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河口湿地枯落物分解与养分动态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2 14:28
枯落物的分解与养分释放过程对维持湿地较高的植物初级生产力与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可持续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于枯落物分解的研究较少涉及河口潮汐湿地枯落物分解的主场效应与混合枯落物分解特征研究,特别是综合考虑到河口潮汐湿地枯落物分解过程中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枯落物分解特征的差异研究鲜见报道。基于此,为了阐明河口潮汐湿地枯落物分解特征,本文以中国东南沿海闽江河口湿地为研究区域,于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通过为期1年的野外采样与室内分析测定,对枯落物分解对淹水频率的响应、枯落物分解的主场效应以及混合枯落物分解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整个观测期内,淹水频率对短叶茳芏枯落物分解速率与养分释放的影响较为显著,但对芦苇与互花米草枯落物分解速率与养分释放的影响不显著;除小潮淹水生境外,3种植物枯落物分解速率均表现为短叶茳芏>互花米草>芦苇。在持续淹水、中潮淹水和大潮淹水生境中,短叶茳芏枯落物分解速率依次为0.0028d-1、0.0045d-1和0.0057d-1,互花米草枯落物分解速率依次为0.0025d-1、0.0029d-1和0.0033d-1,芦苇枯落物分解速率依次为0...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12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第2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与釆样点概况
2.2 研究方法
第3章 淹水频率对枯落物分解与养分释放的影响
3.1 不同掩水频率对枯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
3.2 不同俺水频率对枯落物分解养分动态与释放的影响
3.3 不同淹水频率下枯落物分解生态化学计量比特征
3.4 讨论
第4章 枯落物分解主场效应及养分释放特征
4.1 短叶茳芏枯落物分解与养分释放
4.1.1 短叶茳芏枯落物分解速率
4.1.2 短叶茳芏枯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养分动态与释放
4.1.3 短叶茳芏枯落物分解生态化学计量比特征
4.2 互花米草枯落物分解与养分释放
4.2.1 互花米草枯落物分解速率
4.2.2 互花米草枯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养分动态与释放
4.2.3 互花米草枯落物分解生态化学计量比特征
4.3 芦苇枯落物分解与养分释放
4.3.1 芦苇枯落物分解速率
4.3.2 芦苇枯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养分动态与释放
4.3.3 芦苇枯落物分解生态化学计量比特征
4.4 讨论
4.4.1 枯落物分解速率的主场效应分析
4.4.2 主场效应作用下枯落物分解养分动态特征
第5章 混合枯落物分解特征及养分释放的影响
5.1 地上部分混合枯落物分解特征及养分释放
5.1.1 地上部分混合枯落物分解速率
5.1.2 地上部分混合枯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养分动态与释放
5.1.3 地上部分混合枯落物分解生态化学计量比特征
5.2 地下部分混合枯落物分解特征及养分释放
5.2.1 地下部分混合枯落物分解速率
5.2.2 地下部分混合枯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养分动态与释放
5.2.3 地下部分混合枯落物分解生态化学计量比特征
5.3 讨论
5.3.1 混合枯落物分解速率分析
5.3.2 混合枯落物分解养分动态特征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特色与创新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花米草与短叶茳芏枯落物分解过程中碳氮磷化学计量学特征[J]. 欧阳林梅,王纯,王维奇,仝川. 生态学报. 2013(02)
[2]不同水淹环境下河口感潮湿地枯落物分解及营养动态[J]. 仝川,刘白贵. 地理研究. 2009(01)
[3]草地植物根系碳储量和碳流转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J]. 吴伊波,崔骁勇. 生态学报. 2009(01)
[4]湿地枯落物分解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J]. 孙志高,刘景双. 生态学报. 2007(04)
[5]湿地草本植物枯落物分解的影响因素[J]. 武海涛,吕宪国,杨青. 生态学杂志. 2006(11)
[6]青冈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营养元素动态[J]. 赵谷风,蔡延(马奔),罗媛媛,李铭红,于明坚. 生态学报. 2006(10)
