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力学论文 >

基于图像法的平底喷动床内气固两相流体动力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7 13:34
【摘要】:空隙率是气固两相流系统中的重要参数之一,了解流化床内空隙率的分布特性,对揭示两相流流型转变与流速测量机理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图像二值化方法来处理实验获得的图像,并且采用matlab编程实现空隙率的测量,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空隙率对喷动流化床内颗粒流动特性的影响。重点研究了表观气速、喷口数量和颗粒直径对空隙率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表观气速会促使床层底部的稀相区变大,床层的膨胀高度增加,空隙率也会随之增大。增大颗粒粒径会增大最小临界流化速度,所以在小粒径颗粒达到流化状态后,相同风速下流化床内颗粒粒径增大,床内喷动区空隙率减小比较明显且未呈现明显的流化状态。相同条件下,与单喷口相比双喷口在床层底部附近存在合并射流,同时颗粒能到达的高度也明显增加,底部两侧停滞区面积减小。此外,本文结合对空隙率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表征流化床内流化状态的参数——流化指数,它能比较直观地表示出床内颗粒的流化状态。本文主要通过对气泡产生过程的分析,研究气泡相的流体动力学特性,深入了解流化床内空隙率径向和轴向不均匀性。将通过图像法得到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气泡和空隙率之间存在相互影响。气泡从产生到长大再到破裂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空隙率的变化,从气泡的角度来分析空隙率在喷动床内的分布,可以更加直观的观察空隙率在床内的分布特性。此外,针对喷动床内两相流的流动特性,提出两种软测量方法即多元线性回归和支持向量机方法。在建模过程中考虑了各个参数对颗粒流动的影响,确定了辅助变量和数据预处理的方法。结果表明,通过对数值模拟中参数的数据预测,相较于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多元线性回归法的预测结果更为准确。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O359
【图文】:

基于图像法的平底喷动床内气固两相流体动力学研究


喷动流化床现场布置图

基于图像法的平底喷动床内气固两相流体动力学研究


CAD绘制喷动床内组件

基于图像法的平底喷动床内气固两相流体动力学研究


喷动床床体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云龙;杨宁;彭颖;王吴天;;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垂直流化床气泡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5年06期

2 梅登飞;范浩杰;田凤国;崔璇;章明川;;黏性与非黏性颗粒在流化床中的气泡行为模拟[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5年05期

3 董亚超;王泉海;董亚群;卢啸风;徐杰;宋德才;;60米高循环流化床内物料浓度分布的冷态试验[J];化工进展;2015年03期

4 孔祥伟;林元华;邱伊婕;董龙;;虚拟质量力对酸性气体-钻井液两相流波速的影响[J];计算力学学报;2014年05期

5 燕兰玲;祝京旭;蓝兴英;高金森;;两种新型流化床——高密度循环流化床和循环湍动流化床的对比分析[J];化工学报;2014年07期

6 付玉虎;杜月荣;李哲哲;;基于方向图和Gabor滤波的指纹预处理算法[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4年01期

7 周云龙;彭颖;;基于图像法的稀相气/固两相流混合比及空隙率分析[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3年10期

8 李明顺;;浅析应用软测量实现丙烯腈流化床反应器收率提高[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10期

9 宋策;程文;胡保卫;程文娟;;气泡羽流空隙率的计算及其不稳定规律的研究[J];水利学报;2011年04期

10 孙少林;马志强;汤伟;;灰度图像二值化算法研究[J];价值工程;2010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白冰;基于图像处理的煤粉粒度在线测量技术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2 杨宁;喷动流化床气固两相流多参数检测[D];东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贡益明;气液两相流空隙率测量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4 韩宗捷;流化床气固两相流中超细颗粒聚团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5 黄志;分叉流道中气固两相流动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邵晓寅;电容层析成像技术在气液两相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7451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27451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d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