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耦合协调性分析
本文关键词: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耦合协调性分析
【摘要】:利用2013年中国西部地区12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相关数据,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变异系数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方法,对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判别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的协调程度均为中度协调。整体而言,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状况相对乐观。其中,内蒙古、宁夏和新疆属于调和协调类,其余9个省份属于勉强调和协调类。从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的对比关系来看,内蒙古、广西、重庆、宁夏和新疆5个省份是农业经济严重滞后型,其余7个省份均为农业经济极度滞后型。
【作者单位】: 贺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生态环境 农业经济 耦合协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15BMZ080)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资助项目(15CJL003)
【分类号】:F323.22;F127
【正文快照】: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是包含农业生态环境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在内的复合系统,2个子系统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交互耦合进而产生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作用[1]。农业经济的发展可以为农业资源开发、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但农业经济的发展也需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兰真;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林业科技;2001年04期
2 张兰真;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农业;2001年11期
3 徐献军;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2年03期
4 熊鹰,王克林,郭娴;湖南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3年01期
5 谢国辉,周锋;保持农业生态环境的措施[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3年02期
6 王菊萍,和红;凉山州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分析[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7 何加骏;李奇;;农业生态环境与食品安全[J];江苏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8 张铣涛;;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立法现状及对策[J];当代生态农业;2009年Z1期
9 朱有勇;李元;;农业生态环境多样性与作物响应[J];新疆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10 陶传友;增加投入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J];林业财务与会计;1995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卓旭升;;福州市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问题与对策[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福建省科协第四届学术年会“食品安全与农民增收”分会场暨福建省农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吴文涛;徐晓春;;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与对策[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张建强;;四川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4 孟凯;;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态势与对策[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5 刘希凤;王亚娟;;宁夏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投融资的初步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曹弦;任红松;;新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都市型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9年
7 牛宝亮;唐红艳;;气候变化对兴安盟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生产建议[A];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陈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4民族文化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9 陈作雄;;广西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A];广西生态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覃主明;;青海高原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与逆转战略[A];青海资源环境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范建王相宜;护卫农业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N];科技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平安;吉林西部农业生态环境数字信息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程炯;闽东南区域特色农业的生态学研究——以漳州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孙离凤;科技对皖北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和改善对策[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2 仲晓明;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3 周赫男;农业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渤海大学;2013年
4 李肖晗;周口市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3年
5 潘仕梅;烟台市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6 路鹏;基于模糊数学的吉林省农业生态环境适宜度评价[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769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976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