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藻及菌藻共生系统处理畜禽养殖污水的研究进展
本文选题:微藻 + 菌藻共生系统 ; 参考:《中国畜牧杂志》2017年08期
【摘要】:微藻和菌藻共生系统是目前畜禽养殖污水的重要处理技术。相较于传统的生物法和物理化学法,藻类和菌藻共生体系实现了资源再利用和无污染化处理,并对污水中硝酸盐、总磷、总氮和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更佳。本文将从微藻及菌藻共生系统的构建原理、在畜禽养殖污水的应用效果及菌藻固定化载体工艺和相关反应系统设备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微藻及菌藻共生系统在养殖污水处理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Abstract]:Microalgae and algae symbiotic system is an important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wastewater.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biological and physicochemical methods, algal and algal symbiotic systems have realized resource reuse and pollution-free treatment, and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pollutants such as nitrate, total phosphorus, total nitrogen and heavy metal ions in sewage is better. In this paper, the construction principle of microalgae and algal symbiotic system,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microalgae and algal symbiotic system in livestock and poultry wastewater, the technology of immobilized carrier of microalgae and algae and the related reaction system equipment are summariz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algae and algae symbiotic system in aquaculture wastewater treatment.
【作者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
【基金】: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5C03013)
【分类号】:X7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玲;文菁;徐春曼;;氮、磷对微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王琴;符笳茵;应月;黎奇欣;黄嘉玲;;废水养殖高油微藻的研究进展[J];现代食品科技;2013年06期
3 中水;我国最大的微藻开发研究中心建成[J];中国水产;1986年11期
4 李闻芝;;微藻能解二氧化碳排放之难吗[J];环境教育;2014年04期
5 洪喻;许可;;微藻间竞争机制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年05期
6 关英红;马军;;富营养化水体中微藻的生物控制技术发展动态[J];水资源保护;2008年06期
7 都基峻;曾萍;石应杰;王清;张凡;;模拟烟气条件下野生混合微藻的培养[J];环境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8 杨静;蒋剑春;张宁;卫民;;利用工农业废弃物培养微藻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0年S2期
9 胡庆明;;石家庄炼厂废气养殖微藻获得成功[J];石油石化节能;2013年08期
10 张思宇;孙国新;贾炎;;海洋真核微藻Ostreococcus tauri对砷的解毒机制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王建;谢平;高村典子;;超微藻不同类型水体分布状况及其环境意义[A];中国藻类学会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杨永建;李红华;李洁;张同亮;王喜智;张庆华;;淡水微藻的砷积累和甲基化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吴高明;陈明明;杨忠华;李轩科;;利用微藻技术减排CO_2的研究进展[A];冶金循环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茹炳根;曾文炉;;转金属硫蛋白(Mtallothionein)基因微藻的研究[A];中国海洋生化学术会议论文荟萃集[C];2005年
5 潘显光;于兹东;潘显辉;;水体中的菌藻关系与青岛浒苔灾害[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6 高文涛;施云海;李伟;李元广;;利用微藻减排CO_2的研究进展[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岩;周文广;张晓东;孙立;;微藻培养技术处理猪粪厌氧发酵废水效果[A];全国农村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周迎久;微藻固碳实验出成效[N];中国环境报;2013年
2 赵笛 信永华;“微藻固碳”一举两得[N];青岛日报;2010年
3 本报驻西班牙记者 丁大伟;西班牙 治污水产能源 小微藻大能量[N];人民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丽;微藻对水热液化废水养分的循环利用及代谢途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2 李凤娟;固定CO_2富油微藻的选育及基因转化藻株的构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3 王仁君;大型海藻对有害赤潮微藻克生效应的实验生态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4 黄云;微藻固定烟气高浓度CO_2的藻种改良和过程优化调控[D];浙江大学;2014年
5 杨洁;燃煤电厂CO_2化学吸收及同微藻油提取工艺的耦合[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6 王进河;两种赤潮微藻与两种轮虫相互作用对气候因子变化响应的实验生态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7 张艳;生态工业园工业共生系统的构建与稳定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琦;溢油胁迫下的微藻类稳定同位素组成变化趋势[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2 张硕;耐受高浓度CO_2、NO能源微藻的筛选及生长条件的优化[D];山东大学;2015年
3 韩琳;高产油脂微藻的筛选及其对生活污水脱氮除磷能力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项丽君;脱硝微藻筛选及气升圆柱光生物反应器脱硝效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张聪;利用城市污水培养微藻的促进方法与优化组合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6 张倩;氧化石墨烯对4种微藻的致毒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7 杨yN;规模化养殖微藻净化沼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8 杨洋;氮饥饿胁迫下细菌对微藻收获的影响及胞间通讯作用[D];吉林大学;2016年
9 李麒龙;适于净化养鸭废水微藻养殖条件及其综合利用的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10 吴劲衡;几种絮凝剂及烟气在能源微藻采收中的应用[D];暨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9369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936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