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核盘菌转录因子SsMCM1互作蛋白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4 13:32
【摘要】: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典型的死体营养型植物病原真菌;寄主范围广,能侵染至少75科278属408种植物,包括重要的农作物和果蔬,如大豆、菜豆、青豆、向日葵、油菜、番茄、青椒、莴苣及其它许多植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MADS-box基因家族是真核生物中重要的转录因子,存在于植物、昆虫、线虫、真菌、低等脊椎动物及哺乳动物中,可调控初级代谢、细胞周期、细胞识别等多种细胞功能。本课题组前期克隆了核盘菌MADS-box基因家族转录因子SsMCM1,经过研究表明SsMCM1具有高度保守的DNA结合结构域,属于MADS-box家族中的SRF亚族。SsMCM1基因功能的研究表明,SsMCM1参与调控核盘菌菌丝营养生长、致病力、有性生殖等方面。在此工作基础上,为挖掘与SsMCM1转录因子互作的蛋白,建立SsMCM1调控网络开展了如下研究:1、构建了pGBKT7-SsMCM1载体,并将其转化酵母细胞进行毒性和自激活检测,结果表明pGBKT7-SsMCM1载体对酵母细胞无毒性,无自激活活性。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对核盘菌c DNA文库进行筛选和共转验证,初步获得13个与SsMCM1转录因子互作的蛋白,分别为:Ss IP31、Ss IP34、Ss IP37、Ss IP38、Ss IP43、Ss IP44、Ss IP63、Ss IP80、Ss IP86、Ss IP98、Ss IP99、Ss IP100、Ss IP106。2、对初步获得的13个与SsMCM1转录因子互作的蛋白进行测序、设计引物、克隆基因,并将其全长基因连接到p GADT7载体上,与pGBKT7-SsMCM1载体共转酵母,结果表明,初步筛选的互作蛋白中有12蛋白与SsMCM1转录因子互作。3、对SsMCM1转录因子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结合酿酒酵母中MCM1转录因子信号通路进行比对,发现在核盘菌中存在一个与酵母MCM1转录因子下游蛋白Cdc28高度同源的蛋白SSIG_02296,经克隆获得该基因,将其命名为Ss Cdc28。然后构建pGBKT7-Ss Cdc28载体,通过酵母双杂交在已获得的12个与SsMCM1转录因子互作的蛋白中,筛选出来一个与Ss Cdc28互作的蛋白Ss IP86。4、为进一步验证蛋白之间的互作,构建了SsMCM1-Ss IP86双分子荧光互补载体,进行拟南芥原生质体转化,利用共聚焦显微镜进行荧光观察,结果表明SsMCM1与Ss IP86能进行互作,且互作是在细胞核内进行。本实验通过酵母双杂交筛选出12个与SsMCM1转录因子互作的蛋白,双分子荧光互补结果表明SsMCM1与Ss IP86能进行互作,且互作是在细胞核内进行,克隆并获得位于SsMCM1转录因子下游的蛋白Ss Cdc28,酵母双杂交表明SsMCM1与Ss IP86互作,Ss IP86与Ss Cdc28互作,明晰了SsMCM1-Ss IP86-Ss Cdc28之间的互作关系,为解析核盘菌转录因子SsMCM1的调控网络与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432.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单佑安,刘小华,罗向东,杨宗城;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在转录因子激活研究中的应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李洁;植物转录因子与基因调控[J];生物学通报;2004年03期

3 赵耀,吴珍龄,杨盛山;硒对转录因子的调控[J];生命的化学;2004年03期

4 王传琦;孔稳稳;李晶;;植物转录因子最新研究方法[J];生物技术通讯;2013年01期

5 温进坤;;磷酸化作用对转录因子活性的调节[J];生命的化学(中国生物化学会通讯);1993年05期

6 苏中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新焦点:转录因子[J];世界科学;1995年08期

