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整车上市公司创新能力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2 04:49
本文关键词:我国汽车整车上市公司创新能力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摘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汽车整车企业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伴随着的是我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而在此进程中,我国汽车整车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尤其是我国汽车整车企业自身市场竞争能力的不足和企业效益的停滞不前较为突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汽车整车企业就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突破点——企业创新能力。怎样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带动我国汽车整车企业绩效的增长,怎样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立于世界汽车强国之列,逐渐成为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研究热门课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汽车整车企业开始重视并着力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我国汽车整车企业的创新能力为出发点,研究汽车整车企业创新能力对经营绩效的影响,不仅有利于汽车整车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增强,还有利于汽车整车企业最终利润和经营绩效的增加,推动我国汽车整车企业在创新发展绩效的道路上不断进步。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先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对有关问题进行整理归纳并综合分析,形成创新能力和经营绩效的理论基础,接着对企业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的阐述以及企业经营绩效的概念界定,然后构建创新能力和经营绩效的指标体系,结合相关变量引出假设并设计模型,研究企业创新能力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性,并通过回归方法分析了两者各指标之间的影响,得到假设结果,而后对得到的我国汽车整车上市公司样本数据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对两者关系进行论证。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得出本文结论,并为我国汽车整车上市公司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一些对策和建议,对目前汽车整车上市公司走出困境有所帮助。
【关键词】:汽车整车上市公司 创新能力 经营绩效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26.471;F273.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5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8-9
- 1.1.1 研究背景8
- 1.1.2 研究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9-12
- 1.2.1 国外研究综述9-10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0-12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2-14
- 1.3.1 研究内容12
- 1.3.2 研究方法12-13
- 1.3.3 技术路线13-14
- 1.4 创新点14-15
- 2 我国汽车整车上市公司创新能力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15-19
- 2.1 我国汽车整车上市公司创新能力与经营绩效的概念15-16
- 2.1.1 我国汽车整车上市公司的概念15
- 2.1.2 我国汽车整车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的概念15
- 2.1.3 我国汽车整车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概念15-16
- 2.2 我国汽车整车上市公司企业创新能力与经营绩效的理论16-19
- 2.2.1 我国汽车整车上市公司企业创新能力的要素16-17
- 2.2.2 我国汽车整车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衡量17
- 2.2.3 我国汽车整车上市公司创新能力对经营绩效影响的理论17-19
- 3 我国汽车整车上市公司创新能力与经营绩效的现状分析19-25
- 3.1 我国汽车整车上市公司的现状分析19
- 3.2 我国汽车整车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19-21
- 3.3 我国汽车整车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现状分析21-25
- 3.3.1 我国汽车整车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现状分析22
- 3.3.2 我国汽车整车上市公司营运能力的现状分析22-23
- 3.3.3 我国汽车整车上市公司偿债能力的现状分析23
- 3.3.4 我国汽车整车上市公司发展能力的现状分析23-25
- 4 我国汽车整车上市公司创新能力与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25-55
- 4.1 研究方法设计25
- 4.2 数据样本来源25-26
- 4.3 我国汽车整车上市公司创新能力指标的设定26-33
- 4.3.1 我国汽车整车上市公司技术创新能力指标的设定26-27
- 4.3.2 我国汽车整车上市公司管理创新能力指标的设定27
- 4.3.3 我国汽车整车上市公司组织创新能力指标的设定27-28
- 4.3.4 我国汽车整车上市公司营销创新能力指标的设定28-29
- 4.3.5 聚类分析过程29-33
- 4.4 我国汽车整车上市公司经营绩效指标的设定33-39
- 4.4.1 我国汽车整车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指标的设定33
- 4.4.2 我国汽车整车上市公司营运能力指标的设定33-34
- 4.4.3 我国汽车整车上市公司偿债能力指标的设定34
- 4.4.4 我国汽车整车上市公司发展能力指标的设定34-35
- 4.4.5 因子分析过程35-39
- 4.5 研究假设与模型设计39-55
- 4.5.1 研究假设39-40
- 4.5.2 模型设计40-41
- 4.5.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41-55
- 5 结果与讨论55-58
- 5.1 研究结论55-56
- 5.2 对策建议56-57
- 5.3 研究展望57-58
- 参考文献58-62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62-63
- 致谢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曹梦;;我国汽车产业整车上市公司绩效水平评价[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2 刘勇;周绍东;;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发展能力财务评价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4年23期
3 于新颖;;企业发展能力分析[J];现代商业;2014年17期
4 张敬伟;;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能力与营销能力互动关系案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10期
5 段福兴,张建东,程钧谟;企业知识创新能力模糊评价体系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5年05期
6 舒辉;论企业创新能力的基本结构及培育途径[J];工业技术经济;2003年02期
7 王艳飞 ,宋力;谈评价企业创新能力指标的设置[J];财会月刊;2001年16期
8 朱庆芳;论企业的创新能力[J];中国人才;1999年06期
9 郭凯声;;有效的人才管理是促进和加强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J];世界研究与发展;1993年06期
,本文编号:7171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717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