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的电子差速系统研究
本文关键词: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的电子差速系统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电动汽车是当今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它涉及到车辆工程、电机驱动技术、控制技术、电池技术等领域的核心技术,其发展得到了国内外大型研究机构的大力推动,成为当前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各项成果也相继被推出。 本文首先对电动汽车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尤其是汽车转向系统进行了分析调研,着重介绍了电子转向系统。在详细分析了电子差速系统与汽车转向系统和电子转向系统的区别,广泛调研其他研究机构的电子差速方案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四轮毂电机独立驱动的纯电动汽车的电子差速系统设计。 电机控制驱动系统是电动汽车电子差速系统的核心技术,本文对其进行了重点分析研究。通过电机驱动理论的分析,给出了详细的控制硬件电路的设计方案,并确定了对电动汽车前轮单极性、后轮双极性控制的方案。本文对其中涉及到的大量设计问题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例如,电机转速公式和电流与PWM占空比的关系;电机速度反馈的计算:电机的动态方程和传递函数的确定,电机转速闭环控制的PID控制规律,以及数字PID控制方法中使用齐格勒一尼柯尔斯调节律对PID参数的确定。 除了驱动系统之外,本文还对电子差速系统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首先提出了硬件执行机构和控制系统及转向原理。对比现有电子差速的方案研究,本文提出的方案取消了转向器、转向执行马达、转向桥机构。本文采用全轮转向方案,利用Ackerman—Jeantand转向模型,计算了电子差速过程中随着转向角度变化的各个车轮的车速,讨论了转向时转向轮之间的转矩分配问题。另外,本文分别对匀速前进时的四轮速度一致性协调、原地转向、加减速运行和匀速运行的工作模式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电子差速转向时的控制策略。 最后,本文对设计完成的电动汽车从机械结构、电气系统两个方面的参数进行了描述,对电动汽车的重量、尺寸、最高车速作了说明。在设计完成的电动汽车原理样车上对电机控制驱动系统进行试验,并对电子差速转向时的参数进行仿真计算,通过大量的试验和仿真的数据及图形,验证了电动汽车运行稳定。
【关键词】:电动汽车 无刷直流轮毂电机 PID 四轮电子转向 电子差速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U469.72;U463.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8
- 第一章 引言8-23
- 1.1 背景8-12
- 1.1.1 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8-9
- 1.1.2 电动汽车国内外发展现状9-10
- 1.1.3 电动汽车的电机10-11
- 1.1.4 轮驱方式11-12
- 1.2 电动汽车转向系统12-14
- 1.2.1 转向系统的种类12
- 1.2.2 机械转向差速结构12-13
- 1.2.3 动力转向系统13-14
- 1.3 电子差速的意义及背景14-20
- 1.3.1 电子差速优越性15-16
- 1.3.2 电子差速研究现状和发展16-20
- 1.4 电子差速相关技术对比总结20-21
- 1.4.1 电动汽车种类选择20
- 1.4.2 电机选型20-21
- 1.4.3 驱动方式和差速控制21
- 1.5 研究内容和难点21-22
- 1.6 本论文各部分的主要内容22-23
- 第二章 直流无刷电机控制23-41
- 2.1 控制驱动系统组成23-27
- 2.1.1 控制系统23-25
- 2.1.2 电机驱动系统25-27
- 2.2 电机PWM调速原理27-33
- 2.2.1 单极性PWM28
- 2.2.2 双极性PWM28-29
- 2.2.3 两者的优缺点29-31
- 2.2.4 电机转速与电流31-33
- 2.3 PID调速控制策略33-39
- 2.3.1 速度的检测33-34
- 2.3.2 电机传递函数34-35
- 2.3.3 PID参数整定35-39
- 2.4 本章小结39-41
- 第三章 电子差速的控制策略研究41-54
- 3.1 电子差速转向系统结构41-43
- 3.1.1 机械结构41-42
- 3.1.2 控制系统42-43
- 3.1.3转向原理43
- 3.2 转向方式分析43-44
- 3.3 速度与转矩分析44-49
- 3.3.1 速度输入量与速度方程44-47
- 3.3.2 转矩分配47-49
- 3.4 电子差速的工组模式49-53
- 3.4.1 四轮速度协调49-50
- 3.4.2 原地转向50-51
- 3.4.3 加减速运行51
- 3.4.4 匀速前进51-52
- 3.4.5 控制策略52-53
- 3.5 本章小结53-54
- 第四章 电动汽车实施方案54-66
- 4.1 设计目标54
- 4.2 电动汽车的机械结构54-57
- 4.2.1 机械设计54-55
- 4.2.2 整体布局55-56
- 4.2.3 转向结构56-57
- 4.3 电动汽车电气系统57-64
- 4.3.1 指令输入58-59
- 4.3.2 主控电路与电机驱动电路59-61
- 4.3.3 电源61-63
- 4.4.3 驱动电机63-64
- 4.4 电动汽车实体64-65
- 4.5 本章小结65-66
- 第五章 实验与仿真结果66-81
- 5.1 电机驱动逻辑检测66-68
- 5.2 单极性与双极性控制结果68-72
- 5.3 电机转速与占空比关系的确定72-75
- 5.4 PID数字控制参数整定75-77
- 5.5 转向参数的测量77-78
- 5.6 车轮速度计算78-80
- 5.7 本章小结80-81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81-83
- 6.1 全文总结81-82
- 6.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82-83
- 参考文献83-86
- 发表论文86-87
- 致谢87-88
- 西北工业大学业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88
- 西北工业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88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志红;朱文吉;朱元;;电动车电子差速控制方法的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08年10期
2 邢洁;周爱国;;四轮驱动电动小车的控制系统设计[J];机电一体化;2008年08期
3 明守政;田浩;;电动轮驱动的电动汽车动力学仿真[J];汽车工程;2007年02期
4 田韶鹏;范玲;;轮毂式电动车电子差速系统的动力学仿真[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1年03期
5 谭国俊;钱苗旺;赵忠祥;赵忆;;双电机独立驱动电动车辆电子差速控制[J];微特电机;2009年06期
6 高拓宇;王险峰;陈卫兵;;基于DSP2407的电动汽车电子差速问题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昕;静液传动混合动力轮边驱动车辆节能与控制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哲;双轮直驱电动汽车电子差速控制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2 张勇;平板车多电机驱动与防滑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彭思仑;电动轮汽车差速控制策略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4 黄晓华;基于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双轮驱动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高拓宇;汽车驱动轮电子差速控制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6 路敌;温室作业机的柔性底盘及其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钦爽;四轮驱动电动汽车转向稳定性控制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2年
8 庞凤江;CO_2工质热泵热水器水箱电控系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9 张希明;纯电动汽车控制系统[D];浙江大学;2008年
10 雷冬波;基于FlexRay总线的轮毂电机差速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的电子差速系统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05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400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