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后轮主动脉冲转向的车辆稳定性分析与试验
【图文】:
冲转向作用于后轮,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并没有充分研究。基于此,本文以Lexus车辆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后轮主动脉冲转向控制策略,进行理论分析,并设计硬件系统做整车试验验证。分析主动脉冲信号参数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确定最优值;运用Simulink和CarSim联合仿真,验证后轮主动脉冲转向系统的有效性;设计液压脉冲发生装置并安装在Lexus试验车上,进行道路试验,验证主动脉冲转向控制系统的实用性。1转向系统硬件设计与建模1.1转向系统设计与建模利用液压系统来产生试验和仿真所需的转向信号,液压传递装置见图1,执行机构安装在多连杆悬架的横拉杆上,如图2。液压油被输送到执行机构中推动后轮进行转向,其油量的大小和方向,即转向幅值和频率,由驱动电动机控制的液压阀转速和转向决定,驱动电动机的运转由控制系统决定。图1液压传递控制模块Fig.1Hydraulictransmissioncontrolmodule液压-机械脉冲转向系统可以看成由液压传递部分和液压缸执行部分组成,其原理图如图3所示。图2脉冲执行机构的安装Fig.2Installationofpulseactuator图3液压传递装置原理图Fig.3Principlediagramofhydraulictransmissionsystem通过适当的流体运动基本假设,再结合液压缸运动与液压阀流量方程,此液压系统的压力和流量方程可描述为kqxv=Aedydt+KPL+CdPLdt(1)式中Ae———液压缸有效作用面积kq———液压阀流量系数xv———液压阀转速y———执行机构活塞的运动位移PL———活塞左右两端的压力差K———液压系统流阻系数C———液压系统容量系数考虑作用在活塞杆上的轮胎的转向阻尼系数c与载荷m,液压缸机械执行部分方程为F=AePL=md2yd2t+cdydt
浞盅芯俊?基于此,本文以Lexus车辆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后轮主动脉冲转向控制策略,进行理论分析,并设计硬件系统做整车试验验证。分析主动脉冲信号参数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确定最优值;运用Simulink和CarSim联合仿真,验证后轮主动脉冲转向系统的有效性;设计液压脉冲发生装置并安装在Lexus试验车上,,进行道路试验,验证主动脉冲转向控制系统的实用性。1转向系统硬件设计与建模1.1转向系统设计与建模利用液压系统来产生试验和仿真所需的转向信号,液压传递装置见图1,执行机构安装在多连杆悬架的横拉杆上,如图2。液压油被输送到执行机构中推动后轮进行转向,其油量的大小和方向,即转向幅值和频率,由驱动电动机控制的液压阀转速和转向决定,驱动电动机的运转由控制系统决定。图1液压传递控制模块Fig.1Hydraulictransmissioncontrolmodule液压-机械脉冲转向系统可以看成由液压传递部分和液压缸执行部分组成,其原理图如图3所示。图2脉冲执行机构的安装Fig.2Installationofpulseactuator图3液压传递装置原理图Fig.3Principlediagramofhydraulictransmissionsystem通过适当的流体运动基本假设,再结合液压缸运动与液压阀流量方程,此液压系统的压力和流量方程可描述为kqxv=Aedydt+KPL+CdPLdt(1)式中Ae———液压缸有效作用面积kq———液压阀流量系数xv———液压阀转速y———执行机构活塞的运动位移PL———活塞左右两端的压力差K———液压系统流阻系数C———液压系统容量系数考虑作用在活塞杆上的轮胎的转向阻尼系数c与载荷m,液压缸机械执行部分方程为F=AePL=md2yd2t+cdydt(2)1.2模型参数辨识为进一步研究液压转向系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滑铁卢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F01B01)
【分类号】:U46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安华;;一种评价车辆稳定性的新方法[J];林业机械;1988年02期
2 宋宇海,葛安华,樊新影;车辆稳定性的全面评价[J];吉林林业科技;1998年02期
3 唐国元,宾鸿赞;基于模糊模型的车辆稳定性控制方法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4年22期
4 陶健民;车辆稳定性控制策略之比较[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余小东;;车辆稳定性控制在奔驰商用车中的应用[J];商用汽车;2006年08期
6 崔仲华;胡如夫;;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车辆稳定性鲁棒控制仿真[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07年04期
7 王其东;章贵华;;车辆稳定性控制及硬件在环试验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9年08期
8 宋喜秀;;车辆稳定性的简单核定[J];专用汽车;2009年09期
9 乔富强;杜峰;关志伟;成英;;基于遗传优化的车辆稳定性模糊控制器设计[J];机械与电子;2011年05期
10 王博;孙仁云;雍文亮;;变路面车辆稳定性控制策略研究[J];汽车技术;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剑峰;高利;;车辆稳定性控制策略的虚拟实验研究[A];第三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黄震;翩翩君子[N];当代汽车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宋宇;车辆稳定性系统和四轮转向系统及其集成控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2 张勇;基于主动制动的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开发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3 李遥;基于参数估计的车辆稳定性控制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4 刘伟;基于质心侧偏角相平面的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陈禹行;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运生;电动轮汽车转向的动态稳定控制及人车闭环仿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2 韩顺;基于ESP的车辆稳定性控制策略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3 李继来;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4 丁晟华;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的接口设计及抗干扰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5 徐明法;基于最优滑模控制理论的车辆稳定性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周红妮;车辆稳定性控制方法与策略的比较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7年
7 樊杰;基于车辆稳定性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算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邵作业;基于电子液压制动系统的车辆稳定性控制算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朱德军;车辆VSC的控制算法和硬件实现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10 马用学;基于EHB系统的车辆稳定性控制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180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2518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