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车辆主动悬架的控制与仿真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1 15:00

  本文关键词:车辆主动悬架的控制与仿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主动悬架 LQR控制 遗传算法 模糊控制 伸缩因子


【摘要】:悬架系统是车辆行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性能的好坏极大程度地影响着车辆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等车辆重要指标。相比被动悬架而言,主动悬架具有更加优越的综合性能,它可以根据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运动状态和路面状况对车身姿态进行调节,使悬架系统始终处于最优减振状态。因此,研究和推广车辆主动悬架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参考国内外车辆主动悬架控制研究理论的基础上,以改善车辆行驶平顺性为主要目的,重点对主动悬架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并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对搭建的主动悬架模型进行仿真。具体研究工作如下:首先,确定车身垂直加速度、悬架动挠度和轮胎动载荷的均方根值作为悬架系统的性能评价指标。针对随机路面,建立了积分白噪声形式的C级路面输入的数学和仿真模型。对悬架系统进行简化分析后,建立了二自由度1/4车辆主动悬架模型和四自由度1/2车辆主动悬架模型的运动微分方程,并用状态空间分析法确定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其次,以二自由度主动悬架模型为研究对象,针对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权重矩阵确定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最优控制方法——遗传线性二次型调节器。利用遗传算法(GA)全局搜索优化能力来确定LQR控制性能指标的加权阵,简化了Q、R和N矩阵的寻优过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遗传算法优化LQR权重矩阵后,悬架二次型性能指标J得到较大幅度的下降,有效地减小了车辆垂直方向的振动,提高了车辆行驶平顺性。最后,以四自由度主动悬架模型为研究对象,基于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了以车身在前悬(后悬)垂向振动的速度误差及其变化为输入的二维主动悬架模糊控制器。为了提高模糊控制自适应能力,在常规模糊控制基础之上,利用模糊推理获得论域伸缩因子的方法,设计了主动悬架变论域模糊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常规模糊控制策略和变论域模糊控制策略相比被动悬架都能够明显地降低车身垂直振动和车身俯仰振动,改善了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并且变论域模糊控制策略的性能更优。
【关键词】:主动悬架 LQR控制 遗传算法 模糊控制 伸缩因子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3.33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第一章 绪论12-18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12-13
  • 1.2 国内外主动悬架控制算法研究现状13-15
  • 1.3 主动悬架技术发展趋势15-16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16-17
  • 1.5 本章小结17-18
  • 第二章 悬架系统的动力学模型18-30
  • 2.1 悬架系统的性能评价指标18-19
  • 2.2 路面输入模型的建立19-23
  • 2.2.1 路面频域模型19-20
  • 2.2.2 路面时域模型20-23
  • 2.3 悬架系统建模23-29
  • 2.3.1 二自由度主动悬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23-26
  • 2.3.2 四自由度主动悬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26-29
  • 2.4 本章小结29-30
  • 第三章 1/4 主动悬架系统控制策略研究30-47
  • 3.1 线性二次型最优LQR控制原理30-31
  • 3.2 主动悬架能控性与能观性31-33
  • 3.3 主动悬架最优控制器的设计33-34
  • 3.4 基于遗传算法的最优控制34-40
  • 3.4.1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35
  • 3.4.2 遗传算法的基本步骤35-40
  • 3.5 Matlab/Simulink建模仿真及结果分析40-46
  • 3.5.1 时域分析42-44
  • 3.5.2 频域分析44-46
  • 3.6 本章小结46-47
  • 第四章 1/2 主动悬架系统控制策略研究47-69
  • 4.1 主动悬架模糊控制47-54
  • 4.1.1 模糊控制理论概述47-48
  • 4.1.2 模糊控制器设计48-54
  • 4.2 主动悬架变论域模糊控制54-60
  • 4.2.1 变论域模糊控制理论概述54-55
  • 4.2.2 论域伸缩因子55-58
  • 4.2.3 变论域模糊控制器设计58-60
  • 4.3 Matlab/Simulink仿真建模分析60-67
  • 4.3.1 模糊控制仿真结果及分析62-65
  • 4.3.2 变论域模糊控制仿真及分析65-67
  • 4.4 两种控制策略效果对比分析67-68
  • 4.5 本章小结68-69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69-71
  • 5.1 总结69
  • 5.2 展望69-71
  • 参考文献71-7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74-75
  • 致谢75-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跃奎;最优控制理论在车辆主动悬架中的应用[J];重型汽车;2000年04期

