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故障补偿的汽车半主动悬架容错控制
本文关键词:基于故障补偿的汽车半主动悬架容错控制
更多相关文章: 半主动悬架 作动器 故障估计 故障补偿 容错控制
【摘要】:针对汽车半主动悬架作动器故障对整车乘坐舒适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故障补偿的主动容错控制策略。建立了半主动悬架7自由度整车模型和作动器故障悬架模型,设计H_∞控制器作为半主动悬架常规控制器。基于故障诊断观测器提出了作动器在线故障估计算法,由完好作动器补偿单一作动器故障的阻尼力损失,通过推导并结合半主动悬架阻尼力的有界性,得出容错控制下各完好作动器的补偿阻尼力。在作动器常见故障模式下进行了仿真和台架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在线故障估计算法可有效估计作动器常见故障的幅值,并在补偿容错控制下,使故障悬架性能经短暂时滞后恢复至与正常悬架性能相接近的水平。
【作者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半主动悬架 作动器 故障估计 故障补偿 容错控制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5131,51305118,51205101)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NJZY16376)资助
【分类号】:U463.33
【正文快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柳青;陈无畏;;基于传感器信号重构的汽车主动悬架主动容错控制[J];汽车工程;2013年12期
2 杨柳青;陈无畏;汪洪波;;基于H_2/H_∞控制的汽车主动悬架最优鲁棒容错控制[J];中国机械工程;2012年24期
3 夏光;陈无畏;唐希雯;王洪成;;新型电磁阀式减振器的仿真与试验研究[J];汽车工程;2012年11期
4 张柯;姜斌;;基于故障诊断观测器的输出反馈容错控制设计[J];自动化学报;2010年02期
5 方敏;汪洪波;陈无畏;;汽车主动悬架系统H_∞控制器的降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7年04期
6 王占山,张化光;故障估计的自适应观测器设计[J];东北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7 孙涛,陈大跃;电流变智能半主动悬架模糊PID控制[J];汽车工程;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振刚;陈无畏;汪洪波;杨柳青;夏光;;基于故障补偿的汽车半主动悬架容错控制[J];汽车工程;2016年06期
2 张庭玮;;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科技展望;2016年04期
3 韩杰;王东方;王卫;;阻尼四级可调减振器的设计研究与性能试验[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6年01期
4 南英;陈昊翔;杨毅;吕开妮;;现代主要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5年06期
5 景园;赵强;张娜;;车辆主动悬架的模糊PID控制仿真[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5年06期
6 钟燕科;陈特放;陈春阳;;Robust fault estimation for uncertain switched linear systems with time-varying delay[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2015年11期
7 张军伟;陈思忠;赵玉壮;张X;冯剑波;;阻尼连续可调的油气悬架设计与试验[J];汽车工程学报;2015年04期
8 柳春;姜斌;张柯;吴云凯;;带扰动的线性系统微小故障早期诊断方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5年06期
9 吴忠强;杨阳;徐纯华;;风能转换系统的故障诊断与主动容错控制[J];机械工程学报;2015年09期
10 张亮;黄盘兴;徐大富;韦常柱;黄荣;;垂直起降火箭垂直返回段自适应容错控制算法[J];战术导弹技术;2015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玲;李以农;陈兵奎;;A new semi-active suspension control strategy through mixed H_2/H_∞ robust technique[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10年02期
2 陈明;童朝南;;不确定系统鲁棒容错控制[J];计算机仿真;2009年11期
3 张柯;姜斌;刘京津;;基于自适应观测器控制系统的快速故障调节[J];控制与决策;2008年07期
4 陈无畏;孙启启;胡延平;朱茂飞;;基于干扰抑制的汽车转向与悬架系统的集成控制[J];机械工程学报;2007年11期
5 方敏;汪洪波;陈无畏;;汽车主动悬架系统H_∞控制器的降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7年04期
6 张志勇;文桂林;钟志华;;车辆主动悬架的混合H_2/H_∞最优保性能控制[J];汽车工程;2007年07期
7 陈无畏;孙启启;初长宝;;汽车电动助力转向与主动悬架系统的H_∞集成控制[J];振动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8 任卫群;赵峰;张杰;;汽车减振器阻尼特性的仿真分析[J];系统仿真学报;2006年S2期
9 周长城;顾亮;王丽;;节流阀片弯曲变形与变形系数[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10 周长城;顾亮;;减振器叠加节流阀片与节流阀开度研究[J];流体机械;2006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龙,周孔亢,李德超;车辆半主动悬架控制技术的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02年01期
2 谢俊,刘军,郭晨海,马履中;汽车半主动悬架的多目标遗传优化[J];农业机械学报;2003年05期
3 杨波涛,王庆丰,夏仲凯;液压半主动悬架的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J];中国公路学报;2003年01期
4 尹丽丽,高婷婷;车辆半主动悬架技术和发展趋势[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4年11期
5 王世明,李天石,贾鸿社;半主动悬架的试验和模糊神经网络控制[J];机床与液压;2004年06期
6 陈龙;汪若尘;江浩斌;周立开;汪少华;;半主动悬架及其控制系统的时滞控制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5年24期
