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卡车驾驶室NVH特性及动力响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3-11-30 20:15
以某企业重型卡车驾驶室为研究对象,为达成并控制好该驾驶室NVH性能目标,对其NVH特性和动力响应进行分析研究具有实际工程价值。论文首先分析了重型卡车驾驶室的结构特点,研究了驾驶室系统的振动特性,提出了具体的NVH性能要求。构建出重型卡车驾驶室有限元模型,并对驾驶室的模态、静刚度、动刚度以及关键响应点的振动传递函数进行分析,得到了驾驶室的静态和动态特性。与NVH目标值比较,模态和静刚度比标杆车略大,后悬置动刚度与标杆车相当,前悬置左右两接附点X方向动刚度只有标杆车一半大小,方向盘、驾驶员脚下地板和座椅骨架的振动响应均满足目标值要求,为后续分析和改进提供了参考依据。然后对实物样车进行了振动和动力响应测试。为验证CAE分析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搭建了试验平台,对实物样车在600r/min怠速和以60km/h匀速行驶两种工况分别进行了振动响应测试,得到发动机悬置、前桥、中桥、后桥、驾驶室内方向盘按时针3点和座椅骨架上的实际加速度。利用有限元方法获得发动机悬置、前轮、中轮、后轮中心到相应传感器位置处的传递函数,并基于逆矩阵原理得到发动机悬置、前轮、中轮、后轮轮心处的力。最后对模型进行了测试...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内容
2 重型卡车驾驶室NVH性能要求
2.1 重型卡车驾驶室结构特点
2.2 重型卡车驾驶室NVH性能目标
2.2.1 模态性能
2.2.2 静刚度
2.2.3 动刚度
2.2.4 振动传递函数
2.3 本章小结
3 重型卡车驾驶室有限元模型建立
3.1 驾驶室建模流程
3.2 驾驶室TrimmedBody模型搭建
3.3 本章小结
4 重型卡车驾驶室振动特性分析
4.1 驾驶室模态分析
4.1.1 模态分析的必要性
4.1.2 结果分析
4.2 驾驶室静刚度分析
4.2.1 静刚度分析边界条件
4.2.2 结果分析
4.3 驾驶室动刚度分析
4.3.1 动刚度计算边界条件
4.3.2 结果分析
4.4 驾驶室振动传递函数分析
4.4.1 振动传递函数边界条件
4.4.2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驾驶室振动试验与仿真对比分析
5.1 驾驶室振动试验
5.1.1 试验车辆和场地准备
5.1.2 振动测试设备
5.1.3 测点位置布置
5.1.4 数据采集及处理
5.2 CAE模型处理及分析
5.2.1 CAE模型处理
5.2.2 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69158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内容
2 重型卡车驾驶室NVH性能要求
2.1 重型卡车驾驶室结构特点
2.2 重型卡车驾驶室NVH性能目标
2.2.1 模态性能
2.2.2 静刚度
2.2.3 动刚度
2.2.4 振动传递函数
2.3 本章小结
3 重型卡车驾驶室有限元模型建立
3.1 驾驶室建模流程
3.2 驾驶室TrimmedBody模型搭建
3.3 本章小结
4 重型卡车驾驶室振动特性分析
4.1 驾驶室模态分析
4.1.1 模态分析的必要性
4.1.2 结果分析
4.2 驾驶室静刚度分析
4.2.1 静刚度分析边界条件
4.2.2 结果分析
4.3 驾驶室动刚度分析
4.3.1 动刚度计算边界条件
4.3.2 结果分析
4.4 驾驶室振动传递函数分析
4.4.1 振动传递函数边界条件
4.4.2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驾驶室振动试验与仿真对比分析
5.1 驾驶室振动试验
5.1.1 试验车辆和场地准备
5.1.2 振动测试设备
5.1.3 测点位置布置
5.1.4 数据采集及处理
5.2 CAE模型处理及分析
5.2.1 CAE模型处理
5.2.2 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691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386915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