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优化及控制策略研究
本文关键词:并联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优化及控制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Parallel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是将发动机与电动机通过机械联接接入驱动系统。两个动力源根据不同工作模式,分别进行驱动或者联合驱动。并联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的结构特点,使其动力系统参数的优化匹配以及控制策略的选择,成为提高其节能环保性能的关键技术。本文以某型PHEV为对象,对其动力系统参数的优化方法及其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 论文首先介绍了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的分类和结构,且分别对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作了详细的分析和举例说明。同时介绍某型PHEV动力总成的结构,并对其运行工况进行说明。 在对某型PHEV的动力系统部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稳态实验数据建立发动机和电动机数学模型。利用汽车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动力系统参数优化模型,确定优化设计变量、优化目标以及优化约束。将所建立的优化模型程序化,运行得出优化结果,优化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在保持原车设计动力性要求的基础上提高了整车燃油经济性。 分析了目前所研究的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通过对比,提出采用模糊逻辑控制作为某型PHEV的多能源控制策略进行研究。选择工况需求转矩与发动机目标转矩之差△T及动力电池SOC作为输入参数,以发动机最低燃油消耗模式为目标设计模糊控制规则,设计了某型PHEV的模糊控制器。使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平台以及电动汽车仿真工具包ADVISOR对其进行二次建模,通过ADVISOR接口实现了模糊控制器对整车模型的控制。 使用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制定的城市道路循环工况CYC_UDDS工况和欧洲轻型车测试道路循环工况CYC_EUDC_LOW工况,分别对某型PHEV的整车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模糊控制策略与原型车采用的电力辅助控制策略相比,动力性、燃油经济性都获得了提高,整车总效率也有明显提高。
【关键词】:并联混合动力汽车 动力系统 复合形法 优化 模糊控制 建模 仿真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U469.7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3
- 第一章 绪论13-19
- 1.1 混合动力汽车的开发背景及意义13
- 1.2 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状况13-17
- 1.2.1 国外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状况13-15
- 1.2.2 国内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情况15-17
- 1.3 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策略研究现状17-18
- 1.4 课题来源和主要研究内容18-19
- 第二章 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19-27
- 2.1 引言19
- 2.2 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9-20
- 2.3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模型20-23
- 2.3.1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0-22
- 2.3.2 本田Insight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2-23
- 2.4 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模型23-25
- 2.5 本文所研究某型PHEV的动力总成25-26
- 2.6 本章小结26-27
- 第三章 并联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优化与建模仿真27-43
- 3.1 引言27
- 3.2 动力系统部件建模27-34
- 3.2.1 行驶动力学模型27-29
- 3.2.2 发动机数学模型的建立29-32
- 3.2.3 电动机数学模型的建立32-34
- 3.3 优化模型的建立34-37
- 3.3.1 设计变量的确定34
- 3.3.2 优化目标函数的确定34-36
- 3.3.3 优化约束的确定36-37
- 3.4 优化程序的设计和优化结果分析37-41
- 3.5 本章小结41-43
- 第四章 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研究与建模43-58
- 4.1 引言43
- 4.2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概述43-46
- 4.2.1 基于规则的逻辑门限控制策略44-45
- 4.2.2 瞬时优化控制策略45-46
- 4.3 模糊逻辑控制策略和模糊控制器的设计46-54
- 4.3.1 混合度与控制原则选择46-48
- 4.3.2 模糊逻辑控制策略参数选择48-49
- 4.3.3 某型PHEV模糊控制器的设计49-54
- 4.4 模糊逻辑控制策略在ADVISOR中的实现54-57
- 4.5 本章小结57-58
- 第五章 模糊逻辑控制策略的仿真结果分析58-66
- 5.1 控制策略仿真结果58-64
- 5.1.1 CYC_EUDC_LOW循环工况下仿真分析59-61
- 5.1.2 CYC_UDDS循环工况下仿真分析61-64
- 5.2 小结64-66
- 第六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66-68
- 6.1 论文研究结论66
- 6.2 论文的创新点66
- 6.3 工作展望66-68
- 参考文献68-73
- 在攻读硕士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型太阳能摩托车[J];摩托车技术;1991年02期
2 徐平;;长江上游河流泥沙输移量变化吸引子初探[J];人民长江;1991年12期
3 黄宁;曹小明;;未来摩托车动力系统展望[J];摩托车信息;2000年05期
4 ;用仿真工具优化车辆动力系统(一)[J];传动技术;2002年02期
5 彭博;查志武;李留成;;鱼雷热动力系统发生的爆炸机理研究[J];鱼雷技术;2004年03期
