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高量还田下东北黑土亚耕层的培肥效应与机制
【学位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S158
【部分图文】:
图 1.1 我国典型黑土区分布Fig.1.1 Distribution of typical black soil areas in China层与底土层的重要耕作层,影响作物根系向深层库构建有重要作用(Kirkegaard et al., 2007)。然而为不争的事实。随着开垦与耕作年限的增加,吉林位于地表下 20 cm 左右,坚硬度约为耕层的 3 倍,轻养、施肥结构不合理,使得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开;Liu 等,2003),根据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东北50 cm 相比明显变薄(龚子同等,2009),由刘武表 1.1),位于 20~40 cm 范围内的亚耕层土壤有机重要耕作层,其肥力的衰退可能会影响粮食产量壤肥力已刻不容缓。壤的有效措施,然而东北地区以玉米秸秆为主的秸的秸秆还田方式不仅可以解决大量秸秆的去向问题的培肥上也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路线
21c. C/K图 3.1 不同年份 C/N、C/P、C/K 在 0~20cm 与 20~40cm 土层的分布Fig.3.1 Distribution of C/N、C/P and C/K in 0-20cm and 20-40cm soil layers under different years3.3 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将土壤有机碳(SOC)、土壤全氮(TN)、全磷(TP)、全钾(TK)、C/N、C/P、C/K 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表 3.3),其中对于 0~20 cm 土层,SOC 与 TN、C/N、C/P 有极显著正相关,与 TK 以及 C/K 有显著正相关,TN 与 C/K、TK 与 C/N 及 C/K、C/N 与 C/P 均有极显著相关,而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芳莉;赵光辉;王铁良;李海福;李一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层土壤大团聚体特征[J];草业科学;2017年05期
2 朱大雁;张钦;;集中土壤大团聚体测定方法[J];吉林农业;2018年09期
3 王子龙;胡斐南;赵勇钢;谭文峰;赵世伟;黄菁华;张耀方;杜璨;尚应妮;;土壤胶结物质分布特征及其对黄土大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6年05期
4 胡乐宁;苏以荣;何寻阳;;桂西北喀斯特典型土壤的大团聚体分级特征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5 韩加强;高晓飞;路炳军;谭欣;王维;牛建利;;水保措施对褐土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影响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2年06期
6 侯春镁;王克勤;李玲;范姝云;;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大团聚体与抗冲性关系[J];人民长江;2017年11期
7 秦胜金;刘景双;丁洪;张玉树;;冻融对沼泽湿地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09年06期
8 徐俏;崔东;王兴磊;朱振华;;冻融对伊犁草地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7年06期
9 史奕,陈欣,沈善敏;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机制及人类活动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2年11期
10 ;信息总汇[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5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丛萍;秸秆高量还田下东北黑土亚耕层的培肥效应与机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2 龙攀;有机物料还田对麦玉两熟农田土壤有机碳和系统碳净平衡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迪;几种地带性土壤有机质组成与结构稳定性的关系[D];华中农业大学;2017年
2 马天娥;森林土壤大团聚体有机碳稳定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3 庞党伟;耕作和氮肥互作对耕层土壤理化性质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
4 陈升龙;黑土团聚体的孔隙结构特征与有机碳矿化的关系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5年
5 张章;不同施肥方式对红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层级结构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6 高纪超;施用畜禽粪肥对农田栽参土壤团聚体养分与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6年
7 操庆;盐分对土壤电化学、结构和生物学相关性质的影响[D];安徽农业大学;2015年
8 田浩;侵蚀退化红壤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固碳机制的演变[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9 柳满;中国西南喀斯特关键带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控制机理[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10 温丽燕;侵蚀褐土有机碳特性和氮素转化及环境效应[D];大连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744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874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