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客车动力系统建模与仿真
本文关键词: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客车动力系统建模与仿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文论述了在“武汉市混合动力电动城市公交大客车”项目中处于关键地位的混合动力系统的概念设计、数学建模和仿真分析过程及结果。 首先,通过对混合动力系统工作原理的分析,选择应用于城市客车的串联混合动力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国内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对动力系统各个部件进行了型式研究,并进行了概念设计,初步确定了部件的参数,提出了两套动力系统匹配方案。 然后,在充分研究文献已有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混合动力系统各组成部件的建模方法,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建立了适合于ADVISOR平台运行的仿真模型,从而保证了模型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在仿真输入过程中,着重解决了发动机、电动机的实验数据到模型数据的转换输入和各项仿真设置问题,从而提高了仿真精度。 本文对正在试制的样车和构思中的动力系统提出了一套仿真方案。按照这套方案进行的仿真分析,不仅评价了两种控制策略(“恒温器控制模式”和“发动机跟踪器控制模式”)的优劣,而且提供了串联混合动力系统各部件的运行特点,得到了与样车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较为接近的虚拟样车解决方案,同时也验证了试制样车动力系统匹配方案的合理性。 最后,以最优的虚拟样车模型为基准,按递增顺序全面模拟了关键参数对整车燃油经济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串联HEB相对同类内燃机动力客车可以节油30%左右,而且动力性能不会降低。这为串联式混合动力大客车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决策依据,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混合动力系统 建模 仿真 燃油经济性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U469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7
- 第一章 绪论7-17
- 1.1 混合动力电动客车发展概述7-14
- 1.1.1 传统汽车工业面临的挑战7-8
- 1.1.2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比较优势8-9
- 1.1.3 混合动力电动客车的发展潜力9-10
- 1.1.4 HEB的发展现状10-14
- 1.2 HEV仿真技术现状14-15
- 1.3 课题的背景、意义及研究内容15-17
- 1.3.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15-16
- 1.3.2 本文的研究内容16-17
- 第二章 混合动力系统原理和选型分析17-27
- 2.1 引言17
- 2.2 混合动力系统工作原理17-22
- 2.2.1 传统燃油汽车的能量分配17-19
- 2.2.2 混合动力系统的节能原理及制约因素19-21
- 2.2.3 混合动力系统的环保优势21-22
- 2.3 混合动力系统结构型式及选型分析22-27
- 2.3.1 动力系统结构类型22
- 2.3.2 动力系统型式分析22-25
- 2.3.3 动力系统选型策略25-26
- 2.3.4 HEB动力系统选型结果26-27
- 第三章 HEB动力系统部件选型和参数设计27-43
- 3.1 引言27
- 3.2 HEB动力系统部件选型27-35
- 3.2.1 发动机型式27-29
- 3.2.2 发电机型式29
- 3.2.3 蓄电池型式29-32
- 3.2.4 电动机型式32-34
- 3.2.5 部件选型结果34-35
- 3.3 HEB动力系统部件参数设计35-40
- 3.3.1 串联型混合动力系统的控制策略35-36
- 3.3.2 整车参数及动力性指标36-37
- 3.3.3 部件需求功率计算方法37-40
- 3.3.3.1 加速时功率需求37-38
- 3.3.3.2 爬坡时功率需求38
- 3.3.3.3 最高车速时功率需求38
- 3.3.3.4 计算部件需求功率38-40
- 3.4 计算结果及设计方案40-43
- 第四章 串联混合动力系统动态建模43-62
- 4.1 引言43
- 4.2 基于MATLAB/Simulink的建模环境43-45
- 4.3 HEB动力系统动态模型的建立45-56
- 4.3.1 发动机建模45-50
- 4.3.2 交流感应电机建模50-52
- 4.3.3 铅酸蓄电池建模52-56
- 4.4 串联混合动力系统控制模型56-59
- 4.5 车身模型及其它子系统59-61
- 4.6 本章小结61-62
- 第五章 模型数据输入和仿真设置62-75
- 5.1 ADVISOR仿真运行步骤62-64
- 5.1.1 仿真输入界面62
- 5.1.2 仿真设置界面62-64
- 5.1.3 仿真输出界面64
- 5.2 子系统模型参数输入64-69
- 5.2.1 整车模型数据输入65
- 5.2.2 发动机万有特性图的输入65-68
- 5.2.3 电机效率图的输入68-69
- 5.3 仿真设置69-75
- 5.3.1 选择测试循环工况69-72
- 5.3.2 设置性能测试选项72-75
- 第六章 仿真结果分析75-82
- 6.1 仿真方案及其目的75-76
- 6.2 仿真运行结果76-81
- 6.2.1 整车仿真结果76-77
- 6.2.2 动力系统部件仿真分析77-79
- 6.2.3 关键参数仿真结果79-81
- 6.3 结论81-82
- 第七章 总结82-84
- 参考文献84-87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87-88
- 致谢88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冉振亚,曹文明,杨超,赵树恩,庞迪;燃料电池/蓄电池双能源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仿真[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10期
2 徐贵勇;唐永琪;方锡邦;;基于ADVISOR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参数设计[J];客车技术与研究;2012年04期
3 方锡邦;吴哲;李大伟;王方;;混合动力微型商务车动力系统的匹配计算[J];汽车科技;2011年02期
4 邵强;董光宇;Massimo Onofri;吴志军;李理光;;串联混合动力摩托车动力系统设计及仿真[J];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200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尹安东;基于混合系统理论的混合动力客车控制策略和参数优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泽波;混合动力清扫车动力系统设计与仿真[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张同;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姚海峰;纯电动汽车整车性能建模与仿真[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4 杨盼盼;纯电动汽车集成仿真技术及软件平台开发[D];长安大学;2011年
5 严萍华;电动清扫车的总体设计以及动力系统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6 颜波;电储能车辆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及电控离合器接合控制研究[D];中北大学;2012年
7 赵静;车辆电储能再生制动系统机械传动设计研究[D];中北大学;2012年
8 徐杨;串联混合动力城市客车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9 张建;电动汽车电池监控系统设计[D];浙江大学;2006年
10 邓威;汽车42V动力系统建模与仿真及其控制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客车动力系统建模与仿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50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355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