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锂电池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
本文关键词:纯电动汽车锂电池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能源日益紧缺和环境污染加剧是人类世界面临的两大突出性难题。近些年来,国内传统汽车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汽车总量呈现了阶梯式的递增趋势。传统汽车行业在服务经济增长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有着低功耗、低噪声、零污染特点的纯电动汽车,被公认为是未来汽车。动力锂电池有着十分突出的储能和动力性能,被认为是当前纯电动汽车最合适的动力装置。但是,如果缺乏优秀的电池管理技术,动力锂电池成组以后的性能表现会远低于单个电池,在电动汽车身上则表现出行驶里程短、安全性低、后期电池更换成本高等问题。因此,纯电动汽车要想得到市场的认可,就必须克服这一难题,提高纯电动汽车这一新型产品的竞争力。本文首先研究分析了锂电池的基本工作特性,对电池管理系统中的电池荷电状态(SOC)估算、均衡管理、最大功率预测、绝缘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重点研究。锂电池SOC是直接反应汽车剩余行驶里程的指标,它的精确估算是目前研究的瓶颈和重点之一。本文先以戴维南(Thevenin)模型为系统模型,介绍了如何运用扩展卡尔曼滤波法实现对电池SOC的估计,并根据该模型的固有缺陷以及锂电池的工作特性,提出了一种新式的基于双模型的扩展卡尔曼滤波法估算SOC。均衡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锂电池组的不一致性,目前的均衡管理系统中常把锂电池端电压作为均衡对象,利用均衡电路使各电池的端电压保持一致。但电压的一致性并不能切实的增加电池组的可用容量。因此,本文在以反激变压器拓扑结构为均衡电路的基础上,通过保持锂电池之间SOC的一致性,以实现电池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均衡。本文中纯电动汽车锂电池管理系统的硬件框架,采用了集中-分散式的结构。上层主控制器为TMS320F2812型DSP,它负责整个系统的主要工作,包括均衡管理、电量估算、安全管理、充放电控制、故障处理、数据处理等。底层控制器由Atmega32单片机构成,每个单片机负责8个电池的电压和温度的采集,以及对应均衡单元的控制。主控DSP和整车控制器、底层单片机以及充电机之间的通信都通过CAN总线实现。本文系统软件部分的设计,采用了模块化、结构化的思想,分别对系统的主程序以及各功能模块进行了设计。文章最后对锂电池等效模型以及EKF法估算SOC进行了仿真验证,并对系统的部分数据采集电路和均衡模块进行了测试,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采集电路和估算方法达到了设计要求。
【关键词】:纯电动汽车 电池管理系统 动力锂电池 均衡 SOC估算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469.72;U463.6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5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10-11
- 1.2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1.3 电池管理系统功能概述13
- 1.4 课题的主要内容13-15
- 第二章 锂电池特性分析及BMS关键技术研究15-41
- 2.1 常用动力电池15
- 2.2 锂电池特性15-18
- 2.2.1 锂电池工作过程15-16
- 2.2.2 锂电池充电特性16-17
- 2.2.3 锂电池极化17
- 2.2.4 锂电池电压与SOC关系17-18
- 2.3 锂电池SOC估算18-29
- 2.3.1 SOC定义18
- 2.3.2 SOC的影响因素18-20
- 2.3.3 常用SOC估算方法20-23
- 2.3.4 锂电池的等效模型及参数辨识23-26
- 2.3.5 扩展卡尔曼滤波法估算锂电池SOC26-27
- 2.3.6 基于双模型扩展卡尔曼滤波的SOC估算27-29
- 2.4 锂电池成组特性29-32
- 2.4.1 电池组连接方式及可靠性分析29-31
- 2.4.2 电池组的不一致性31
- 2.4.3 电池组一致性评价31-32
- 2.5 锂电池分选技术32-33
- 2.6 均衡管理33-38
- 2.6.1 均衡管理分类33-34
- 2.6.2 均衡控制对象34-35
- 2.6.3 均衡电路35-38
- 2.7 最大充放电功率预测38-39
- 2.8 纯电动汽车绝缘检测技术39-40
- 2.9 本章小结40-41
- 第三章 纯电动汽车锂电池管理系统硬件设计41-52
- 3.1 纯电动汽车锂电池管理系统硬件结构研究41-42
