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南方红壤丘陵区侵蚀沟道内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特征

发布时间:2025-03-30 06:33
   为了更好地揭示特殊地形下水蚀过程对土壤结构和有机碳含量分配的影响,选取典型南方红壤丘陵区—青原山小流域为研究区,采用核素137Cs示踪技术研究小流域侵蚀沟道内水土流失现状,分析了沟道侵蚀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侵蚀沟道的坡顶处137Cs含量最高,且高于背景值,属于沉积区,而坡上、坡脚属于中度侵蚀,坡中属于轻度侵蚀;侵蚀沟道顺坡而下侵蚀过程依次表现为绝对沉积、绝对侵蚀、相对沉积和绝对侵蚀,其中植被和地形因子是主导因素;沉积区相比于侵蚀区平均质量直径(Mean Weight Diameter,MWD)和大团聚体含量(粒径≥0.25 mm)更高,侵蚀区中相对沉积的坡中有着更稳定的土壤团粒结构;沉积区各个粒径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高于侵蚀区,侵蚀区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更趋向于均匀分配,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差异也会影响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侵蚀沟道中土壤侵蚀模式与传统坡面并不一致,土壤结构及相关碳组分主要受地形和植被支配下的土壤侵蚀程度影响。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
    1.2 试验设计
    1.3 指标计算
    1.4 数据处理及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坡位137Cs比活度
    2.2 不同坡位土壤侵蚀特征
    2.3 不同坡位土壤团聚体的组成及稳定性
    2.4 不同坡位土壤团聚体有机碳
3 讨论
    3.1 侵蚀沟道内土壤侵蚀过程
    3.2 土壤侵蚀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3.3 土壤侵蚀对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
4 结论



本文编号:40383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40383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6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