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赣南原中央苏区农村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特征的时空分异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0 22:56
   赣南原中央苏区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2012年《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以及201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的《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都对赣南原中央苏区发展提出了新的对策和要求,在以农业为主的农村经济体占比很大的赣南苏区,研究这一地区农村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对赣南苏区实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增强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地区农村经济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研究区域农村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间的协调发展,本文构建了农村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两个子系统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建立二者之间的耦合度模型和协调度模型,对2001~2010年赣南苏区各县农村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发展状态及其时空分异进行相关研究,然后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对2015和2020年的耦合度、协调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整体来看,2001~2010年赣南苏区的农村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基本以拮抗和磨合状态为主,系统耦合度处于0.430~0.500之间;(2)2001~2009年协调度均高于0.300,2010年协调度下降至0.255,此时农村生态经济系统处于低度协调状态。10年间,赣南苏区农村生态经济系统的综合调和指数基本低于0.300,导致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程度还不强,有待提高;(3)通过农村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度与协调度比较,发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相互依赖,由于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当系统中的某一子系统的发展背离了原来的变化趋势时,就会导致整个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的协调度降低,因此,农村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度与协调度发展并不一致;(4)赣南苏区农村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度和协调度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地区分布呈现一定程度的空间离散性,在一定年限范围内区域出现异质化发展,区域内各县农村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方向并不一致,受系统内部各因素影响较大,生态与经济的耦合会出现波动,部分区域的耦合强度与协调程度水平发展不一致;(5)基于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得出2015和2020年的赣南苏区农村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为0.297和0.280,说明未来赣南苏区农村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度仍旧较弱,倘若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不发生质的改变,生态环境发展缓慢的特征将使区域内协调度得不到合理发展。本文还根据上述研究结果,针对赣南苏区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的不足,提出了“完善农村生态经济法律体系、改善农业生产强度、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多渠道资金投入机制”等能够推进赣南苏区农村经济水平与生态环境协调稳定发展的对策措施。
【学位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F323.2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1.2.2 研究方法与可能创新之处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调的理论研究
        1.3.2 农村生态经济系统的研究
2 农村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调的相关概念与计算模型
    2.1 变异系数法
    2.2 耦合度和协调度的计算模型
        2.2.1 系统耦合度计算模型
        2.2.2 系统协调度计算模型
    2.3 灰色预测模型
3 农村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的综合评价
    3.1 研究范围与数据来源
        3.1.1 研究范围
        3.1.2 数据来源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3 赣南苏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3.3.1 赣南苏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2 赣南苏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3.3 评价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3.3.4 赣南苏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综合状况评价
    3.4 赣南苏区农村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3.4.1 赣南苏区农村生态环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4.2 赣南苏区农村生态环境水平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4.3 赣南苏区农村生态环境水平的综合状况评价
    3.5 赣南苏区农村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的综合评价
        3.5.1 农村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耦合时序变化
        3.5.2 农村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动态
4 赣南苏区农村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耦合度和协调度的时空差异演变
    4.1 协调发展等级划分评价标准
    4.2 赣南苏区农村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耦合度的时空差异演变
    4.3 赣南苏区农村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的时空差异演变
    4.4 小结
5 赣南苏区农村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耦合度和协调度的预测
    5.1 赣南苏区农村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耦合度和协调度的预测
    5.2 赣南苏区农村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耦合度和协调度预测的时空分异
6 赣南苏区农村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的对策
    6.1 完善农村生态经济法律体系,加大惩罚力度
    6.2 改善农业生产强度,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6.3 创新经营方式,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6.4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6.5 建立多渠道资金投入机制
7 研究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柳钦,卢卉;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探讨[J];当代经济管理;2005年03期

2 柴莎莎;延军平;杨谨菲;;山西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耦合协调度[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01期

3 张福庆;胡海胜;;区域产业生态化耦合度评价模型及其实证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本文编号:28784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8784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6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