- 3.2 纯电动汽车锂电池管理系统硬件结构设计42
- 3.3 主控制级硬件设计42-46
- 3.3.1 主控芯片选型及外围电路设计42-44
- 3.3.2 总电压采集电路设计44
- 3.3.3 总电流采集电路设计44-45
- 3.3.4 充放电控制电路设计45
- 3.3.5 CAN通信设计45-46
- 3.3.6 风扇控制电路设计46
- 3.4 底层控制级硬件设计46-50
- 3.4.1 底层单片机选型46-47
- 3.4.2 单体电池电压测量电路硬件设计47-48
- 3.4.3 温度采集电路设计48
- 3.4.4 均衡管理方案设计48-49
- 3.4.5 反激变压器设计49-50
- 3.4.6 MOSFET管选型及其驱动电路设计50
- 3.5 硬件抗干扰措施50-51
- 3.6 本章小结51-52
- 第四章 纯电动汽车锂电池管理系统软件设计52-62
- 4.1 上层主控制级序设计52-58
- 4.1.1 主控程序设计52-53
- 4.1.2 故障诊断处理程序设计53-54
- 4.1.3 SOC估算程序设计54
- 4.1.4 充电控制程序设计54-55
- 4.1.5 均衡控制程序设计55-56
- 4.1.6 CAN通信程序设计56-58
- 4.2 底层控制级程序设计58-60
- 4.2.1 底层单片机主控程序设计58
- 4.2.2 单体电压采集程序设计58-59
- 4.2.3 温度采集程序设计59-60
- 4.3 上位机监控设计60-61
- 4.4 本章小结61-62
- 第五章 仿真与实验验证62-68
- 5.1 实验平台与设备62
- 5.2 锂电池建模仿真62-63
- 5.3 锂电池SOC仿真63-65
- 5.3.1 基于Thevenin的EKF估算锂电池SOC仿真63-64
- 5.3.2 基于双模型的EKF估算锂电池SOC仿真64-65
- 5.4 系统功能测试65-67
- 5.4.1 电压采集实验65-66
- 5.4.2 电流采集实验66
- 5.4.3 温度采集实验66-67
- 5.4.4 均衡系统测试67
- 5.5 本章小结67-68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68-70
- 6.1 总结68
- 6.2 展望68-70
- 参考文献70-72
- 致谢72-73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73-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付主木;赵瑞;;基于先进小波神经网络的HEV动力锂离子电池SOC估计(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12年03期
2 张宏;詹德凯;林长加;;基于CAN总线的汽车故障诊断系统研究与设计[J];汽车工程;2008年10期
3 亢凤林;李军民;;电动汽车发展分析[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08年11期
4 戴海峰;王楠;魏学哲;孙泽昌;王佳元;;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单体不一致性问题研究综述[J];汽车工程;2014年02期
5 姜安娜;逄海燕;李立伟;王虹;;电动汽车锂电池SOC估算研究[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14年01期
6 黄勇,陈全世,陈伏虎;电动汽车电气绝缘检测方法的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05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杨;纯电动汽车用磷酸亚铁锂电池管理系统[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卢杰祥;锂离子电池特性建模与SOC估算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宗芳;我国汽车尾气污染防治政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4 赵瑞;基于神经网络的HEV动力锂电池组能量管理策略[D];河南科技大学;2012年
5 田甜;混合动力汽车电池模型辨识及SOC估计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6 郝晓伟;纯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组均衡策略研究及系统实现[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纯电动汽车锂电池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95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499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