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LNG冷藏车顶板辐射供冷系统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2 15:23
  在能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下,我国正积极地向能源低碳化发展,降低煤、石油的使用率,提高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作为最清洁的化石能源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青睐,并成功应用于多个领域。LNG冷藏车是以LNG为动力燃料,利用LNG气化过程的冷量为冷藏车厢供冷,它不仅减少了动力燃料的消耗,而且回收利用了LNG冷能,有明显的节能作用,同时清洁能源的使用大大降低了汽车尾气等污染物的排放,环保效益显著。因此,LNG冷能利用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发展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目前,LNG冷藏车冷能利用系统研究重点多在换热器的设计和系统整体结构的设计,尚未涉及系统动态调控策略和辐射制冷的内容。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载冷剂低温无相变换热的LNG冷藏车顶板辐射供冷系统,利用TRNSYS仿真软件建立了保温厢体模型和制冷系统模型,分析了各种因素对系统制冷性能的影响及其经济性优势,为系统的动态控制策略提供可靠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一台4000mm×1900mm×1900mm的冷藏车为研究对象,对保温厢体进行了制冷冷负荷计算,分析了LNG可回收冷量用...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LNG作为汽车燃料特性
    1.3 LNG冷能利用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2 LNG冷藏车顶板辐射供冷系统设计
    2.1 设计概况
        2.1.1 设计对象
        2.1.2 LNG冷藏车燃料消耗特点
        2.1.3 冷藏车制冷冷负荷特点
    2.2 冷藏车制冷冷负荷设计计算
        2.2.1 厢体围护结构冷负荷Q1
  •         2.2.2 厢体漏气引起的冷负荷Q2
  •         2.2.3 太阳辐射引起的冷负荷Q3
  •         2.2.4 装卸货物开门造成的冷负荷Q4
  •         2.2.5 厢体照明冷负荷Q5
  •         2.2.6 厢体内部货物冷负荷Q6
  •         2.2.7 保温厢体的总冷负荷Q
        2.3 LNG冷藏车可回收冷量用于制冷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2.4 LNG冷量回收用于冷藏车制冷系统的方案设计
            2.4.1 总体方案设计
            2.4.2 系统工艺优点
            2.4.3 载冷剂的选择
            2.4.4 制冷系统关键设备选取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TRNSYS的辐射供冷系统建立
        3.1 TRNSYS软件
            3.1.1 TRNSYS软件简介
            3.1.2 TRNSYS主要模块简介
        3.2 冷藏车保温厢体动态负荷计算
            3.2.1 冷藏车概况
            3.2.2 设计参数的设置
            3.2.3 冷藏车保温厢体负荷计算
        3.3 LNG冷藏车顶板辐射供冷系统建立
            3.3.1 辐射顶板的设置
            3.3.2 控制系统的设置
            3.3.3 制冷量的计算
            3.3.4 LNG冷藏车顶板辐射供冷系统模拟
        3.4 本章小结
    4 LNG冷藏车顶板辐射供冷系统结果与分析
        4.1 LNG流量与辐射板进口温度的关系
        4.2 LNG流量与系统制冷量的关系
        4.3 载冷剂流量与辐射板进出口温度及制冷量的关系
        4.4 辐射板进口温度与辐射顶板温度的关系
        4.5 辐射顶板温度与车厢空气温度及顶板辐射供冷量的关系
        4.6 室外温度与系统制冷量的关系
        4.7 室外温度与LNG流量的定量关系
        4.8 LNG冷藏车顶板辐射供冷系统经济性分析
            4.8.1 燃料经济性分析
            4.8.2 制冷系统经济性分析
            4.8.3 综合经济性分析
        4.9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所获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97903

  •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37979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6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