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蜡样芽孢杆菌调控番茄根系分泌物对南方根结线虫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0-04-02 01:32
【摘要】: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是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病原线虫之一。内生细菌作为一种可靠的生物防治资源,是目前认为安全有效的控制根结线虫的资源。前期研究表明,植物内生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BCM2菌株对南方根结线虫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本文则将探索BCM2调控番茄根系分泌物对南方根结线虫侵染的作用机制,为以内生细菌防治根结线虫提供理论基础及依据。本研究通过收集BCM2定殖的番茄根系分泌物,利用水琼脂平皿实验和双盆实验发现其对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驱避作用,并通过GC-MS分析BCM2定殖于番茄根内对根系分泌物的影响,寻找接种BCM2番茄和不接种的番茄根系分泌物的主要差异活性物质;分析这些活性物质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孵化、二龄幼虫存活、运动的驱避性及防效的影响,研究它们对番茄种子萌发率和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1.发现内生蜡样芽孢杆菌BCM2定殖番茄根部可改变番茄根系分泌物组成,导致一些分泌物质的含量增加,进而驱避南方根结线虫。明确对线虫有驱避作用的物质分别是3,3-二甲基辛烷、正十三烷和2,4-二叔丁基苯酚,对南方根结线虫孵化抑制率、致死率以及排斥性均呈现剂量反应,即随浓度增高,孵化抑制率越高,致死性越高,排斥性越强。在盆栽实验中对线虫的防效同样体现浓度梯度效应,三种物质均可一定程度的减少根结线虫的侵染,3,3-二甲基辛烷、正十三烷和2,4-二叔丁基苯酚分别在80 mmol/L、100 mmol/L以及6 mmol/L达到与化学杀线虫剂噻唑膦无显著差异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1.03%、71.40%和71.91%。2.在10~100 mmol/L浓度范围内,3,3-二甲基辛烷和正十三烷对番茄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且随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2,4-二叔丁基苯酚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表现为“低促高抑”,在3 mmol/L浓度下种子萌发率达到最高。在一定浓度下三种物质对番茄幼苗生长参数(株高、地上鲜重、地上干重、叶绿素含量)基本无影响。3,3-二甲基辛烷和正十三烷在20 mmol/L浓度下对番茄幼苗根系活力有抑制作用,且随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2,4-二叔丁基苯酚在4 mmol/L浓度下对番茄幼苗根系活力有抑制作用,且随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3.在田间病圃条件下,2,4-二叔丁基苯酚对南方根结线虫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6 mmol/L以及8 mmol/L浓度下的2,4-二叔丁基苯酚处理与化学杀虫剂噻唑膦无显著差异,分别使番茄根结指数降低50.57%和51.45%,根际土壤线虫数减少32.41%和49.36%,同时使番茄增产35.75%和83.74%,明显促进番茄的生长。
【图文】:

驱避性,实验装置,根系分泌物


图 2.1 Meloidogyne incognita J2 驱避性实验装置Fig. 2.1 Schematic of the water agar plates for the Meloidogyne incognita J2 phobotaxis assay双盆法:按 1.6 方法培育双盆的番茄苗,一边施加 10 mLBCM2 定殖的根系分泌物,另一边施入 10 mL 未接种 BCM2 的根系分泌物(CK);每 3 d 处理一次,连续处理 3 次,第一次施加完毕后于中间加入 1 mLJ2 悬液(约 1000 条)。40 d 后调查线虫侵染情况。每个处理重复 3 次。1.11 根系分泌物差异活性成分的检测与鉴定为了检验BCM2定殖对番茄根系分泌物组成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仪Agilent7890A 对环己烷萃取后的番茄根系分泌物进行检测。柱型号:HP-5 毛细管色谱柱,规格:30 m×0.32 mm×0.25 μm。柱温 240℃,升温程序:从 60℃以 10℃/min的速度升至 140℃,,保持 2 min;以 15℃/min 的速度升至 220℃,保持 2 min;以

侵染,系统装置,根部,情况


第二章 BCM2 调控番茄根系分泌物变化对南方根结线虫的影响及其成分鉴定表 2.1 双盆中 BCM2 的定殖对 Meloidogyne incognita J2 侵染及番茄植株的生长的影响Table 2.1. Effect of colonization by BCM2, on Meloidogyne incognita J2 and growth oftomato plants infected with M. incognita in a paired linked twin-pot assay处理组 对照组 变化率(%)00 g 土壤 6.31±7.93** 16.75±13.83 -62.3数/ g 根 7.19±3.05* 13.07±7.58 -45.0数/ g 根 11.04±5.71** 26.70±18.77 -58.7(cm) 18.00±3.32 16.09±2.97 11.9鲜重(g) 4.00±0.98 3.29±0.70 21.6干重(g) 0.67±0.13 0.62±0.09 8.1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432.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惠冬;郑士金;刘燕妮;毛芙蓉;;番茄南方根结线虫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J];吉林蔬菜;2019年04期