2 孟爱红,王良曦,杨静波;基于输出反馈的慢主动悬架系统仿真研究[J];车辆与动力技术;2002年03期

3 孟爱红,王良曦,晁志强,刘相波;车辆主动悬架液压伺服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J];液压与气动;2004年01期

4 任卫群,金国栋;可减小道路破坏性的车辆主动悬架设计[J];中国机械工程;2004年22期

5 容一鸣,苏泉;车辆主动悬架的控制策略及物理实现[J];机电工程技术;2005年05期

6 陈宏伟;刘凯;;车辆节能型主动悬架的研究[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07年12期

7 喻凡;张勇超;;馈能型车辆主动悬架技术[J];农业机械学报;2010年01期

8 焦娜永;王忠海;陈僧斌;;基于最优控制策略的1/4的主动悬架设计(一)[J];科技信息;2010年22期

9 陈士安;王勇刚;王东;何仁;刘红光;;无外界动力源主动悬架的能量可用性(英文)[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2年02期

10 肖平;高洪;时培成;;主动悬架硬件在回路仿真研究(英文)[J];系统仿真学报;201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春强;丁惜瀛;李琳;王亚楠;;汽车主动悬架控制策略综述[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分册)[C];2013年

2 王金湘;陈南;;主动悬架的操纵稳定性控制研究[A];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乔维高;陈杰峰;;车辆主动悬架线性控制策略的研究[A];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钟汉文;卜继玲;姜其斌;邹波;;基于整车平顺性的主动悬架联合仿真研究[A];第八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暨2012全国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刘昕晖;陈伟;;具有主动悬架的自适应轮边驱动系统[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严钟辉;严世榕;;基于差动制动与主动悬架的客车防侧翻控制研究[A];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论文集(第15卷)[C];2014年

7 孟爱红;晁智强;刘相波;;基于SIMULINK的电液主动悬架系统仿真研究[A];第四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树博;基于新型优化算法的主动悬架鲁棒输出反馈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于显利;车辆主动悬架集成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孙伟;基于主动轮系统的电动汽车整车动力学分析与集成控制[D];重庆大学;2015年

4 来飞;基于电磁作动器的车辆主动悬架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张勇超;车辆电磁主动悬架鲁棒控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6 阮德玉;车辆主动悬架用永磁直线直流作动器的设计与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7 石米娜;基于压力控制的轮腿式越野车辆自适应液压主动悬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孔英秀;时滞相关非脆弱鲁棒静态输出反馈控制策略及其在主动悬架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4年

9 王鹏;铁道车辆馈能式主动悬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10 董红亮;汽车四轮转向和主动悬架的综合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雪春;馈能式汽车电动主动悬架的理论及试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刘哲;主动悬架的控制策略与仿真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刘文强;车辆主动悬架的模糊PID控制器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3年

4 陈宏伟;车辆节能型主动悬架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5 夏爽;基于四分之一悬架模型与整车虚拟样机的主动悬架控制系统仿真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6 刘兴亚;关于车辆主动悬架稳定性控制系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7 陆志平;基于人机工程学的纯电动汽车舒适性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8 李爽;主动悬架对汽车平顺性影响的仿真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9 王骏骋;车辆主动悬架的全息最优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D];江苏大学;2016年

10 候观恅青;基于AMESim的主动悬架建模及其对车辆相关性能的影响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7727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7727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6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