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通信协议与故障管理的实现

发布时间:2017-08-15 13:02

  本文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通信协议与故障管理的实现


  更多相关文章: 新能源汽车 CAN SAE J1939 故障管理 多核单片机


【摘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推动传统汽车产业战略转型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电控系统更加复杂,且关联性更强,因此对数据通信的实时性要求更高。CAN总线以其高通信速率、抗干扰等性能为电控系统提供了统一的信息传输通道。但是CAN协议只定义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并没有定义所交换数据的物理意义。若要建立完整的通信系统,各个电控系统需要遵循统一的参数定义标准来实现数据的通信和解析,因此本文采用SAE J1939通信协议为传输的数据制定统一标准。为了降低通信协议设计与移植的复杂性,提高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开发的效率,本文对SAE J1939通信协议进行了研究与设计。同时,本文对故障信息的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从而减小故障漏判与误判的概率,提高故障系统的可靠性。首先,本文对SAE J1939通信协议标准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以协议栈的形式实现SAE J1939通信协议。协议栈包括了硬件抽象层、数据链路层、传输层、网络管理层、应用层及诊断。其中硬件抽象层是直接调用硬件系统的CAN模块驱动,这便于SAE J939通信协议栈在不同硬件系统的移植。其次,将设计的SAE J1939通信协议以软件中间件的形式移植于本文设计的上位机测量系统和基于多核单片机F28M35设计的快速原型电子控制单元(RP-ECU)中。其中上位机测量系统还包括监测界面、数据库和CAN驱动模块。RP-ECU中基于F28M35的CAN模块设计了CAN接口的硬件电路和驱动程序。再次,对基于多核单片机的故障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故障信息的管理包括控制核与通信核之间的通信机制、故障信息的确认、故障路径的管理、故障存储区的设计以及故障信息的通信。最后,根据新能源汽车具体应用实例搭建了系统测试平台,并基于该平台对SAE J1939通信协议和故障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SAE J1939通信协议能够实现数据的实时稳定传输,故障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对故障信息进行合理的管理。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CAN SAE J1939 故障管理 多核单片机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9.7;U463.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绪论12-21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14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12-13
  •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13-14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7
  • 1.2.1 汽车通信网络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4-16
  • 1.2.2 SAE J1939通信协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6-17
  • 1.2.3 故障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7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17-20
  • 1.3.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7-19
  • 1.3.2 本文的创新点19-20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20-21
  • 第二章 通信协议的介绍21-35
  • 2.1 CAN总线协议的介绍21-23
  • 2.1.1 CAN总线的工作原理21
  • 2.1.2 CAN总线的特点21-22
  • 2.1.3 CAN协议的数据帧结构22-23
  • 2.2 SAE J1939通信协议的介绍23-34
  • 2.2.1 SAE J1939通信协议的数据单元24-26
  • 2.2.1.1 协议数据单元PDU24-25
  • 2.2.1.2 J1939报文25-26
  • 2.2.1.3 J1939消息26
  • 2.2.2 SAE J1939通信协议的分层结构26-30
  • 2.2.2.1 物理层26
  • 2.2.2.2 数据链路层26-27
  • 2.2.2.3 网络层27
  • 2.2.2.4 网络管理层27-29
  • 2.2.2.5 应用层29-30
  • 2.2.2.6 应用层诊断30
  • 2.2.3 SAE J1939多包传输机制30-32
  • 2.2.4 通信数据的定义与解析32-34
  • 2.3 本章小结34-35
  • 第三章 SAE J1939通信协议的实现35-52
  • 3.1 SAE J1939通信协议的总体设计35-36
  • 3.2 SAE J1939通信协议栈的实现36-51
  • 3.2.1 硬件抽象层(HAL)36-37
  • 3.2.1.1 数据单元的实现36-37
  • 3.2.1.2 接口函数的实现37
  • 3.2.2 数据链路层(DL)37-39
  • 3.2.2.1 数据单元的实现38
  • 3.2.2.2 接口函数的实现38-39
  • 3.2.3 传输层(TL)39-46
  • 3.2.3.1 数据单元的实现39-41
  • 3.2.3.2 接口函数的实现41-46
  • 3.2.4 网络管理层(NML)46-50
  • 3.2.4.1 数据单元的实现47
  • 3.2.4.2 接口函数的实现47-50
  • 3.2.5 应用层(AL)50-51
  • 3.2.5.1 数据单元的实现50
  • 3.2.5.2 接口函数的实现50-51
  • 3.3 本章小结51-52
  • 第四章 SAE J1939协议软件中间件的集成52-66
  • 4.1 SAE J1939协议软件中间件在测量系统中的集成52-58
  • 4.1.1 上位机测量系统的需求概述52-53
  • 4.1.1.1 实现目标53
  • 4.1.1.2 开发环境的选择53
  • 4.1.2 上位机测量系统的界面设计53-54
  • 4.1.3 上位机测量系统的数据库设计54-56
  • 4.1.3.1 创建数据库55-56
  • 4.1.3.2 数据库的操作56
  • 4.1.4 上位机测量系统的CAN底层驱动56-58
  • 4.1.5 J1939协议在上位机测量系统的集成58
  • 4.2 SAE J1939协议软件中间件在RP-ECU中的集成58-65
  • 4.2.1 RP-ECU的硬件结构59-62
  • 4.2.1.1 MCU的简介60-61
  • 4.2.1.2 CAN模块的硬件电路61-62
  • 4.2.2 RP-ECU的CAN驱动程序的实现62-63
  • 4.2.3 SAE J1939协议在RP-ECU中的集成63-65
  • 4.3 本章小结65-66
  • 第五章 故障管理系统的设计66-82
  • 5.1 故障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66-67
  • 5.2 处理器内部通信67-69
  • 5.3 故障信息的管理69-79
  • 5.3.1 故障信息的确认70-77
  • 5.3.1.1 故障路径70-71
  • 5.3.1.2 故障的去抖动方式71-74
  • 5.3.1.3 故障路径的管理74-77
  • 5.3.2 故障存储区的设计77-79
  • 5.4 故障信息的通信79-81
  • 5.4.1 数据单元的实现79-80
  • 5.4.2 接口函数的实现80-81
  • 5.5 本章小结81-82
  • 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82-92
  • 6.1 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RP-ECU的应用实例82-83
  • 6.1.1 电池管理系统的实现82-83
  • 6.2 系统测试平台的搭建83-85
  • 6.3 SAE J1939通信协议的测试85-90
  • 6.3.1 SAE J1939协议通信功能的黑盒测试85-88
  • 6.3.1.1 地址管理功能的测试85-87
  • 6.3.1.2 数据解析功能的测试87-88
  • 6.3.2 SAE J1939通信功能的白盒测试88-90
  • 6.4 故障管理系统的测试90-91
  • 6.4.1 故障管理功能的测试90-91
  • 6.5 本章小结91-92
  • 结论与展望92-94
  • 本文工作总结92-93
  • 未来工作展望93-94
  • 参考文献94-9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98-99
  • 致谢99-100
  • 附件10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光轩;开展全面故障管理的探讨[J];设备管理;1987年04期

