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土壤干湿交替对磷素释放的影响机制

发布时间:2025-03-31 23:31
   土壤的干湿交替是影响磷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重要因素。通过系统总结近些年有关土壤干湿交替引起的土壤微生物、团聚体变化影响磷素迁移转化的研究报道,归纳出了"胁迫假说"和"供应假说",从中得出:干湿交替减少了细菌,但增加了革兰氏阳性细菌,使得超过一半的微生物死亡裂解释放磷;干土复湿过程比落干过程对团聚体的破坏更大,干燥程度为重新润湿时控制磷释放的主要决定因素等信息,为今后农田水分优化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图1 土壤磷素转化过程及流失途径

图1 土壤磷素转化过程及流失途径

DRW事件多发生在蒸发、蒸腾作用强烈的广大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地中海区域。在我国北方地区,因为土壤干湿的交替,导致干旱和洪涝频发。此外,近年来由于季节性降水不平衡以及极端天气等气候变化,中国西南部也经历了冬季和春季干旱、夏季多雨的现象,从而发生DRW事件,甚至有旱涝转换过程[2,3....


图2“胁迫假说”与“供应假说”图示[6]

图2“胁迫假说”与“供应假说”图示[6]

此前,学者在DRW过程对磷释放机制的研究中,分为两个派别。一部分学者认为土壤中释放的磷来自复湿过程中的微生物细胞裂解[1,4],即“胁迫假说”;另一部分学者认为DRW事件中溶解磷的释放归因于物理化学过程,如在土壤复湿的过程中,破坏了原本干燥的土壤团聚体,从而释放了颗粒态以及相关形....


图3 土壤微生物群落对不同强度落干/复水的响应

图3 土壤微生物群落对不同强度落干/复水的响应

自然界中,土壤有机质的降解和养分循环过程都少不了微生物的作用。研究表明,微生物可以分解很大一部分的土壤有机磷,从而供植物吸收利用[10,11]。一般来说,土壤中有机磷的含量占较大比重,约占全磷含量的30%~80%。DRW事件中释放的总溶解P(TP)至少88%来自裂解的微生物细胞。....



本文编号:40385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40385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f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