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演化博弈的低碳农业利益相关者行为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演化博弈的低碳农业利益相关者行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由温室气体导致的气候变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而农业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不容忽视。传统农业高度依赖化肥、农药等石化原料的投入,由此引起的空气、土壤等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渐凸显,这使得以低污染、低排放、低消耗为特征的低碳农业生产方式成为发展趋势。此外,良好的低碳农业系统有强大的碳汇功能,可以抵消掉大部分由农业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因此,发展并普及低碳农业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目前我国低碳农业在实际推广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尤其是低碳农业实践中涉及的参与主体之间存在的诸多利益矛盾,严重制约着低碳农业的发展。建立各利益相关者的均衡机制是发展低碳农业的关键。本文创新性地将三大主要利益相关者与低碳农业发展相结合,运用演化博弈方法分析政府与农业企业、农业企业与农户在发展低碳农业过程中双方的博弈行为,探讨在由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转向低碳生产的过程中,各方的决策行为如何相互作用,并运用数值仿真方法为其中一部分博弈结果做出进一步解释。本文在介绍低碳农业和演化博弈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将低碳农业的三个主要利益主体纳入分析框架,构建了政府-农业企业、农业企业-农户两组演化博弈模型,建立相应的复制动态方程,分析各主体低碳行为决策的动态演化过程、演化稳定策略及其对应条件。研究结果显示:三方的策略选择依赖于初始状态和关键参数选择;政府通过给予补贴、碳税返还等措施来鼓励农业企业实行低碳生产;农业企业通过传授低碳生产技术、改善低碳生产设施条件、分享低碳生产收益等途径来促使农户与其合作,最终可实现三方共赢以及低碳农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低碳农业 利益相关者 演化博弈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3.22;F224.3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1 绪论8-18
- 1.1 研究背景8-9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9-10
- 1.2.1 研究目的9
- 1.2.2 研究意义9-10
- 1.3 研究综述10-14
- 1.3.1 国内外关于低碳农业的研究综述10-13
- 1.3.2 低碳农业利益相关者行为研究进展13-14
- 1.3.3 演化博弈论在低碳领域的研究应用14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14-16
- 1.4.1 研究内容14-15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5-16
- 1.5 研究的创新点16-18
- 2 相关理论综述18-27
- 2.1 低碳农业概述18-20
- 2.1.1 低碳农业的概念界定18
- 2.1.2 低碳农业的特征和发展模式18-19
- 2.1.3 低碳农业与其他农业形态的关系19-20
- 2.2 低碳经济理论20-21
- 2.3 利益相关者理论21-23
- 2.3.1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重要内容21-22
- 2.3.2 低碳农业利益相关者的界定22-23
- 2.4 演化博弈理论23-27
- 2.4.1 演化博弈理论的起源和发展23-24
- 2.4.2 演化博弈理论的重要概念24-25
- 2.4.3 演化博弈论的特征和应用现状25-27
- 3 政府与农业企业之间低碳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27-37
- 3.1 政府与农业企业的利益诉求和利益冲突分析27-28
- 3.2 政府-农业企业系统演化博弈模型的建立和求解28-35
- 3.2.1 模型的假设和构建28-29
- 3.2.2 复制动态方程及局部均衡点29-30
- 3.2.3 均衡点稳定性分析30-35
- 3.3 政府与农业企业的利益协调机制构建35-37
- 4 农业企业与农户之间低碳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37-50
- 4.1 农业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分析37-38
- 4.2 农业企业-农户系统演化博弈模型分析38-43
- 4.2.1 基础假设和模型构建38-39
- 4.2.2 复制动态方程和局部均衡点39
- 4.2.3 系统演化稳定性分析39-43
- 4.3 数值仿真实验43-48
- 4.4 推进农业企业与农户合作的机制构建48-50
- 5 结论与展望50-52
- 5.1 主要研究结论与启示50-51
- 5.2 研究局限及展望51-52
- 致谢52-53
- 参考文献53-57
- 附录57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志坚;吴健辉;贾仁安;;公司与农户契约行为的演化博弈稳定性分析[J];农村经济;2006年09期
2 尹彦;赵涛;齐莉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群知识创新机制的演化博弈分析[J];中国农机化;2012年01期
3 李转玲;王青;;跨县域政策下企业运营策略的演化博弈分析[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9年05期
4 胡一朗;;中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演化博弈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2年20期
5 顾艳红;张大红;;林农合作组织与成员合作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11期
6 王仁祥;石丹;;中国农贷市场的演化博弈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计国君;张茹秀;;基于演化博弈的生态供应链采购管理研究[J];生态经济;2010年01期
8 罗倩文;;基于演化视角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稳定性分析[J];农机化研究;2011年04期
9 袁芳;;减排约束下我国近海海域环境规制的演化博弈研究[J];生态经济;2013年05期
10 富莉;李友东;营刚;;内蒙古牛肉供应链中质量投入的演化博弈分析[J];现代商业;2014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汉武;郭沛尧;;供应链企业合作的演化博弈分析[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周恩毅;刘洋;;基于演化博弈的政社合作促进机制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周小亮;李志平;;基于演化博弈的投资者从政效应行为及其对策研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陈珍;费军;;基于演化博弈视角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的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5 蒋占华;黄阳;;“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不力的演化博弈仿真分析[A];2013煤炭企业财苑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盖地;杜静然;;演化博弈视角的会计准则变迁诠释[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杨苏;梁昌勇;赵惠芳;;基于演化博弈的区域产业转移行为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喻兴旺;;政府采购与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演化博弈分析[A];首届全国大学生政府采购论坛论文选集[C];2012年
9 马志强;李钊;朱永跃;;基于校企协同创新博弈分析的高校服务价值提升研究[A];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刘晴;卢凤君;陈黎明;王文海;;共生视角的区域现代农业协同创新系统演化博弈机理——以北京市现代种业发展为例[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08系统工程方法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志虎;复杂网络上的演化博弈与合作演化动力学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代琼琳;复杂网络上的演化博弈动力学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3 叶俊;演化博弈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罗昌瀚;非正式制度的演化博弈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5 荣智海;复杂网络上的演化博弈与机制设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王旭文;复杂网络上的演化博弈及可控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7 雷创;基于复杂网络的演化博弈及一致性动力学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刘永奎;复杂网络及网络上的演化博弈动力学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夔;政企低碳管理的协同演进机制及博弈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2 董冬;基于演化博弈的工程项目团队组织间信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欧江涛;区域物流园区竞合策略的演化博弈分析与协同发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王丁;基于演化博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协作机制研究[D];东华大学;2016年
5 王影;非直接利益相关者介入事件的演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6 贾泽龙;保险欺诈的检查方案选择及演化博弈分析[D];兰州大学;2016年
7 侯彩芳;基于偏好的博弈学习与复杂网络的共演化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8 李家丽;政府监管企业采用低碳发电技术的演化博弈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9 赵佳琪;股指与期指联动发展的演化博弈分析[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10 赵琳琳;基于演化博弈的C2C电子商务快递企业评价机制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演化博弈的低碳农业利益相关者行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55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455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