2 许德和;金韵扬;;开展设备故障管理是充分发挥设备效能的重要手段——谈化工厂故障管理[J];设备管理与维修;1992年06期

3 李遵敬;;浅析故障管理的统计分析[J];科技信息;2010年35期

4 孙朝晖,张德运,李庆海;基于分布智能传播的自动故障管理[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5 俞晟杰;张美凤;;对自动售票机中嵌入式硬币单元的故障管理[J];现代机械;2007年02期

6 李师谦;王杰琼;胡彬;王蕾;邓晶;;一种独立的分布式网络故障管理系统[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7 邵践实;;关于设备技术状态管理和故障管理的探讨[J];设备维修;1983年01期

8 张汉国,张洪钺;余度传感器结构的故障管理[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0年03期

9 高来阳;;<设备的状态管理>讲座(二)[J];设备维修;1987年02期

10 武林平;罗红兵;艾志玮;沈岳;;大规模计算系统的主动故障管理方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师谦;温宁;;一种平台无关的分布式网络故障管理系统[A];2014第二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上)[C];2014年

2 寿学俭;齐法制;邢春燕;;校园网性能和故障管理[A];第11届全国计算机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杨新;;一种支持SLA的区分故障管理模型[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信息化与社会发展学术讨论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4 孙黎丽;陈雪;刘冬;;KDD在故障管理中的应用研究[A];2007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二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5 王家森;;零故障生产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A];2012中国(唐山)绿色钢铁高峰论坛暨冶金设备、节能减排技术推介会论文集/推介指南[C];2012年

6 吴先荣;杨冬青;唐世渭;王腾蛟;;基于序列树的告警相关性分析[A];第二十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刘祥 魏忠民 张娜;承钢:启动区域设备零故障管理[N];现代物流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余愿;湖北移动推广网络集中故障管理成效显著[N];人民邮电;2014年

3 王梅 张兰英;广东移动优化网络服务[N];通信产业报;2002年

4 ;马钢设备零故障管控模式的实践[N];世界金属导报;2012年

5 ;ITIL:实现IT服务的工程化[N];计算机世界;2005年

6 ;新一代面向业务的综合网络管理[N];人民邮电;2002年

7 孟祥天;临沂联通五项举措确保网络稳定运行[N];人民邮电;2009年

8 本报记者 钟敏;Micromuse实时故障管理大有可为[N];通信产业报;2003年

9 琦文;Micromuse网管到细节[N];通信产业报;2005年

10 ;互联网化的管理[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y嚵槲,

本文编号:6782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6782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3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