6 李振福;交通文化动力系统的复杂问题与研究方法[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5年01期
7 刘彬;张玉存;;一种检测动力系统振动频率的新方法[J];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05年03期
8 林程;王文伟;孙逢春;南金瑞;;面向产业化的电动城市客车关键技术研究[J];工程设计学报;2006年05期
9 郭栋;;揭开OBD神秘的面纱(六)[J];汽车维修技师;2006年12期
10 周雷;;混沌集的基数[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静;孙敏;张伟;;一类广义Camassa-Holm方程的动力学特性[A];第十二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九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张金容;靳爱国;陈炜;王宏让;李平;张敏贵;;月球探测器动力系统发展现状及我国的对策[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蒋周士;孙黎霞;周海强;鞠平;;火电厂动力系统对电力系统超低频振荡的影响[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裴利军;;动力学与控制学科研究展望[A];第三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崔玉红;严宗达;聂永安;;结构中复杂动力系统处理方法的探讨[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7年
6 江成顺;张恩彪;;一类动力系统Julia集的动力学性质研究[A];200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安镇文;;K熵作为孕震动力系统的一种有序测度[A];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8年
8 袁景敏;魏玲霞;王飞;;串联型混合动力公交客车动力系统设计与分析[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金红光;;适合西部地区的高效、低污能源环境动力系统[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10 黎勇;;动力系统维护队伍建设及队伍配置问题[A];海南省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6)[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陈宏伟;GE动力系统集团将成倍扩大在华业务[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2 Albert;Easy Life 掀背车热风[N];东方航空报;2008年
3 通讯员 游本凤邋记者 丁波;上海氢燃料电池产能上台阶[N];解放日报;2008年
4 日报记者 谭彦斌;“风行”无阻“竞”力无穷[N];柳州日报;2009年
5 张宇星;做自主品牌的合作伙伴[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6 通讯员 亚琴;中国重汽推出节油II号发动机[N];中国石油报;2006年
7 记者 贾辉;一汽哈轻10万辆轻卡项目将开工[N];黑龙江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司宁博;珀金斯将持续增加中国投资[N];中国工业报;2009年
9 孙伶 程胜;寻找中国股市发展的动力系统[N];中国证券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张韬;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及其应用国际学术会举行[N];西藏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超;若干类生物动力系统的复杂性分析及控制[D];东北大学;2009年
2 易泰山;单调动力系统理论及其应用[D];湖南大学;2005年
3 高彩霞;非线性脉冲动力系统的最优控制及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4 张国华;动力学性质的相对化与局部化[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5 张子方;不确定动力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应用[D];四川大学;2004年
6 窦斗;动力系统熵的研究及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7 徐洪钟;大坝动力系统的安全监控非线性分析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8 薛泽海;中国区域增长极增长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9 李柏洲;企业发展动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10 匡锐;遍历理论与Furstenberg族[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庆初;关于非线性动力系统的有界性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继磊;黑龙江省煤炭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评价研究[D];黑龙江科技学院;2009年
3 李燕玲;几类泛函微分方程的周期解[D];中南大学;2008年
4 和荣;西部开发动力论[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马键;3-D对称镶嵌图案的计算机自动生成[D];汕头大学;2007年
6 夏青松;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设计及仿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7 范飞;科技创新活动的哲学探析[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小佑;连续有限元求解非线性动力系统的高效算法[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义龙;一类非线性生化动力系统的定性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姜桂仁;混沌时序的特征量分析及相空间重构[D];江苏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并联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优化及控制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76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357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