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电动车用永磁同步驱动电机控制方法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9 22:25

  本文关键词:电动车用永磁同步驱动电机控制方法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由于汽车的发展而带来的各种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解决由于汽车发展而带来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各国政府正在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汽车行业正经历着从传统的内燃机汽车向新兴的新能源汽车的转变。电动汽车主要包括蓄电池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作为传统内燃机汽车到纯电动汽车的过渡形式,是现在应用十分具有市场前景的电动汽车。无论是混合动力汽车还是纯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在整个动力总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电机驱动系统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整车动力性能发挥,还影响着整车的可靠性、安全性,因此电机驱动系统正成为各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研究焦点和热点。本文以电动车用永磁同步驱动电机控制方法为研究对象,展开以下研究工作。 首先概述了电动汽车国内外的发展状况、永磁电机国内外的发展状况、驱动电机控制策略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永磁同步电动机的Clark、Park坐标变换并建立了在这两种坐标系下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阐述了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的原理,控制策略和实现方法。 然后针对众多仿真软件不能浮地仿真的缺点选择了Saber软件进行IGBT驱动电路全局性仿真,解决了浮地仿真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IGBT驱动电路的设计。开发了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控制器,并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对控制器的开发进行介绍。硬件方面以微芯系列dspic控制芯片为主控芯片,结合外围的系统保护电路的设计、温度检测电路的设计、PWM信号输出电路设计、转子角位置及转速检测电路组成整个控制器的电路总成;软件方面包括控制程序的设计编写和上位机监测程序的设计编写,完成了控制器的设计。 最后以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控制器为基础搭建了实验台架,并对扭矩转速图矢量控制方法进行研究。通过标定实验将最优的空间电压矢量的模值和相角确定,并将转速转矩对应的最优空间电压矢量扭矩转速图转换成表的形式,供电机控制查询,实现矢量控制。这种控制方法规避了由于电流传感器的问题而造成的电机控制的不确定性、提高了电机控制的快速性、稳定性、高效性。
【关键词】:永磁同步电机 驱动电路 电机控制器 扭矩转速图矢量控制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M341;U469.7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8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9
  • 1.2 电动汽车简介9-13
  • 1.2.1 电动汽车概述9-10
  • 1.2.2 国外电动汽车研究现状10-12
  • 1.2.3 国内电动汽车研究现状12-13
  • 1.3 永磁电机简介13-15
  • 1.3.1 永磁电机概述13-14
  • 1.3.2 国外永磁电机的研究现状14
  • 1.3.3 国内永磁电机的研究现状14-15
  • 1.4 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控制策略研究现状15-17
  • 1.5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及意义17-18
  • 1.5.1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17
  • 1.5.2 课题研究主要意义17-18
  • 2 永磁同步电机(PMSM)控制系统18-35
  • 2.1 永磁电机的结构18-19
  • 2.1.1 永磁电机的本体结构18
  • 2.1.2 永磁电机的磁路结构18-19
  • 2.2 PMSM的坐标变换及数学模型19-26
  • 2.2.1 PMSM坐标变换19-22
  • 2.2.2 PMSM数学模型22-26
  • 2.3 PMSM矢量控制26-29
  • 2.3.1 PMSM矢量控制的原理26-27
  • 2.3.2 PMSM电流控制策略27-28
  • 2.3.3 PMSM矢量控制的实现28-29
  • 2.4 PMSM直接转矩控制29-34
  • 2.4.1 PMSM直接转矩控制的原理29-31
  • 2.4.2 PMSM基于定子相电压矢量的定子磁链控制策略31-32
  • 2.4.3 PMSM直接转矩控制的实现32-34
  • 2.5 本章小结34-35
  • 3 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IGBT驱动电路设计35-49
  • 3.1 IGBT的结构及驱动电路35-38
  • 3.1.1 IGBT的结构35-37
  • 3.1.2 IGBT驱动电路形式37-38
  • 3.2 IGBT驱动电路仿真38-43
  • 3.2.1 仿真软件的选择38
  • 3.2.2 驱动电路原理38-40
  • 3.2.3 仿真电路的设计40-41
  • 3.2.4 仿真结果分析41-43
  • 3.3 IGBT驱动电路设计43-48
  • 3.3.1 驱动芯片的选择43-44
  • 3.3.2 驱动电路的设计44-48
  • 3.4 本章小结48-49
  • 4 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控制器的设计49-61
  • 4.1 驱动系统控制器的硬件设计49-56
  • 4.1.1 控制器硬件结构49-50
  • 4.1.2 控制器主控芯片的选择50-51
  • 4.1.3 控制器信号隔离电路设计51-52
  • 4.1.4 控制器局域网(CAN)通讯电路设计52-53
  • 4.1.5 控制器系统保护电路设计53-54
  • 4.1.6 控制器温度检测电路设计54-55
  • 4.1.7 控制器PWM信号输出电路设计55
  • 4.1.8 控制器旋变电路设计55-56
  • 4.2 驱动系统控制器的软件设计56-60
  • 4.2.1 软件开发平台的介绍56-57
  • 4.2.2 软件程序开发的实现57
  • 4.2.3 软件上位机的设计57-60
  • 4.3 本章小结60-61
  • 5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台架试验及结果分析61-70
  • 5.1 实验台架的搭建61-63
  • 5.2 驱动系统各部件性能测试63-65
  • 5.3 基于扭矩转速图矢量控制方法的研究65-69
  • 5.3.1 控制方法的提出65-66
  • 5.3.2 控制方法的实验过程66-68
  • 5.3.3 结果分析68-69
  • 5.4 本章小结69-70
  • 结论70-71
  • 参考文献71-74
  • 附录A 电机控制器板图及实物图74-75
  • 附录B T-V图矢量控制插值程序75-78
  • 附录C 电机标定实验数据78-8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80-81
  • 致谢81-8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志成,薛花,沈艳霞;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新方法[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4年01期

