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株Arthrobacter sp.DNS10降解酶固定化条件的响应面优化
[Abstract]:Atrazine degrading strain Arthrobacter sp. DNS10 was selected as immobilized material, and the immobilization conditions of degradation enzyme were optimized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The concentration of sodium alginate, pH value of immobilized system, the amount of enzyme added and the mass fraction of CaCl _ 2 solution were determined by Plackett-Burman design as the typic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specific enzyme activity of immobilized enzyme. With Box-Behnken design and response surfac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optimum immobilization conditions and methods were determined as follows: adding 983 渭 L degradation enzyme solution (protein concentration 88 渭 g L-1) to the immobilized substrate with concentration of 1.93 渭 L sodium alginate per 10 mL alginate, then using syringe to The immobilized enzyme with the highest enzyme activity can be prepared by dropping the above mixed solution into a 2.7wt% CaCl2 solution. The optimum specific activity of immobilized enzyme was 0.190 U mg-1 (prediction value 0.187 4 U mg-1). The average particle size of the immobilized enzyme was about (0.44 卤0.01) cm, and the specific enzyme activity remained above 77.5% of the initial value in the course of six successive uses. The immobilized enzyme coul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nvironmental stora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zyme. After 35 days of storage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immobilized enzyme could maintain its activity at 12.34% of its initial state, but the free enzyme could not be detected.
【作者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长江学者后备”计划项目(2012CJHB001) 黑龙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2013TD003) 东北农业大学“青年才俊”项目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C2016020)
【分类号】:X172;X5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鼎,李寅,堵国成,陈坚;由一株青霉菌产生的聚乙烯醇降解酶[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4年02期
2 宋朝霞;张颖;堵国成;李寅;陈坚;;一株产聚乙烯醇降解酶的紫色杆菌的发酵条件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6年05期
3 王能强;赵维俊;梁芳;李会东;王栋;;聚乙烯醇降解酶产生菌发酵培养基响应面法优化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0年06期
4 郭雅妮;崔双科;赵倩楠;;聚乙烯醇优势降解酶的酶学特性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年07期
5 刘亚光;刘冰;李晓雨;李威;井秋月;何付丽;;异VA草松降解酶在不同条件下降解效果的比较研究[J];植物保护;2014年01期
6 杨涛;马美湖;;生物质降解酶酶活的测定方法[J];中国酿造;2006年11期
7 王能强;彭芳刚;梁芳;李会东;王栋;;聚乙烯醇降解酶酶解聚乙烯醇最优条件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0年07期
8 郑青凤;邵姗珊;李颢;赵晓祥;;多氯联苯降解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11期
9 王继雯;甄静;谢宝恩;刘莹莹;李冠杰;周伏忠;陈国参;;黑曲霉有机磷农药降解酶的纯化及其性质[J];江苏农业学报;2012年03期
10 徐冰洁;高品;薛罡;郑博;胡金龙;;苯扎贝特降解酶活力检测方法的优化实验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颖;李寅;华兆哲;陈坚;;产聚乙烯醇降解酶的培养条件[A];康地恩杯第八届全国染整前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黄敏;张春芳;;铜绿假单孢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苯甲酸盐降解酶系统编码基因ben区的转座插入突变[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七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3 韩文君;古静燕;李俊刚;顾谦群;吴志红;李越中;;海洋细菌Flammeovirga yaeyamensis MY04分泌型多糖降解酶的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A];2010年第四届全国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凡;聚乳酸生物降解酶及其催化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翟逸;拟除虫菊酯降解酶基因的克隆及酶学性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3 宋金龙;烟嘧磺隆降解菌黄篮状菌(Talaromyces flavus)的分离鉴定及降解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4 江玉姬;有机磷农药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酶特性[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5 汤鸣强;三唑磷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酶特性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6 李康;降解毒死蜱的副球菌TRP菌株基因组测序、cpd基因的克隆及功能验证[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义春;玉米赤霉烯酮降解酶高效分泌表达及其酶学特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吴迪;藻毒素降解酶家族的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3 陈芳霞;苦荞芦丁降解酶基因多态性分析和蛋白重组表达及催化特性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4 宋朝霞;聚乙烯醇降解酶产生菌的筛选、发酵条件优化及酶的初步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05年
5 程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降解菌及降解酶的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3年
6 彭瑶;壬基酚降解酶的分离纯化及其表征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7 梁园园;黄孢原毛平革菌木素降解酶系的生产及其对染料的降解脱色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2年
8 罗永侦;产有机磷农药降解酶菌株的筛选及酶学性质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9 张美珍;壬基酚降解酶的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10 路洪义;有机磷农药降解酶发酵条件的优化及酶性质的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292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129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