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履带车辆电磁悬挂功率供需矛盾分析
本文关键词:高速履带车辆电磁悬挂功率供需矛盾分析
【摘要】:提出了电磁悬挂功耗计算方法,分析了电磁悬挂功率供需矛盾,论述了电磁作动器基本结构与关键技术。分析表明,安装在有限空间内的电磁作动器输出功率能满足主动控制需要,但减速器必须具有紧凑、高速比和互逆传动功能,电磁装置具有低转动惯量、大转矩等结构特点。
【作者单位】: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关键词】: 履带车辆 主动悬挂 电磁作动器 功率需求
【分类号】:U463.33
【正文快照】: 前言主动悬挂是先进悬挂(advanced suspension)形式之一,它根据车辆振动状态主动调节车体与车轮之间作用力或力矩,使车辆平顺性达到最优。但主动悬挂属于有源悬挂,须由车载动力系统提供动力。如果消耗功率过多导致车辆牵引力不足,反而影响机动性。因此,功耗问题一直被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东人;;履带车穿“胶鞋”[J];科技潮;2002年06期
2 韩宝坤,李晓雷,王昌田,黄华;高速履带车辆平稳性能仿真及影响因素分析[J];兵工学报;2004年05期
3 孔令杰,刘文宝,贾小平;履带车辆自动偏驶因素分析及对策[J];机械工程师;2005年09期
4 姚蔚利,陈慧岩;履带车辆的转向控制[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05年11期
5 孙伟;曹玉坤;李兴伟;;某型履带车辆偏驶现象仿真研究[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王欣;段宝刚;申展超;高顺德;;多履带车辆行驶特性分析[J];机床与液压;2012年03期
7 马伟标;王红岩;芮强;;基于广义简约梯度算法的履带车辆模型参数修正[J];系统仿真学报;2012年04期
8 杨家军;周晓军;;履带车辆台架试验台负载模拟方法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3年09期
9 齐方曙;;装甲履带车辆故障诊断基本体系[J];设备管理与维修;1989年10期
10 张金堂;;履带车辆再生功率的研究[J];兵工学报(坦克装甲车与发动机分册);199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妍;张晓燕;李海滨;刘科元;刘志彬;段志信;;履带车辆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王文瑞;顾亮;杨博;;履带车辆悬挂系统振动特性动态仿真与实验分析[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7年
3 曹付义;周志立;张明柱;;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运动轨迹模拟[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宋文杰;王印廷;许桂春;;履带车辆传动装置在用油液的过滤[A];设备监测与诊断技术及其应用——第十二届全国设备监测与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李军;李强;周靖凯;张宇;;基于二次曲线形式摩尔包络线的履带车辆推力计算研究[A];2011年中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市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农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易军;许忠保;邓援超;刘小鹏;;履带车辆行驶环境与驾驶意图的模糊特征分析[A];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设计与传动学会、武汉机械设计与传动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1)[C];2008年
7 翟丽;潘永传;;双电机驱动履带车辆转向制动力矩控制方法研究[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廖自力;马晓军;臧克茂;颜南明;;履带装甲运输车电传动系统研究[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下册)[C];2005年
9 马彪;李和言;孙宪林;柳秀导;;履带车辆液压转向动态特性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A];第五届设备管理第八届设备润滑与液压学术会议论文集——《设备管理设备润滑与液压技术》[C];2004年
10 杨磊;马彪;;高速履带车辆静液驱动转向控制技术分析[A];第八届全国设备与维修工程学术会议、第十三届全国设备监测与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刚;履带车辆动力传动系统基于转矩控制策略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朱兴高;高速履带车辆负重轮系—履带—地面耦合动态特性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易军;履带车辆自动变速系统智能控制策略及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曹付义;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性能分析与参数匹配[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5 高晓东;履带车辆肘内式主动悬挂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6 谢东;软地面半履带气垫车姿态控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程广伟;履带车辆HMCVT测试技术研究及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宝刚;多履带车辆建模研究与仿真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董新建;履带车辆行动部分动力学分析与仿真[D];湖南大学;2007年
3 陈媛媛;履带车辆行动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D];沈阳理工大学;2012年
4 汤充;履带车辆行驶动力学耦合模型及其优化求解方法[D];浙江大学;2015年
5 李阳;铰接式履带车辆行驶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杨涛;基于构造路面的履带车辆及行星轮系的动力学仿真[D];沈阳理工大学;2011年
7 安娟;履带车辆负重轮多维力传感器的设计与分析[D];中北大学;2012年
8 刘吉;履带车辆行动部分虚拟疲劳实验方法及扭力轴疲劳寿命预测[D];重庆大学;2013年
9 田丰;履带车辆车身振动及动力学响应分析[D];沈阳理工大学;2013年
10 张照;履带车辆双泵马达驱动系统同步控制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745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1074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