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控制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并联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本文结合“十二五”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2011AA11A224)“奔腾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产业化技术攻关”课题,开展并联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本文以双电机并联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为研究对象,以实现产品化的混合动力控制功能为目标,重点针对影响整车经济性、驾驶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等整车性能相关的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双电机并联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构型,开展关键总成参数匹配工作。针对整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驾驶性等多约束目标,优化匹配发动机、驱动电机、BSG电机、动力电池等关键总成参数。采用Cruise软件搭建整车仿真模型,对整车性能进行仿真分析,验证参数匹配的合理性。(2)针对双电机并联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构型特点,开展混合动力控制策略研究。依据整车产品化需求,对驾驶员意图识别、车辆模式管理、整车能量管理等功能进行研究,并重点研究了车辆行驶里程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影响,提出了基于行驶里程自适应的辅助能量管理策略。(3)为解决混合动力化带来的整车驾驶性问题,针对整车驱动模式切换过程、AMT变速器换挡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基于速度闭环的电机主动减振控制方法,缓解扭矩交替、离合器接合等过程的扭矩波动,以提高整车行驶平顺性。(4)以混合动力系统为研究范围,应用功能安全标准ISO26262对主要混合动力功能进行功能安全相关分析,识别出系统功能失效的危害与评级,并设定安全目标。通过设计开发相应的安全监控功能,以全面覆盖系统安全目标,提高混合动力系统安全性。(5)开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整车参数标定技术研究,分析插电式混合动力特殊功能及性能需求,通过动力总成台架及试验样车开展参数标定工作,并重点介绍了动力总成台架标定及整车环境适应性标定。通过具体标定工作,总结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控制参数标定流程,以及相应的测试标定方法,为后续技术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9.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剑波;;轻度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研究[J];上海汽车;2012年08期
2 赵广耀;陈泽宇;杜志远;陈伟强;;串联混合动力汽车的能量管理策略[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3 彭涛,陈全世;并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模糊能量管理策略[J];中国机械工程;2003年09期
4 朱元,田光宇,陈全世,吴昊;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的四步骤设计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2004年08期
5 朱元;吴志红;田光宇;张涵;孙鸿航;;基于马尔可夫决策理论的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J];汽车工程;2006年09期
6 易纲;常思勤;;基于模糊神经预测的新型电控液驱车辆的能量管理策略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6年11期
7 舒红;刘文杰;袁景敏;高银平;;混联型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优化[J];农业机械学报;2009年03期
8 张博;郑贺悦;王成;;可外接充电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9 肖仁鑫;李涛;邹敢;秦颖;;基于随机动态规划的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J];汽车工程;2013年04期
10 秦大同;彭志远;刘永刚;段志辉;杨阳;;基于工况识别的混合动力汽车动态能量管理策略[J];中国机械工程;2014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旭峰;彭飞;冒波波;陈维荣;;基于模糊优化的功率跟随式能量管理策略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A卷[C];2011年
2 彭然;张继业;宋鹏云;陈彦秋;;列车复合电源系统能量管理策略的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与会议议程[C];2013年
3 谢鑫;;基于动态规划算法的串联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A];2012重庆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谢鑫;;基于动态规划算法的串联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A];西南汽车信息:2012年上半年合刊[C];2012年
5 裴春松;;SLG6107PHEV型增程式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策略[A];2012重庆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高明明;王智晶;孟甲凡;;混合动力汽车转矩分配策略研究[A];自主创新、学术交流——第十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光平;并联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控制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李卫民;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系统与能量管理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杨官龙;基于驾驶意图与工况识别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4 张博;可外接充电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吴剑;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张冰战;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7 冯代伟;串联型液压混合动力汽车的能量管理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8 顾杰;增程式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9 舒红;并联型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10 申彩英;串联混合动力汽车能量优化管理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越栋;基于随机动力需求预测的混合动力公交车能量管理策略[D];浙江大学;2015年
2 吴佳骏;四轮轮毂电动车能量管理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秦亚斌;微电网控制与能量管理策略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4 张杰;无人车节能技术的研究和实现[D];西安工业大学;2013年
5 李训明;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能量分配策略优化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5年
6 石大排;基于行星齿轮传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5年
7 卢立来;基于路况信息预测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8 黄美婷;双源无轨电车的能量管理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9 樊娟娟;基于预测控制的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潘正;基于路况预测的混合动力公交车能量管理策略[D];浙江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148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1214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