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典型生态区玉米种植土壤细菌多样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5-03-31 22:02
针对吉林省3个典型生态区(东部湿润山区、中部半湿润平原区和西部半干旱平原区)的72个玉米种植土壤样品,耦合分析其细菌多样性、酶活性及土壤理化性质,探讨吉林省域尺度下典型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环境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吉林省3个典型生态区玉米种植土壤有机质含量表现为东部>中部>西部;细菌数量表现为中部多、东西部低;而多样性指数表现为自西向东逐渐降低的趋势;中性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也表现出类似规律,而蔗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则呈相反趋势。3个生态区的优势细菌门均为变形菌和放线菌,芽单胞菌和苍白杆菌则是优势菌属;放线菌门呈现自东向西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变形菌门含量与之相反;芽单胞菌属呈现中部半湿润平原区>东部半湿润山区>西部半干旱平原区的趋势,苍白杆菌属呈现自东向西逐渐降低的趋势。典范分析结果表明,在气候影响因素中降雨量和纬度对细菌微生物群落组成影响较大;pH值、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是土壤细菌优势类群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该结果对提高和改善吉林省玉米种植土壤的管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38478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图1 吉林省各生态区细菌门及属水平的相对丰度
属水平上真菌丰度较高的有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1.35%~3.93%)、红色杆菌属(Rubrobacter,0.55%~4.86%)、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1.32%~2.38%)、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1.28%~2.49....
图2 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典范对应分析
该研究采用CCA分析法探究影响吉林省各生态区细菌群落组成的环境因子,更加直观、清晰地体现出土壤理化特性及气候因素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及优势类群的影响。如图2所示,环境因子中pH值的射线最长,其次为射线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因此,pH值、碱解氮含量、有机质含量对细菌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
图3 不同生态区细菌群落的PLS-DA分析
气候条件和地理因素等自然条件是导致不同生态区土壤性质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区位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因此土壤细菌微生物群落存在很多共性,但3个生态区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任何环境变化都会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有一定影响[21]。笔者研究表明气候条件中降雨量和纬度对土壤细....
本文编号:40384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4038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