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梵净山不同植被带AM真菌物种多样性

发布时间:2020-11-06 06:07
   植被生态系统稳定受到生物与非生物多种因素影响,土壤微生物对植被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是该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以丛枝菌根(Arbua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为对象,采集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6个植被带(高山灌丛、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暖性针叶林、竹林)林下根际土壤,采用湿筛倾析-蔗糖离心法对根际土壤中的AM真菌孢子进行分离,利用形态学和nested-PCR技术对AM真菌进行种类鉴定,运用统计学方法对AM真菌的群落分布及其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梵净山AM真菌种类丰富,通过形态学鉴定出3目5科12属30种,分别占全球已知目科属的75%、45%和40%。包括球囊霉目Glomerales球囊霉科Glomeraceae斗管囊霉属Funneliformis1种、球囊霉属Glomus 12种、根孢囊霉属Rhizophagus1种、硬囊霉属Sclerocystis4种、隔球囊霉属Septoglomus1种。多样孢囊霉目Diversisporales巨孢囊霉科Gigasporaceae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1种、巨孢囊霉属Gigaspora3种;无梗囊霉科Acaulosporaceae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4种;多样孢囊霉科Diversisporaceae伞房球囊霉属Corymbiglomus1种、多样孢囊霉属Diversispora1种。原囊霉目Archaeosporales双型囊霉科Ambisporaceae双型囊霉属Ambispora1种。以AML1/AML2为引物,对所有孢子均进行nested-PCR扩增,获得8条序列,GeneBank登陆号分别为MK592809~MK592816,经系统发育分析确定为美丽盾巨孢囊霉(Scutellospora calospora)、柯氏无梗囊霉(Acaulospora koskei)、珠状巨孢囊霉(Gigaspora margarita)。2、通过对梵净山AM真菌物种多样性分析可知,球囊霉属为优势属,无梗囊霉属为亚优势属,其余属为伴生属和偶见属。3、梵净山AM真菌种类多样性与植被带密切相关。各植被带均没有优势AM真菌物种,各植被带重要值等级最高AM真菌物种和特有种均不同。高山灌丛中细凹无梗囊霉Ac.Scrobiculata和美丽盾巨孢Scu.Calospora重要值等级最高,落叶阔叶林为细凹无梗囊霉Ac.Scrobiculata,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褐色斗管囊霉Fu.Badium,常绿阔叶林为蜜色无梗囊霉Ac.Mellea,暖性针叶林为黄孢球囊霉G.flavisporum,竹林中为沙荒球囊霉G.deserticola。6个植被带的特有种分别是高山灌丛的黑球囊霉G.Melanosporum、棒孢硬囊霉Scl.Clavispora、极大巨孢囊霉Gi.Gigantea、缩隔球囊霉Se.Constrictum;落叶阔叶林的微白巨孢囊霉Gi.albida;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两型球囊霉G.dimorphicum、扭型伞房球囊霉Co.tortuosum、聚丛根孢囊霉Rh.aggregatus、褐色斗管囊霉Fu.Badium;常绿阔叶林的多梗球囊霉G.multicaule、卷曲球囊霉G.Cconvolutum;暖性针叶林的加拿大球囊霉G.canadense、黄孢球囊霉G.flavisporum、微丛球囊霉G.microaggregatum、地表球囊霉G.versiforme、沙生多样孢囊霉Di.Arenaria;竹林的台湾硬囊霉Scl.Taiwanensis、枫香硬囊霉Scl.liquidambaris。研究着力于梵净山AM真菌物种有那些,不同植被带AM真菌物种群落多样性特征这2个问题,研究结果将填补梵净山AM真菌物种多样性研究空白,扩大我国AM真菌物种地理分布格局。
【学位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S714.3
【部分图文】:

示意图,地理位置,采样点,示意图


贵州大学 2019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具有全球意义的 A 级保护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是目前国内研究生物物样性的极不可获取的取样地。108°38′15″E 108°45′57″E

凝胶电泳,真菌


梵净山不同植被带 AM 真菌物种多样性2.2.2 AM 真菌单孢 DNA 扩增结果分别用引物 GeoA2-Geo11 和 AML1-AML2 对 AM 真菌孢子进行 18S rDNAnested-PCR 扩增。第一次 PCR 扩增后,由于 AM 真菌 DNA 拷贝数低,在琼脂糖凝胶中没有观察到相应的 AM 真菌条带。第二次 PCR 扩增,扩增产物在 1%琼脂糖凝胶中均显示在约 700 至 800 bp 的条带之间,与预期目的片段大小基本相符,最终所得的条带如图:

系统发育树,根际土壤,真菌,AM真菌


39图 3.基于 18S rDNAAML1-AML2 区序列的根际土壤 AM 真菌系统发育树(N-J)Fig.3 Neighbor-joining consensus phylogram for AML1-AML2 region of 18Ssequence of the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in the Rhizosheric Soil .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苗永刚;卢麟麟;赵晶;;城市水系景观近岸植被带生态功能恢复与重建[J];建筑与预算;2013年02期

2 罗秋霞;李德峰;;黑龙江省河滨植被带破坏的危害及其驱动因素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年01期

3 方精云;也论我国东部植被带的划分[J];植物学报;2001年05期

4 金振洲;;云南易门县植被的主要特征[J];云南林业科技;1987年01期

5 李乡旺;庞金虎;范家瑞;钱德仁;李仁龙;;云南哀牢山主峰地段植被特点的初步研究[J];西南林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6 张立运;张希明;;库木库里盆地的植被[J];中国草原;1987年01期

7 陈初才;;论我国人类历史时期植被带的逐渐南迁[J];浙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1期

8 王金亭,李扬,阎建平;横断山区干旱河谷植被改造利用刍议[J];山地研究;1988年01期

9 叶居新;植被研究的时空关系[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1988年04期

10 孙鸿良,浦汉昕;北京山区植被垂直结构与农业生产现状及整体建设方向[J];农村生态环境;198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许轶昕;基于统计热力学的中国植被大尺度格局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2 孙永强;塔里木河中下游植被受损动因及其恢复重建对策[D];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

3 李朝生;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沙区植被—环境关系与生态建设对策[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

4 李应林;植被带的南北移动和土地利用情景对未来我国夏季气候的可能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5年

5 杜晓;植被叶面水遥感监测及其时空特征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6年

6 韩贵锋;中国东部地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及其人为因素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士余;降雨与植被变化对赣西北大坑小流域水文特征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8 叶静芸;旱区植被遥感信息提取与反演[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光耀;梵净山不同植被带AM真菌物种多样性[D];贵州大学;2019年

2 许翔驰;中国植被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3 葛芳;海岸带典型盐沼植被消浪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4 张凯;含柔性植被明渠水流实测及数值模拟研究[D];北方民族大学;2018年

5 黄雄合;滨河植被影响下河湾演变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6 刘桉;黄河源区典型弯曲河流演变与滨河植被的作用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8年

7 王惠;山西沁河源头河岸植被带建设、评价及设计[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8 万松贤;基于遥感数据的鄱阳湖丰水期植被对水文情势变化的响应[D];南昌大学;2017年

9 蔡银娟;格子Boltzmann方法在含植被河道水流数值模拟中的应用研究[D];北方民族大学;2017年

10 袁代亮;潮滩植被水沙分布特性试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727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8727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a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