[7]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枯落物分解及主要元素变化动态[J]. 杨继松,刘景双,于君宝,王金达,赵卫. 生态学杂志. 2006(06)
[8]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枯落物分解及其营养动态[J]. 杨继松,刘景双,于君宝,王金达,李新华,孙志高. 生态学报. 2006(05)
[9]三江平原典型环型湿地主要植物群落枯落物的热值变化[J]. 蒋海东,杨青,吕宪国,高俊琴.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6(02)
[10]长江口潮滩先锋植物藨草腐烂分解过程研究[J]. 周俊丽,吴莹,张经,孙承兴. 海洋科学进展. 2006(01)
本文编号:3546550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12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第2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与釆样点概况
2.2 研究方法
第3章 淹水频率对枯落物分解与养分释放的影响
3.1 不同掩水频率对枯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
3.2 不同俺水频率对枯落物分解养分动态与释放的影响
3.3 不同淹水频率下枯落物分解生态化学计量比特征
3.4 讨论
第4章 枯落物分解主场效应及养分释放特征
4.1 短叶茳芏枯落物分解与养分释放
4.1.1 短叶茳芏枯落物分解速率
4.1.2 短叶茳芏枯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养分动态与释放
4.1.3 短叶茳芏枯落物分解生态化学计量比特征
4.2 互花米草枯落物分解与养分释放
4.2.1 互花米草枯落物分解速率
4.2.2 互花米草枯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养分动态与释放
4.2.3 互花米草枯落物分解生态化学计量比特征
4.3 芦苇枯落物分解与养分释放
4.3.1 芦苇枯落物分解速率
4.3.2 芦苇枯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养分动态与释放
4.3.3 芦苇枯落物分解生态化学计量比特征
4.4 讨论
4.4.1 枯落物分解速率的主场效应分析
4.4.2 主场效应作用下枯落物分解养分动态特征
第5章 混合枯落物分解特征及养分释放的影响
5.1 地上部分混合枯落物分解特征及养分释放
5.1.1 地上部分混合枯落物分解速率
5.1.2 地上部分混合枯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养分动态与释放
5.1.3 地上部分混合枯落物分解生态化学计量比特征
5.2 地下部分混合枯落物分解特征及养分释放
5.2.1 地下部分混合枯落物分解速率
5.2.2 地下部分混合枯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养分动态与释放
5.2.3 地下部分混合枯落物分解生态化学计量比特征
5.3 讨论
5.3.1 混合枯落物分解速率分析
5.3.2 混合枯落物分解养分动态特征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特色与创新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花米草与短叶茳芏枯落物分解过程中碳氮磷化学计量学特征[J]. 欧阳林梅,王纯,王维奇,仝川. 生态学报. 2013(02)
[2]不同水淹环境下河口感潮湿地枯落物分解及营养动态[J]. 仝川,刘白贵. 地理研究. 2009(01)
[3]草地植物根系碳储量和碳流转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J]. 吴伊波,崔骁勇. 生态学报. 2009(01)
[4]湿地枯落物分解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J]. 孙志高,刘景双. 生态学报. 2007(04)
[5]湿地草本植物枯落物分解的影响因素[J]. 武海涛,吕宪国,杨青. 生态学杂志. 2006(11)
[6]青冈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营养元素动态[J]. 赵谷风,蔡延(马奔),罗媛媛,李铭红,于明坚. 生态学报. 2006(10)
[7]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枯落物分解及主要元素变化动态[J]. 杨继松,刘景双,于君宝,王金达,赵卫. 生态学杂志. 2006(06)
[8]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枯落物分解及其营养动态[J]. 杨继松,刘景双,于君宝,王金达,李新华,孙志高. 生态学报. 2006(05)
[9]三江平原典型环型湿地主要植物群落枯落物的热值变化[J]. 蒋海东,杨青,吕宪国,高俊琴.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6(02)
[10]长江口潮滩先锋植物藨草腐烂分解过程研究[J]. 周俊丽,吴莹,张经,孙承兴. 海洋科学进展. 2006(01)
本文编号:35465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546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