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退耕植茶地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发布时间:2017-10-17 08:48

  本文关键词:退耕植茶地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森林土壤学 生态化学计量学 退耕植茶


【摘要】:研究不同退耕植茶年限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的质量分数分布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以期为退耕植茶地土壤持续利用和茶园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选取退耕植茶2~3 a(RT_2-3),9~10 a(RT9-10)和16~17 a(RT_16-17)的各5个样地为研究对象,以邻近耕地作为对照,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按0~10,10~20和20~40 cm土层取样,测定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的质量分数,并计算了碳、氮、磷之间的计量比。结果表明:随着退耕植茶年限的延长,土壤有机碳、全氮质量分数表现为先显著降低后增加的趋势(P0.05),全磷质量分数变化较为稳定。0~10 cm土层,退耕植茶地土壤碳氮比(C/N)显著高于对照地,退耕植茶地土壤碳磷比(C/P)和氮磷比(N/P)显著低于对照地;10~20 cm土层,退耕植茶地土壤碳氮比显著高于对照地,碳磷比在各样地间均无显著差异,氮磷比则表现为对照地土壤显著高于退耕植茶地;20~40 cm土层,碳氮比表现为RT_2-3显著高于其他样地,碳磷比和氮磷比在各样地间均无显著差异。退耕植茶后,土壤碳氮比显著增加,有机质分解速率降低。退耕植茶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全氮的积累;虽有利于提高土壤中磷的有效性,但随着植茶年限的延长,磷素对退耕植茶地限制性逐渐增强。
【作者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
【关键词】森林土壤学 生态化学计量学 退耕植茶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901138) 四川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1410626055) 四川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14);四川农业大学学科建设双支计划团队项目(2015)
【分类号】:S153.6
【正文快照】: 生态化学计量学是基于生态学和化学计量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生物系统能量以及多重化学元素平衡的科学,其中以碳、氮、磷元素为主。这一研究领域可将生物学科相关的研究理论有机结合[1-2],已成为生态系统研究的新型工具之一[3]。目前,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研究集中于水生生态系统、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世全,纪先桃,邓良基;西藏察隅河谷植茶土壤条件[J];土壤;1987年02期

2 王晟强;郑子成;李廷轩;;植茶年限对土壤团聚体氮、磷、钾含量变化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3年06期

3 夏建国;高福丽;凌静;吴德勇;王昌全;;植茶年限对土壤有机无机复合性状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0年06期

4 郑子成;刘敏英;李廷轩;;不同植茶年限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分布特征[J];中国农业科学;2013年09期

5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晟强;植茶年限对土壤团聚体养分含量变化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478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0478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8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