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结构对耕地撂荒的影响研究 ——以武陵山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4-11-02 14:40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快速增加,大量农村劳动力脱离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中去,导致农村劳动力数量急剧减少。而且我国的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是一个具有高度筛选性的过程,许多年纪较轻、体力较好和综合素质较高的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镇,而留守农村的劳动力以老人、妇女和儿童为主,带来农村劳动力结构的极大改变。作为农业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农村劳动力数量的减少、质量的下降和结构的改变均会直接导致农用地土地利用的变化。而耕地撂荒作为农用地土地利用变化之一,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尽管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来减轻农民的负担,以此来激发农民的耕种积极性,但是耕地撂荒现象并未得到有效的缓解,撂荒面积反而有增无减。而且我国大部分耕地撂荒发生在山地丘陵地区,这里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强度大,留守的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大,同时由于地形因素的影响导致其耕作条件不佳,因而成为耕地撂荒的重灾区。目前我国对于农村劳动力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农业生产、农业技术效率、粮食安全以及家庭收入等方面的影响,但是关于其对耕地撂荒影响的研究几乎没有。在耕地撂荒研究方面,学者们的研究涉及撂荒的...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农村劳动力结构研究
1.2.2 耕地撂荒研究
1.2.3 农村劳动力结构对耕地撂荒的影响研究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村劳动力
2.1.2 农业劳动力
2.1.3 耕地撂荒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口理论
2.2.2 “经济人”假设理论
2.2.3 人力资本理论
2.2.4 土地资源稀缺性理论
第三章 农村劳动力结构和耕地撂荒现状描述性统计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2 数据来源
3.3 农村劳动力结构现状分析
3.3.1 年龄结构老龄化
3.3.2 性别结构女性化
3.3.3 素质结构低素质化
3.3.4 就业方式兼业化
3.4 耕地撂荒现状分析
3.4.1 耕地撂荒总体特点
3.4.2 农户耕地撂荒特点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村劳动力结构对耕地撂荒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模型的选择与说明
4.2 变量的选择与特征描述
4.3 变量的检验
4.4 模型结果分析
4.4.1 农村劳动力结构对耕地撂荒行为的影响分析
4.4.2 农村劳动力结构对耕地撂荒面积的影响分析
4.4.3 农村劳动力结构对耕地撂荒率的影响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建议
5.3 创新、不足与展望
5.3.1 创新
5.3.2 存在的不足
5.3.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本文编号:4009667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农村劳动力结构研究
1.2.2 耕地撂荒研究
1.2.3 农村劳动力结构对耕地撂荒的影响研究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村劳动力
2.1.2 农业劳动力
2.1.3 耕地撂荒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口理论
2.2.2 “经济人”假设理论
2.2.3 人力资本理论
2.2.4 土地资源稀缺性理论
第三章 农村劳动力结构和耕地撂荒现状描述性统计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2 数据来源
3.3 农村劳动力结构现状分析
3.3.1 年龄结构老龄化
3.3.2 性别结构女性化
3.3.3 素质结构低素质化
3.3.4 就业方式兼业化
3.4 耕地撂荒现状分析
3.4.1 耕地撂荒总体特点
3.4.2 农户耕地撂荒特点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村劳动力结构对耕地撂荒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模型的选择与说明
4.2 变量的选择与特征描述
4.3 变量的检验
4.4 模型结果分析
4.4.1 农村劳动力结构对耕地撂荒行为的影响分析
4.4.2 农村劳动力结构对耕地撂荒面积的影响分析
4.4.3 农村劳动力结构对耕地撂荒率的影响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建议
5.3 创新、不足与展望
5.3.1 创新
5.3.2 存在的不足
5.3.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本文编号:40096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4009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