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油松天然林不同土壤层养分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1-03-08 02:22
  [目的]土壤养分状况是土壤健康和肥力的基本保证,而地形能够通过影响微环境太阳辐射和水肥的空间再分配,影响着土壤的发育程度和方向,对于两者的研究可以为了解适地适树和土地资源利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以华北半干旱地区典型暖温带典型林分油松纯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林内腐殖质层和壤土层总碳(TC)、全氮(TN)和有效磷(AP)含量,并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地形单一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1)关帝山油松天然纯林腐殖质层及以下20cm壤土层TC含量为(101.70±2.08)g·kg-1,TN含量为(0.42±0.01)g·kg-1,AP含量为(1.11±0.01)g·kg-1,三者均随着土壤层次的加深呈现递减趋势,并且在不同土壤层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2)关帝山油松天然纯林腐殖质层TC、TN和AP之间、0~10cm壤土层TC和TN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显著性正相关,腐殖质层与10~20cm壤土层TC含量、腐殖质层与0~10cm壤土层TN呈不同程度的显著性正相关(P<0.05),而不同土壤层之间AP含量... 

【文章来源】: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40(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油松天然林不同土壤层养分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不同土壤层养分含量

土壤图,养分含量,土壤,交互效应


利用GLM模型对显著影响不同土壤层养分含量的单一地形因子做图,结果见图2,拟合各因子对关帝山油松天然纯林腐殖质层和0~10cm、10~20cm壤土层养分影响的程度,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海拔和坡位的交互效应对腐殖质层和0~10cm壤土层养分影响较为显著,绘制海拔和坡位交互效应图(图3)。

交互效应,海拔,土壤养分,壤土


分析各地形因子对关帝山油松天然纯林腐殖质和0~10cm、10~20cm壤土层TC含量的影响,由图2a与表4可知,本研究中关帝山油松天然纯林仅腐殖质层TC含量对海拔有响应(R2=0.343,P=0.022),两者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即随着海拔的增加,腐殖质层TC含量会显著降低;由图3c可知,海拔和坡位的交互效应对0~10cm壤土层TC含量有影响(R2=0.523,P=0.037),对于下坡位,随着海拔的升高,0~10cm壤土层TC含量增高,但总体来说,随着坡位和海拔的增加,0~10cm壤土层TC含量呈降低趋势。2.2.2 不同土壤层全氮含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Abiotic and biotic drivers of species diversity in understory layers of cold temperate coniferous forests in North China[J]. Hui Wang,Mengtao Zhang,Hongwei Nan.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19(06)
[2]氮添加对黄土丘陵区油松人工林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刘桂要,陈莉莉,袁志友.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1)
[3]河北平山片麻岩山区微地形表层土壤养分异质性分析[J]. 袁振,魏松坡,贾黎明,张亚雄,刘龙龙.  水土保持研究. 2017(06)
[4]磨盘山4种植被类型的凋落物及其表层土壤C、N、P的化学计量特征[J]. 王咪咪,胡慧蓉,张亚庆.  贵州农业科学. 2017(03)
[5]关帝山油松天然林林下植物组成及环境解释[J]. 王慧,南宏伟,刘宁.  生态环境学报. 2017(01)
[6]北京松山天然油松林土壤有机碳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 高杰,郭子健,刘艳红.  生态学杂志. 2016(10)
[7]浑河太子河流域地形和土地利用对表层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影响[J]. 朱菊兰,刘淼,张阳,宫继萍,睢晋玲.  生态学杂志. 2016(03)
[8]猫儿山自然保护区3种森林类型土壤养分垂直分布特征[J]. 邓小军,曹继钊,宋贤冲,唐健,陈风帆.  生态科学. 2014(06)
[9]三种阔叶林凋落物对下层土壤养分的影响[J]. 陈国平,程珊珊,丛明旸,刘静,高鑫,王晖,石福臣.  生态学杂志. 2014(04)
[10]灵空山油松-辽东栎林乔木树种群落学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J]. 霍萌萌,郭东罡,张婕,王治明,上官铁梁,李润强,刘卫华.  生态学报. 2014(20)



本文编号:30702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0702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7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