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式主动悬置设计与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9 09:56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消费者对于汽车的NVH(Noise,Vibration and Harshness)性能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降低动力总成的振动噪声向车厢内的传递,主动悬置被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应用于中高端车上。本文适应市场需求,研制了一款电磁式主动悬置,并针对电磁式主动悬置的振动控制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根据电磁式主动悬置工作原理,计算了电磁作动器的设计参数,并设计了一款动磁式电磁作动器。有限元计算了动磁式电磁作动器的输出力-位移特性曲线并通过试验验证,分析了动子与静子之间气隙对电磁作动器输出力-位移特性的影响。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选取输出力最大的一组气隙的电磁作动器,试验研究了该电磁作动器动态输出力与输入电流幅值、频率之间的关系。(2)基于动磁式电磁作动器,研制了电磁式主动悬置样件。以MTS作动头的振动加速度作为控制器的输入信号,控制电磁作动器的输出力,试验测得主动悬置在各激振频率下的最小动刚度和滞后角。研究结果表明:相比被动悬置(无控制),主动悬置的动刚度和滞后角显著降低,动刚度最高可降低60.2%,滞后角减小16.1°。(3)为研究主动悬置对动力总成和车身的...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典型橡胶悬置结构图
图 1-1 典型橡胶悬置结构图er 等人提出了将橡胶悬置和液力减振机d A.M.于 1962 年首次申请了液压悬置的置应用于五缸 Otto 发动机,并提出了三该悬置系统能够较理想地满足隔振和降噪型车上全部搭载液压悬置,标志着液压悬的发展过程中,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对于液液压悬置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经历了通道-节流盘式的发展历程。典型的惯性
电流变液半主动悬置结构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电磁作动器的设计及磁路分析[J]. 昌耀鹏,刘建勋,涂奉臣,马秋成.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7(S1)
[2]汽车发动机磁流变悬置动特性及PID控制研究[J]. 潘公宇,王倩倩,杨欣. 机电工程. 2015(06)
[3]基于磁流变技术的发动机隔振控制[J]. 李锐,陈伟民,廖昌荣,张红辉,李银国. 机械工程学报. 2009(03)
[4]汽车动力总成悬置动态特性及悬置系统振动控制设计[J]. 蒋开洪,徐驰,上官文斌. 汽车研究与开发. 2005(10)
[5]多惯性通道型液阻悬置动态特性的实测与分析[J]. 上官文斌,宋志顺,张云清,蒋开洪,徐驰. 振动工程学报. 2005(03)
[6]汽车动力总成液阻悬置液-固耦合非线性动力学仿真[J]. 上官文斌,吕振华. 机械工程学报. 2004(08)
[7]汽车动力总成液力悬置——一种新型隔振元件的结构发展[J]. 王立公,冯振东. 汽车工程. 1994(06)
[8]汽车发动机的液压悬置[J]. 李晓汉. 国外汽车. 1986(05)
博士论文
[1]汽车动力总成磁流变悬置优化设计及控制策略研究[D]. 邓召学.重庆大学 2015
[2]汽车动力总成悬置动态特性与控制方法研究[D]. 潘道远.江苏大学 2014
[3]汽车动力总成振动主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 孙国春.吉林大学 2007
[4]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动特性仿真与主动控制理论研究[D]. 闵海涛.吉林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直线电磁作动器的驱动控制研究[D]. 邱金山.重庆大学 2016
[2]汽车磁流变悬置结构设计及控制策略研究[D]. 张自伟.重庆大学 2015
[3]汽车动力总成磁流变弹性体悬置隔振性能及控制策略研究[D]. 王钦.合肥工业大学 2015
[4]车辆悬置MRE隔振器结构设计与分析[D]. 李季.合肥工业大学 2015
[5]永磁弹簧式电磁作动器优化设计与实验研究[D]. 张周磊.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5
[6]发动机磁流变悬置性能优化与实验研究[D]. 段绪伟.重庆大学 2013
[7]智能型电致伸缩液压悬置隔振特性研究[D]. 郑瑞清.吉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64462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典型橡胶悬置结构图
图 1-1 典型橡胶悬置结构图er 等人提出了将橡胶悬置和液力减振机d A.M.于 1962 年首次申请了液压悬置的置应用于五缸 Otto 发动机,并提出了三该悬置系统能够较理想地满足隔振和降噪型车上全部搭载液压悬置,标志着液压悬的发展过程中,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对于液液压悬置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经历了通道-节流盘式的发展历程。典型的惯性
电流变液半主动悬置结构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电磁作动器的设计及磁路分析[J]. 昌耀鹏,刘建勋,涂奉臣,马秋成.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7(S1)
[2]汽车发动机磁流变悬置动特性及PID控制研究[J]. 潘公宇,王倩倩,杨欣. 机电工程. 2015(06)
[3]基于磁流变技术的发动机隔振控制[J]. 李锐,陈伟民,廖昌荣,张红辉,李银国. 机械工程学报. 2009(03)
[4]汽车动力总成悬置动态特性及悬置系统振动控制设计[J]. 蒋开洪,徐驰,上官文斌. 汽车研究与开发. 2005(10)
[5]多惯性通道型液阻悬置动态特性的实测与分析[J]. 上官文斌,宋志顺,张云清,蒋开洪,徐驰. 振动工程学报. 2005(03)
[6]汽车动力总成液阻悬置液-固耦合非线性动力学仿真[J]. 上官文斌,吕振华. 机械工程学报. 2004(08)
[7]汽车动力总成液力悬置——一种新型隔振元件的结构发展[J]. 王立公,冯振东. 汽车工程. 1994(06)
[8]汽车发动机的液压悬置[J]. 李晓汉. 国外汽车. 1986(05)
博士论文
[1]汽车动力总成磁流变悬置优化设计及控制策略研究[D]. 邓召学.重庆大学 2015
[2]汽车动力总成悬置动态特性与控制方法研究[D]. 潘道远.江苏大学 2014
[3]汽车动力总成振动主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 孙国春.吉林大学 2007
[4]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动特性仿真与主动控制理论研究[D]. 闵海涛.吉林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直线电磁作动器的驱动控制研究[D]. 邱金山.重庆大学 2016
[2]汽车磁流变悬置结构设计及控制策略研究[D]. 张自伟.重庆大学 2015
[3]汽车动力总成磁流变弹性体悬置隔振性能及控制策略研究[D]. 王钦.合肥工业大学 2015
[4]车辆悬置MRE隔振器结构设计与分析[D]. 李季.合肥工业大学 2015
[5]永磁弹簧式电磁作动器优化设计与实验研究[D]. 张周磊.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5
[6]发动机磁流变悬置性能优化与实验研究[D]. 段绪伟.重庆大学 2013
[7]智能型电致伸缩液压悬置隔振特性研究[D]. 郑瑞清.吉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644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3464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