7 尹丽丽,高婷婷;车辆半主动悬架技术和发展趋势[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5年01期
8 王志勇;樊文欣;;关于车辆半主动悬架技术的研究[J];山西科技;2006年01期
9 任勇生;周建鹏;;汽车半主动悬架技术研究综述[J];振动与冲击;2006年03期
10 赵研;寇发荣;方宗德;;汽车天棚控制半主动悬架模型仿真与性能分析[J];计算机仿真;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佳;王洪礼;葛根;;汽车半主动悬架振动的随机分岔研究[A];第八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许佳;王洪礼;葛根;竺致文;;二自由度汽车半主动悬架随机振动的首次穿越研究[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进展——2010(13)卷[C];2010年
3 郑玲;高轶男;周忠永;;非平稳行驶条件下汽车半主动悬架复合控制方法研究[A];面向未来的汽车与交通——201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精选[C];2013年
4 郑玲;高轶男;周忠永;;非平稳行驶条件下汽车半主动悬架复合控制方法研究[A];201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方子帆;邓兆祥;阮登芳;朱明;;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的计算机仿真系统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03年
6 姚嘉凌;闵永军;蔡伟义;;车辆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滑模控制试验研究[A];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余淼;董小闵;李锐;廖昌荣;陈伟民;;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研究及道路试验[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祝世兴;王海军;王鹏;;基于磁流变减振器的车辆半主动悬架的联合仿真[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4分册)[C];2010年
9 董小闵;李祖枢;余淼;廖昌荣;陈伟民;;仿人智能控制及其在磁流变半主动悬架中的应用(英文)[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八分册)[控制理论与应用(专刊)][C];2009年
10 赵永香;申永军;田佳雨;;半主动控制系统的动力学分析[A];第九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会议手册[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蔚华;半主动悬架电动轮汽车的动力学特性与振动控制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5年
2 秦也辰;基于路面识别的车辆半主动悬架控制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3 许佳;汽车半主动悬架的首次穿越与随机最优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4 余淼;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控制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5 董小闵;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仿人智能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6 袁传义;半主动悬架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自适应模糊集成控制及其优化设计[D];江苏大学;2007年
7 梅雪晴;轿车半主动悬架构件的疲劳可靠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8 祝辉;基于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的汽车底盘集成控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9 吴参;车辆半主动悬架非线性特性与控制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李仕生;车辆可变阻尼减振器半主动悬架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排排;轿车半主动悬架的参数优化及控制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武鹏;车辆半主动悬架鲁棒控制研究[D];江苏大学;2005年
3 金泉;汽车半主动悬架的智能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4 王辉;车辆半主动悬架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5 赵开林;汽车半主动悬架模糊控制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07年
6 刘峰;基于显式预测控制的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控制[D];浙江大学;2015年
7 吴西;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半主动悬架与ABS的协调控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8 李明;汽车半主动悬架可变阻尼减振器的结构及阻尼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9 雷蓓蓓;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的智能控制方法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10 卢亚慧;基于磁流变阻尼器双曲正切逆模型的半主动悬架H_∞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113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611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