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驱动盘结构优化及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汽车驱动盘结构优化及试验研究
【摘要】: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汽车工业得到迅猛发展,我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国。而汽车发动机是为汽车提供动力的动力源,是汽车的心脏。作为车辆的核心部件及动力输出装置,发动机在汽车的使用性能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影响着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舒适性。汽车驱动盘又是连接发动机曲轴和液力变矩器的关键零部件,其性能直接关系到发动机的启动和正常运行,随着汽车制造、NVH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驱动盘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了。本文结合驱动盘开发生产过程中所遇见的问题,就驱动盘结构优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驱动盘的一些基本情况,包括驱动盘的作用,驱动盘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课题的研究意义,提出了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建立了有限元分析力学模型,推导了有限元分析数学求解,应用CAE分析结合试验数据分析,对驱动盘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分析了驱动盘刚度强度等特性。应用本文的模型,基于有限元法对驱动盘结构优化使驱动盘的刚度强度大大改善,说明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是有效、可靠的。对众多可能影响驱动盘刚度强度因子进行了筛选试验,建立了Plackett-Burman试验组合设计,分析了各工况下各因子的影响是否具有显著性,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选出了显著影响驱动盘刚度强度的因子。试验表明,建立的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模型是科学的、可行的。为了优化驱动盘的强度刚度,本文在基于响应面法的驱动盘结构优化设计方面做了较深入研究。建立了基于响应面法的驱动盘轴向冲击疲劳优化、扭矩疲劳优化等模型,通过择优路径并建立数学模型优化驱动盘结构,设计出最优驱动盘结构模型。并对优化驱动盘的制作及验证,结合实验室设备条件做MTS疲劳试验、转速爆裂试验、失配试验等,分析验证其试验结果。研究成果为汽车驱动盘的结构优化提供了有效途径。
【关键词】:驱动盘 有限元分析 结构优化 响应面法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1 绪论8-14
- 1.1 概述8-10
- 1.2 驱动盘研究意义10
- 1.3 驱动盘国内外研究现状10-11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11-14
- 2 驱动盘有限元分析及结构优化14-30
- 2.1 驱动盘有限元分析力学模型14-16
- 2.2 驱动盘有限元分析数学求解16-18
- 2.3 驱动盘有限元分析及结构优化18-29
- 2.4 本章小结29-30
- 3 驱动盘Plackett-Burman设计30-40
- 3.1 引言30
- 3.2 统计模型30-31
- 3.3 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31-37
- 3.3.1 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方法31-33
- 3.3.2 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结果分析33-37
- 3.4 本章小结37-40
- 4 基于响应面法的驱动盘结构优化40-62
- 4.1 引言40-41
- 4.2 试验设计41
- 4.3 响应面模型设计41-60
- 4.3.1 建立响应面模型45-46
- 4.3.2 响应面模型显著性分析46-51
- 4.3.3 驱动盘响应面分析及结构优化51-60
- 4.4 本章小结60-62
- 5 驱动盘试验与分析62-70
- 5.1 驱动盘疲劳试验62-65
- 5.2 驱动盘刚度试验65-66
- 5.3 驱动盘转速爆裂试验66-67
- 5.4 本章小结67-70
- 6 全文总结与展望70-72
- 6.1 全文总结70
- 6.2 展望70-72
- 致谢72-74
- 参考文献74-80
- 附录80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8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成宝,吴光强,丁玉兰,刘岩;汽车驱动防滑的控制方法研究[J];汽车工程;2000年05期
2 尹安东,孙骏,赵虎,王荣贵;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系统的控制模式与技术[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3 余平;;“高度电动化”时代的汽车驱动电机[J];汽车与配件;2010年02期
4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性能参数表(上)[J];汽车与配件;2012年15期
5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性能参数表(下)[J];汽车与配件;2012年24期
6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性能参数(一)[J];汽车与配件;2013年23期
7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性能参数(二)[J];汽车与配件;2013年32期
8 魏玉;尹金楷;;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系统工作性能分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9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性能参数(三)[J];汽车与配件;2013年41期
10 郭孔辉,王德平;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理论的初步研究[J];吉林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韩英淳;;基于成形新技术的汽车驱动桥壳创新集成设计[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王伟;史广奎;张宏伟;;驱动电机热效应对混合动力汽车性能影响的研究[A];201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廷;日NKK开发出汽车驱动系统齿轮用钢板[N];中国冶金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庆波;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的电功率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星星;汽车驱动盘结构优化及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2 熊小根;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罗俊奇;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系统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8年
4 邹海斌;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5 袁中胜;新能源汽车驱动用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杨晓辉;4×2中重型汽车驱动防滑硬件在环仿真及道路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徐义;基于有限元的汽车驱动电机模态分析及实验验证[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8 邓娟;基于LabVIEW的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胡浩;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控制方法及控制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张凤格;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872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1087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