7 吴乃虎,刁丰秋;植物转录因子与发育调控[J];科学通报;1998年20期

8 钟小林,周建新,杨卫华,廖荣霞;转录因子与疾病[J];生命的化学;2003年01期

9 王建国;宋喜娥;李润植;;植物转录因子的胞间运动[J];细胞生物学杂志;2007年01期

10 黄吉祥;任丽平;曹明富;;植物抗胁迫类转录因子研究进展[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秀丽;李扬秋;王震;杨力建;陈少华;张洹;朱康儿;韩忠朝;;转录因子GATA-1基因在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中的表达[A];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2 易可可;吴忠长;周洁;张麝龙;吴运荣;刘非燕;吴平;;植物磷饥饿调控转录因子研究[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3 宗英;袁伯俊;陆国才;;活化转录因子4在辐射诱导的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A];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3年6月第27卷第3期)[C];2013年

4 易可可;吴忠长;周洁;吴运荣;吴平;;植物耐低磷转录因子研究[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5 胡明辉;胡令彦;周永明;陈海琳;;Th17/Treg相关转录因子在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意义及与中医肾虚分型相关性[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岐黄论坛——血液病中医药防治分论坛论文集[C];2014年

6 何男男;王文洁;薛晓锋;魏琦超;周岩;;HD-Zip转录因子研究进展[A];河南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王黎芳;;转录因子FBI-1的研究进展[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魏海明;田志刚;;转录因子对Th1/Th2分化的调控作用[A];第七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吕彦霞;张海娟;张梅;余小林;;植物NAC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A];中国园艺学会十字花科蔬菜分会第十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金肆;;基于ELISA技术的转录因子检测方法[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23:新药发现——寻找维护人类健康的武器[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郭洋;植物也会“抗洪”[N];大众科技报;2011年

2 白毅;UXT蛋白可增强转录因子NF—κB活性[N];中国医药报;2007年

3 胡德荣;“转录蛋白”调控异常可激活肿瘤细胞[N];健康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赖秘;多重组学手段研究蛋白UHRF2的生物学功能及其机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6年

2 徐冬玲;转录因子MEF2A、KLF2在血管性疾病中的临床和基础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3 韩晓敏;中间锦鸡儿3个非生物胁迫相关转录因子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4 武正华;转录因子Sal-like protein 2调控p16~(INK4A)表达机制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5 黄成成;转录因子Tlx3在瘙痒和疼痛感受神经元发育中的功能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7年

6 郑广勇;哺乳动物转录因子及其靶基因的挖掘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7 李昊;谱系形成过程中转录因子调控和表观遗传修饰的多组学整合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7年

8 刚毅;功能封闭性双链RNA在胃癌耐药相关转录因子验证中的应用[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9 李婧;小鼠bHLH转录因子家族预测及其大脑调控网络的构建[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张红梅;动物转录因子数据库构建及K562微泡致癌机理的调控网络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文婕;鸡转录因子GATA2影响单糖转运蛋白基因GLUT2、GLUT5和SGLT1表达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2 王昕嘉;转录因子GmbHLH30在丹波黑大豆响应铝胁迫过程中调控靶基因的作用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张永兴;水稻MYB转录因子TF865调控株高的功能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4 牛芳芳;油菜NAC103与拟南芥WSK1转录因子分别调控ROS依赖的细胞死亡与低钾应答的分子机制解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陈为峰;黄瓜转录因子CsbZIP家族基因部分成员的克隆及表达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6 周阳云;茉莉酸信号途径关键转录因子SmMYC2调控丹参有效成分生物合成的功能解析[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7 高秀梅;豆科植物中转录因子NSP1、NSP2和IPN2对结瘤起始基因调控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8 陈泓宇;桑树MYB转录因子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及黄酮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D];西南大学;2015年

9 高婷;基于限制性内切酶构建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用于转录因子检测[D];山东大学;2015年

10 汤旋;玉米纹枯病菌自激活转录因子的系统筛选[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279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7279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b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