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天井峡森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环境因子动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7 18:18
尽管青海省民和县西沟乡野狐山天井峡原始森林的植被丰富和生物多样性高,但有关其土壤生态系统健康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文依据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和植被类型等不同环境因子,确定样区、样点,采集不同深度的森林土壤研究其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理化性质,了解其季节变化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以揭示该森林土壤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为其森林生态系统安全维护提供科学依据。于2013年5月、8月和11月进行分批定点采样,研究结果表明:(1)6块样地土壤的pH平均值随季节变化的波动幅度在6.5~7.5之间。土壤电导率(EC)和含水率随着深度增加而减少,而土壤容重随深度变化趋势相反;从季节变化来看,电导率春夏时较高,秋冬较低,土壤含水率及土壤容重秋冬较高;5#采样地总的有机质、速效磷和硝态氮随季节变化先增后减,呈凸形变化,并在8月份达到最大值,速效钾接近直接递减;1#土壤速效钾和硝态氮呈下凹趋势降低,而2#土壤速效钾和硝态氮呈接近直线递减。(2)土壤微生物三大菌群的数量变化具有明显的表聚性特征,即垂直分布:细菌最多,其次为放线菌,真菌最少。土壤微生物总数夏秋交替时间(8月)最多,为357.25106个/(g·干土),其...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土壤生态系统的组成
采样地地理位置图
3、5、7、9、11、13mL 氮工作液,移于 50mL 容量瓶中,然后补加蒸馏水20mL。再加入 4mL 苯酚钠溶液和 3mL 次氯酸钠溶液,随加随摇匀。20mi显色,定容。1h 内在分光光度计上于 578nm 波长处比色。然后以氮工作液浓为横坐标,吸光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见图 2.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岩溶区典型根系地下生境类型中土壤酶活性研究[J]. 符裕红,黄宗胜,喻理飞. 土壤学报. 2012(06)
[2]生物土壤结皮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J]. 刘艳梅,李新荣,何明珠,贾荣亮,李小军,张志山. 中国沙漠. 2012(03)
[3]河西走廊春季不同盐碱土壤中微生物数量、酶活性与理化因子的关系[J]. 牛世全,杨建文,胡磊,景彩虹,达文燕,杨婷婷,李君锋,姚健. 微生物学通报. 2012(03)
[4]缙云山森林次生演替群落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和养分的研究[J]. 赵聪,李勇,杨红军. 中国农学通报. 2012(04)
[5]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恢复初期土壤酶活性研究[J]. 于方明,刘华,刘可慧,马姜明,周振明,邓华,张杏辉,李明顺. 生态环境学报. 2012(01)
[6]东祁连山高寒灌丛草地土壤微生物量及土壤酶季节性动态特征[J]. 杨成德,龙瑞军,陈秀蓉,徐长林,薛莉. 草业学报. 2011(06)
[7]流沙区不同立地条件下防护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J]. 靳正忠,雷加强,徐新文,李生宇,范敬龙,彭慧清. 中国沙漠. 2011(06)
[8]滇池西岸森林公园4种针叶林土壤酶活性与养分关系研究[J]. 陆梅,韩智亮. 安徽农业科学. 2011(13)
[9]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J]. 杨兰芳,曾巧,李海波,闫静静. 土壤通报. 2011(01)
[10]人为干扰对桂西北喀斯特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氮、磷和微生物量剖面分布的影响[J]. 魏亚伟,苏以荣,陈香碧,何寻阳. 水土保持学报. 2010(03)
本文编号:3054616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土壤生态系统的组成
采样地地理位置图
3、5、7、9、11、13mL 氮工作液,移于 50mL 容量瓶中,然后补加蒸馏水20mL。再加入 4mL 苯酚钠溶液和 3mL 次氯酸钠溶液,随加随摇匀。20mi显色,定容。1h 内在分光光度计上于 578nm 波长处比色。然后以氮工作液浓为横坐标,吸光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见图 2.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岩溶区典型根系地下生境类型中土壤酶活性研究[J]. 符裕红,黄宗胜,喻理飞. 土壤学报. 2012(06)
[2]生物土壤结皮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J]. 刘艳梅,李新荣,何明珠,贾荣亮,李小军,张志山. 中国沙漠. 2012(03)
[3]河西走廊春季不同盐碱土壤中微生物数量、酶活性与理化因子的关系[J]. 牛世全,杨建文,胡磊,景彩虹,达文燕,杨婷婷,李君锋,姚健. 微生物学通报. 2012(03)
[4]缙云山森林次生演替群落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和养分的研究[J]. 赵聪,李勇,杨红军. 中国农学通报. 2012(04)
[5]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恢复初期土壤酶活性研究[J]. 于方明,刘华,刘可慧,马姜明,周振明,邓华,张杏辉,李明顺. 生态环境学报. 2012(01)
[6]东祁连山高寒灌丛草地土壤微生物量及土壤酶季节性动态特征[J]. 杨成德,龙瑞军,陈秀蓉,徐长林,薛莉. 草业学报. 2011(06)
[7]流沙区不同立地条件下防护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J]. 靳正忠,雷加强,徐新文,李生宇,范敬龙,彭慧清. 中国沙漠. 2011(06)
[8]滇池西岸森林公园4种针叶林土壤酶活性与养分关系研究[J]. 陆梅,韩智亮. 安徽农业科学. 2011(13)
[9]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J]. 杨兰芳,曾巧,李海波,闫静静. 土壤通报. 2011(01)
[10]人为干扰对桂西北喀斯特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氮、磷和微生物量剖面分布的影响[J]. 魏亚伟,苏以荣,陈香碧,何寻阳. 水土保持学报. 2010(03)
本文编号:30546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054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