
8 潘峰;党发宁;焦凯;师俊平;;冲击荷载作用下不均匀脆性材料动态弯拉强度提高机制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年S2期
9 李成波;刘振东;施行觉;;砂岩弹性参数与波速关系的实验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年22期
10 张锐;朱术云;孙强;武富强;;高温后灰岩单轴压缩的分形特征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15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宫凤强;李夕兵;刘希灵;;一维动静组合加载下砂岩动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10期
2 吕晓聪;许金余;张龙;张磊;;大直径SHPB系统角闪岩的冲击动力试验[J];兵工学报;2010年S1期
3 李夕兵;宫凤强;高科;尹土兵;;一维动静组合加载下岩石冲击破坏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4 杜峗;席道瑛;徐松林;宛新林;;岩石非线性细观响应中孔隙液体的影响[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5 周子龙;李夕兵;岩小明;;岩石SHPB测试中试样恒应变率变形的加载条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12期
6 刘军忠;许金余;吕晓聪;张磊;王泽东;;冲击压缩荷载下角闪岩的动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10期
7 何满潮;杨国兴;苗金丽;贾雪娜;江婷婷;;岩爆实验碎屑分类及其研究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8期
8 张国华;陈礼彪;夏祥;刘明贵;李祺;;大断面隧道爆破开挖围岩损伤范围试验研究及数值计算[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8期
9 刘明贵;张国华;刘绍波;李祺;;大帽山小净距隧道群中夹岩累计损伤效应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7期
10 叶洲元;李夕兵;周子龙;尹土兵;刘希灵;;三轴压缩岩石动静组合强度及变形特征的研究[J];岩土力学;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宋博;姜锡权;陈为农;;霍普金森压杆实验中的脉冲整形技术[A];第三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大年,刘国庆,俞宇颖,王焕然,谢书港;高压、高应变率与低压、高应变率实验的本构关联性[J];高压物理学报;2005年03期
2 段祝平,孙琦清,杨大光,田兰桥,褚瑶;高应变率下金属动力学性能的实验与理论研究——一维杆的实验方法及其应用[J];力学进展;1980年01期
3 李林安,佟景伟,李鸿琦,高丛峰;应变率历史对记忆合金在高应变率拉伸下力学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J];实验力学;1998年04期
4 杨兆海,高丛峰,梁丽杰;高温高应变率扭-拉复合加载下铁基记忆合金的本构关系[J];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0年03期
5 肖大武;李英雷;胡时胜;;高温高应变率下纯锆的本构模型研究[J];高压物理学报;2009年01期
6 祁美兰;贺红亮;王永刚;晏石林;;高应变率拉伸下纯铝中氦泡长大的动力学研究[J];高压物理学报;2007年02期
7 陈朝军;郭连军;费爱萍;;高应变率下岩石的蚁群智能动态本构模型[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7年02期
8 屠风华;潘晶;刘新才;;金属材料的高应变率塑性变形及纳米化[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9年03期
9 王礼立 ,胡时胜;钛合金TB-2在高应变率下的动态应力应变关系[J];爆炸与冲击;1985年01期
10 刘原栋;彭刚;李永池;冯家臣;曲英章;王绪财;;玻纤增强复合材料高应变率拉伸实验研究[J];实验力学;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大武;李英雷;胡时胜;;高温高应变率下纯锆的本构模型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崔云霄;卢芳云;陈军;;动态剪切力学测试实验发展综述[A];第二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扬卫;王富耻;王璀轶;于晓东;马壮;;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高应变率行为[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胡海波;袁帅;张崇玉;李庆忠;;高压高应变率材料强度测量及其影响分析[A];第六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汤铁钢;;实现材料高应变率拉伸加载的爆炸膨胀环技术[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9年版)[C];2010年
6 李红莲;贾媛;卢英;闫秀英;;高应变率SHTB实验若干问题探讨[A];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7 胡时胜;王礼立;;一种用于材料高应变率试验的装置[A];Hopkinson杆实验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陈大年;吴善幸;王焕然;马东方;贾存威;;高压/高应变率荷载下金属的本构关系与拉伸断裂[A];第七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佟景伟;高丛峰;李鸿琦;王世斌;C.Albertini;V.Pizzinato;;温度对高应变率扭-拉复合加载下形状记忆合金本构关系影响的研究[A];Hopkinson杆实验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刘运通;高文学;;高应变率下岩石力学响应特性研究[A];第七届全国工程爆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远飞;氧化铝、碳化硅及Al_2O_3/SiC复相陶瓷高应变率形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向群;高应变率下材料亚结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5年
2 荣健;经编多轴向针织复合材料高应变率下的拉伸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06年
3 Muhammad Mushtaq(木塔西);玄武岩纤维平纹机织/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准静态及高应变率条件下拉伸性质[D];东华大学;2014年
4 许泽建;40Cr和30CrMnSiNi2A材料高应变率动态起裂特性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5 陈锋;高应变率和大变形对材料微晶化改性的影响之研究[D];宁波大学;2007年
6 唐林;高应变率下纯铜强迫剪切变形行为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7 蔡灿元;镧的冲击压缩与拉伸本构特性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8 苑春智;金属材料在强激光超高应变率作用下的微观组织响应[D];江苏大学;2009年
9 唐鹏;高应变率下孔洞生长与晶界断裂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李靖;高锰钢高应变率下本构方程的研究与冲击硬化数值模拟[D];燕山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498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2549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