2 王斌;王跃;王兆安;;空间矢量调制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0年06期

3 孙继健;肖岚;;基于单极性SPWM控制的并网逆变器的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11年01期

4 辛克伟;周宗祥;卢国良;;国内外电动汽车发展及前景预测[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8年01期

5 王方;党怀东;杨有涛;张婉;;一种用于大功率IGBT的驱动电路[J];电气传动自动化;2010年01期

6 张莉,李彦明,马培荪,秦昌骏,徐军;基于模糊PID控制器的多电机同步控制装置的应用[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03年04期

7 赵海波;周向红;;双电机驱动伺服系统的Backstepping自适应控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年21期

8 陈清泉,孙立清;电动汽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科技导报;2005年04期

9 刘金琨;孙富春;;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及其算法研究与进展[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7年03期

10 刘金凌,王先逵,吴丹,周惠兴,钱磊;直线电机伺服系统的模糊推理自校正 PID 控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牛立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演进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2 刘明辉;混合动力客车整车控制策略及总成参数匹配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张卫钢;纯电动试验车及其相关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4 梁艳阳;时变不确定机电运动系统的非线性自适应控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5 曹先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动机驱动系统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8年

6 陈永军;低速大转矩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刘军;永磁电动机控制系统若干问题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8 阮娴静;新能源汽车技术经济综合评价及其发展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杨建飞;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芝强;PID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汤新舟;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系统[D];浙江大学;2005年

3 程魁玉;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环境分析[D];天津大学;2004年

4 田明秀;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方法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6年

5 夏斌;车用电机驱动系统[D];沈阳工业大学;2007年

6 殷云华;基于DSP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和仿真研究[D];中北大学;2007年

7 魏祥林;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策略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8年

8 潘剑;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D];浙江大学;2008年

9 罗豪;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设计及其PI控制器参数优化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10 王欢;基于DSP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电动车用永磁同步驱动电机控制方法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55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2755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d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