2 姜玉兰;;蔬菜南方根结线虫的发生与防治[J];中国种业;2006年04期

3 何胜洋;葛起新;;南方根结线虫的寄生真菌——虫生轮枝孢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植物保护学报;1987年01期

4 张振臣,周汝鸿;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对烟草生长和生理活动影响的初步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5 朱更瑞;王力荣;左覃元;张学炜;;桃砧木资源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J];果树科学;2000年S1期

6 李秋捷;陆秀红;黄金玲;张禹;刘志明;曾东强;;不同药剂对南方根结线虫的室内毒力测定[J];浙江农业科学;2018年08期

7 郭远远;陈杰;高青海;;薄皮甜瓜对南方根结线虫的综合抗性评价[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8 梅眉;黄永红;茆振川;刘志敏;谢丙炎;;南方根结线虫乳酸脱氢酶基因克隆及其沉默效应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3年16期

9 MD.SamsulHaque;许晓风;;桑根受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侵染后的组织病理学研究[J];国外农学-蚕业;1986年01期

10 杜小凤;吴传万;杨文飞;顾大路;文廷刚;王伟中;;苦豆子甲醇提取物对南方根结线虫的生物活性[J];江西农业学报;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合同;D.Bazhanov;李纪顺;陈凯;康钦海;;多功能生防制剂对蔬菜南方根结线虫病的防治作用[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房华;廖金铃;李素红;;粗皮侧耳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控制作用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星;程春燕;张开京;田真;徐建;娄群峰;李季;陈劲枫;;黄瓜抗南方根结线虫的转录组学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第八届黄瓜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观摩活动会议手册[C];2018年

4 马承铸;张大业;钱振官;倪根桂;;寡孢节丛孢和褶生轮枝菌对棉田南方根结线虫的作用[A];全国生物防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5 陆秀红;黄金玲;张禹;杨尚臻;刘志明;;番茄抗南方根结线虫的转录组测序与分析[A];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与植物保护——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6 王远征;刘晨;李英梅;陈志杰;;低温驯化对南方根结线虫海藻糖和甘油含量影响的研究[A];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9年

7 茆振川;谢丙炎;杨宇红;杨之这;;南方根结线虫诱导辣椒表达的早期抗性反应基因[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陆秀红;刘志明;;白花曼陀罗叶提取物对南方根结线虫生长发育的影响[A];2005年中南、西南植物病理学会和中国菌物学会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谢家廉;王高峰;肖雪琼;肖炎农;;南方根结线虫蛋白Misp12的功能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10 李乖绵;毛琦;张小艳;张荣;;新型杀线剂Agri-Terra对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治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翔;新疆野生樱桃李PsoRPM2基因抗南方根结线虫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

2 邢雪霞;烟草对南方根结线虫抗性机理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8年

3 王晓云;土元粪对温室番茄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ngnita)的防治作用及机理[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4 宋刘霞;油菜素内酯调控番茄对南方根结线虫抗性的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5 梅眉;利用RNAi获得植物对南方根结线虫抗性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6 程春燕;黄瓜/酸黄瓜渐渗系抗南方根结线虫的遗传及抗性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

7 曹毅;受根结线虫侵染的烟草根际细菌群落特征及南方根结线虫伴生细菌多样性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8 刘晓莉;淡紫拟青霉对南方根结线虫侵染机制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1年

9 刘计权;绵马贯众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抑制作用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10 叶德友;酸黄瓜(Cucumis hystrix Chakr.)抗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相关机理与抗病渐渗系鉴定[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霞;蜡样芽孢杆菌调控番茄根系分泌物对南方根结线虫的作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9年

2 丁正蛟;七种植物根系分泌物对南方根结线虫趋化性的作用[D];云南大学;2018年

3 李璐璐;罗汉果根系与南方根结线虫早期互作的转录组和代谢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年

4 沈锦华;利用基因沉默技术研究map-1和Cg-1基因对南方根结线虫毒性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

5 王袁;烟草品种抗南方根结线虫机制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8年

6 吴超群;红光提高西瓜抗南方根结线虫的分子机制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8年

7 卞静;番茄根系分泌物对南方根结线虫的吸引及木霉对卵孵化的促进作用[D];云南大学;2017年

8 吕星光(Lyu Xingguang);砧木和丛枝菌根真菌对西瓜根结线虫病的效应[D];青岛农业大学;2017年

9 杜珊珊;南方根结线虫生防菌的筛选及其对植物系统抗性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8年

10 刘相颖;芽孢杆菌AMCC100150防治南方根结线虫的应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112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6112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a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